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或许能助你一臂之力(2 / 2)

加入书签

大海之上,波涛汹涌,狂风肆虐,仿佛是大自然对这位不速之客的考验。然而,石猴却显得异常从容。他闭目凝神,感受着周围的一切,破妄金眸在黑暗中闪烁,为他指引方向。每当巨浪袭来,他只需轻轻一挥手,便能让竹筏如履平地,稳稳前行。

“修行之路,本就充满艰难险阻。若连这区区海浪都无法征服,又何谈寻仙问道?”石猴心中暗自激励自己,那份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让他忘却了疲惫与恐惧。

观音菩萨自西方归来,脚踏祥云,缓缓降落在花果山之巅。她的目光温柔而深邃,扫过这片熟悉的土地,心中却莫名生出一丝不安。步入水帘洞,只见老猴子——那位看守石猴的准圣,正焦急地来回踱步。

“老猴子,石猴何在?”观音轻声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容忽视的威严。

老猴子闻声,连忙躬身行礼,脸上满是困惑与不安:“菩萨,小猴儿昨日便不见了踪影,我原以为他是去山中嬉戏,未曾想……”

观音眉头微蹙,心中已有了几分猜测,但仍旧抱有一丝希望:“你且用元神之力探查一下,看是否有所发现。”

老猴子不敢怠慢,闭目凝神,一股磅礴的元神之力自他体内涌出,瞬间笼罩了整个花果山。然而,片刻之后,他脸色苍白地睁开眼,摇了摇头:“菩萨,小猴儿的气息……彻底消失了。”

观音闻言,心中一沉,她深知石猴虽未修行,但花果山四面环海,又有老猴子这等强者守护,怎会如此轻易失踪?但她没有表露出来,只是淡淡地吩咐道:“你我再仔细搜寻一番,不可有丝毫遗漏。”

老猴子领命,身形一晃,已跃入大海之中,显化出真身,一条巨大的猿猴之影在海面上翻腾,澎湃的法力如同潮水般包裹着花果山,每一寸土地,每一片叶子,都被仔细搜寻过。然而,结果依旧令人绝望,石猴的气息,仿佛从未存在过一般。

观音站在山巅,望着远方,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神色。她深知此事非同小可,决定亲自前往灵山,向接引圣人禀报。

就在观音即将离去之际,一只白猴悄然出现在山巅,它望着观音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蠢货,你以为这样就能困住他?”说完,它继续悠闲地品尝着花果山上的仙桃,那滋味,竟让它觉得不输于传说中的蟠桃树。

灵山之上,云雾缭绕,庄严而神秘。观音菩萨匆匆步入大殿,面见接引圣人。她脸色忐忑,将石猴失踪的经过一五一十地禀报给了接引。

“什么?石猴失踪了?”接引圣人的声音中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惊,他猛地站起身,目光如炬,仿佛要穿透虚空,看到那遥远的花果山。

观音低下头,心中满是羞愧:“是弟子失职,未能看好石猴。”

“混账!”接引圣人怒不可遏,声如雷鸣,震得整个紫霄宫都微微颤抖。他万万没想到,区区一只石猴,竟能在他眼皮子底下溜走。“观音,你可知罪?”圣人目光如炬,直视着跪在殿下的观音菩萨,语气中满是不容置疑的威严。

观音菩萨面色苍白,嘴角挂着未干的血迹,却依然保持着端庄的姿态,低声道:“弟子失职,甘愿受罚。”话音未落,一股浑厚的混元之力自接引圣人掌心涌出,如同狂风暴雨般轰击在观音身上,将她整个人震得倒飞出去,重重摔在地上,衣衫尽裂,伤势更重。

“速去通知过去、现在、未来三大佛主,务必调动大乘佛教一切力量,秘密搜寻那石猴的下落!”接引圣人的声音在空旷的紫霄宫内回荡,带着不容违抗的决绝。

观音强忍伤痛,勉强站起身,双手合十,恭敬应诺:“弟子遵命。”随即,她化作一道流光,直奔灵山而去。

灵山之上,梵音缭绕,众佛祖正于大雄宝殿内讲经论道,忽见观音匆匆而至,皆是面露讶色。待观音将石猴逃脱之事一一道来,文殊、普贤、黄龙、燃灯、药师、弥勒等佛祖无不震惊失色,面面相觑。

“这……这如何是好?”燃灯古佛眉头紧锁,率先打破沉默,“那石猴乃是大乘佛教大兴、传道东方的关键,若落入他手,后果不堪设想。”

“不错,必须尽快找回!”弥勒未来佛沉声道,“但此事需得秘密进行,切莫让截教、人族等势力得知,以免节外生枝。”

众佛祖点头赞同,随即商议起搜寻计划。最终决定,由各大佛祖分别派遣得力弟子,分赴三界各地,尤其是人间界与东海之滨的金鳌岛,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找到石猴的下落。

药师佛祖特别提醒道:“金鳌岛乃截教重地,我们不得不防。诸位弟子在搜寻时,务必小心谨慎,一旦发现截教有异动,立即上报,不得有误。”

“哼,西方那群和尚又开始不安分了,妄图以那斗战胜佛之名,束缚我族中灵猴。”白猴心中暗道,眼神中满是对佛教企图的嘲讽。它轻轻一跃,身形化作一道白光,在山林间穿梭嬉戏,对那遥远的动静不以为意,继续享受着属于它的宁静与自由。

与此同时,东海之滨,金鳌岛上,碧游宫内,气氛凝重而充满期待。通天教主与林星辰相对而坐,目光穿透重重云雾,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

“教主,那石猴已出海,依我之见,不日便将踏足金鳌岛。”林星辰的声音沉稳而有力,话语间透露出对石猴未来的笃定。

通天教主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哦?如此甚好,此子天生神圣,与我截教有缘。只是……”他话锋一转,眉头微皱,“我观他体内似有本源缺失,此中缘由,你可有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