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必成大器(1 / 2)
燃灯古佛微微一笑,目光深邃:“师弟勿忧,师尊与师叔早有筹谋。我等虽不能正面与诸圣相争,但可借阐教、太素天之力,为我佛门东进铺路。记住,佛法无边,重在普度众生,而非一时之胜负。”
“弥勒,传道之路虽远且艰,但你我身为佛子,当以普度众生为己任。”燃灯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仿佛能穿透一切疲惫与迷茫。
弥勒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不灭的信仰之光,“燃灯师兄所言极是,我愿随师兄一同,走出这大漠,将佛法之光洒向人间每一个角落。”
于是,两人继续前行,脚下的沙粒似乎也在他们的决心下变得柔软而坚定。
而在遥远的宣国,王宫之内,宓妃正轻抚着怀中的婴儿,眼中满是温柔与期待。这婴儿便是她与宣王爱情的结晶,自出生起便与众不同,漆黑的眸子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身上更隐隐透出一股皇者之气,让宣王爱不释手。
“此子非凡,必成大器。”宣王常常如此感慨,对宓妃与这婴儿更是宠爱有加。
转眼间,婴儿已能蹒跚学步,牙牙学语。一日,他突然开口,声音清脆悦耳,自称“伏羲”。这一声“伏羲”,如同天籁之音,震动了整个宣国王宫,也预示着一段传奇的开始。
与此同时,在朝歌都城的西南方向,云梦山静静地矗立着,其上的剑秀峰与龙王峰遥相呼应,两峰之间的绝壁之上,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鬼谷洞。这洞穴深邃幽暗,仿佛能吞噬一切光明,却又在某一刻,突然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
封神量劫之后,洪荒世界支离破碎,先天灵气几乎绝迹。然而,在这鬼谷洞中,却奇迹般地涌现出一股股先天玄妙之气,五行阴阳之力交织缠绕,形成了一片氤氲的仙境。这股灵气的出现,引得天地为之色变,万物为之震颤。
七日之后,当最后一丝先天灵气消散于无形之时,鬼谷洞内传来了一声清脆的啼哭。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白白胖胖的婴孩躺在石洞之中,仿佛是从天而降的福星,给这荒凉之地带来了无尽的生机与希望。
“吾乃镇元子,今化王诩,誓要在这人间界,以传道证道,突破至混元之境。”王诩心中默念,眼中闪烁着坚定与期待。
人间界,因道祖之令而风起云涌,气运如潮水般翻涌,引得诸圣纷纷侧目。玉清子、燃灯、弥勒、伏羲等圣人,或是派遣分身,或是让得意弟子下界,意图在这场气运盛宴中分得一杯羹。而血海冥河,这位准圣大圆满的存在,更是不甘寂寞,他的一滴血神子化为红袍青年,降临燕国,誓要与诸圣一较高下。
燕国都城,繁华中带着几分孱弱,红袍青年漫步于街巷之间,目光深邃。“好一个乱世之局,吾便在此传道,让世人知晓,何为真正的力量与智慧。”
冥河心中暗自盘算,他深知,唯有在人间界站稳脚跟,方能在这场气运之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楚国苦县厉乡,李耳的名字正逐渐响彻四方。他以其超凡的智慧和贤能,赢得了县长及百姓的尊敬与爱戴。县长常言:“得李耳一人,胜得千军万马。”李耳在协助处理政务之余,更不忘传播自己的思想,他的学说如春风化雨,滋润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
岁月如梭,转眼间二十年已过。人间界已不再是当初的模样,新的势力格局悄然形成,各种思潮激荡碰撞。王诩在鬼谷洞中的修为日益精进,他深知,自己离那混元之境已越来越近。冥河在燕国的传道也初见成效,信徒众多,声势浩大。而林星辰,则在幽冥界中默默积蓄力量,等待着那决定性的一刻。
“气运之争,即将拉开序幕。”王诩站在鬼谷洞前,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既有期待也有忧虑。他知道,这场争斗将异常残酷,但唯有如此,方能证得大道,成就无上修为。
于是,人间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时期,各方势力蠢蠢欲动,一场关于气运、权力与智慧的较量即将上演。而在这场大戏中,无论是镇元子转世的王诩、血海冥河的化身、还是幽冥界的林星辰,以及那楚国崛起的李耳,都将成为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重要力量。他们之间的碰撞与交融,将共同绘制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神话画卷。
李耳在苦县以他独有的顺道无为理念治理着地方,他的笑容中藏着对世间万物的深刻理解。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他常对百姓如是说,这份淡然与智慧,如同春风化雨,渐渐渗透进每个人的心田。百姓们开始减少无谓的纷争,生活变得和谐有序,李耳的名字也随之传遍了四方。
与此同时,在陈国的都城,一座名为天道馆的地方悄然崛起。馆主玉清子,一位身披黑袍,面容冷峻的老者,他在这里传授着天地间的至理,强调人生等级不可轻易逾越。天道馆内,烛光摇曳,玉清子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句话都似乎能触动人的灵魂深处。近十年来,天道馆不仅得到了陈王的青睐,更在民间积累了极高的声望,成为许多人心中探寻真理的圣地。
而在夜国的另一端,佛馆静静地矗立,两位大和尚以慈悲为怀,终日诵经不辍。佛馆内,佛经一字一句,如同清泉洗涤着人们的心灵,梵音袅袅,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夜国的百姓,无论贵贱,每日都会来此聆听,以求心灵的平静与净化。佛馆的名声,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无数迷茫者的前行之路。
云梦山深处,鬼谷洞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缓缓走出。他,便是苦悟二十年的鬼谷子。眼中闪烁着坚定与自信,他深知自己已掌握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鬼谷子踏上了下山之路,心中默念:“以道济世,无惧无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