第213章 吴家父子的惨状(2 / 2)
各方势力暗流涌动,都想争取铁矿的管理权,而惠海县县令这个过去关系户避之不及的地方,一下子成了香饽饽。
经过私底下的一番较量,最后这个肥差竟然落到了一个草根出身的同进士头上。
吴县令本名不叫吴良材,而叫陈平。
陈平祖籍冀州太原一个偏远山村太平村,他自小就有读书天份,被游历此地的和尚看中,教了一年读书识字,和尚临走前,给了他一些银钱,让他继续读书科考,没想到,陈平第一次参加科考就考上了童生。
他是家中独子,有读书天份,家里,甚至是族里自是倾尽所有支持他科举。
陈平也很争气,一口气考上了秀才。
有了秀才功名后,加上他少年天才的名头,很多人向他抛来橄榄枝,有的送钱,有的送宅子和田地,有的甚至要榜下捉婿,都被他婉拒了。
陈平是一个非常清正的人,不仅书读的好,品性也好,还知恩图报,他考上秀才后,将族里的地挂在自己名下,替村民免了不少税收。
虽说这种做法,有些私心,但人活在世上,又有几人能一尘不染,随心所欲呢。
水至清则无鱼,尤其是在官场,太过清高并不是什么好事。
后来刚过而立之年的陈平又过了府试,成了举人,他便决定暂时辞别父母妻儿进京赶考。
这一去,这个寄托着全族希望的青年才俊,就再也没有回来。
族里派人打听了很久,都没有消息。
开春后,渔歌码头渐渐热闹起来,很多船只开始试水验船。
漏水检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是等船走到深水才发现漏水,后悔都来不及,
李鱼儿羡慕的看着西码头,此时,正有一艘大帆船靠岸。
因为李鱼儿建的私人码头在东边,为了区分,现在鑫浦镇的人都管李鱼儿的码头叫东码头,管公用的码头叫西码头。
东码头小,西码头大。
跟大帆船比起来,普通的乌篷船就是大象面前的猫咪。
“要是咱们也有这样一艘帆船就好了。”李鱼儿羡慕的说。
李二郎听了这话,随口说到:“你可别想了,这船没有几千两银子下不来,而且你得有船票,不然有银子都买不到。”
虽然沧渊王朝不实行海禁,但对沿海地区的管控却一点没有松懈。
买卖船只,停靠码头都得登记,这不,几日前,文书吏给李家送了一本《沧渊律》,其中就有一篇叫《海控律例》,专门讲述朝廷对沿海地区的管理政策。
根据这篇律例,李鱼儿必须严格登记东码头进出的船只,按期上报朝廷,若是违反律例,就会受到惩罚。
李鱼儿并没有放弃买帆船,现在买不起,不代表以后买不起。
她问:“什么条件能拿到船票?”
李二郎摇头,“这个具体我也不知道。”
李老三倒是了解一些,说:“我倒是听过一些有船票的人家,基本都是四海商会的会员,具体条件就不知道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