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胡思乱想(2 / 2)
“带组导师的出镜服装、造型招商;现场观众票广告招商;场内广告招商;KTV演唱培训班教师提供;
以及广播宣传广告;这些事项不知道你哪里能做好吗?”
“没问题,”冯美基想都不想,痛快的答应,“这些工作,我们都有做过;
而且,我公司的员工,这些年来和各家电视台、广播电台都有合作,人头也都熟悉,保证能将事情打理圆满。”
“您二位有什么意见?”白满川也不答应,转身对袁、杨二位老板征询意见。
两人低声交流一下,不意外的,这种场合还是交由杨老板出面:
“冯小姐,这次是我们第一次正式合作,你是白生的熟人,我们也很高兴与你合作,
不过呢,既然是合作,那不如大家先小人后君子。”
老杨公事公办的点头道:
“麻烦冯小姐回去,让你公司员工拿一份合作计划,列清楚合作项目的目标和收益,
再将你们希望的合作方式,是代理还是分成,以及具体的数目都写清楚,这样大家也好有具体商议的标的……。”
接下来,都是在处理些琐碎事情。
几方面的人,各自组合、或者聚在一起,反复模拟分析各种流程,发掘各种宣传机会,
想办法吸引不同的厂家,签订各种合作或者广告合同,虽然琐碎到让人烦躁,
可内心也明白,现在的每一份辛劳,都是项目成功的保障,也是自家利益的保障。
更别说,大家梳理过以后,许多人才诧异发现,这简直是个“漫长的节目”。
整体来说,本次‘KTV歌手电视大奖赛’。
‘KTV吧’民间海选,预计时间一个月;
电视台初选时间,预计两个月;
复赛、决赛时间又是一个月;
总计时间四个月,电视播出时间三个半月,电视比赛时间就有三个月。
以前从来没有一个节目,会有这么长的时间。
这么一个前所未有的比赛,想要吸引人,让人持续关注不倦怠。
那一定要有各种花样,填充各种细节,才能不断调动观众的兴趣,提高关注度。
想想都费时费力的事情,好在有大老板的支持,
方小姐也想改观台里老人的看法,对这台新形式的节目,给予了不少的方便;
冯美基和刘制片,更希望这次节目,能成为他们上位的筹码,
拼命调动他们能聚集的资源,全身心的投入到节目筹划中。
况且,这里是港岛最大、最好的电视中心,各种电视节目需要的人才,都可以随手招来。
只是因为,以前习惯于旧节目模式,缺少些主动变革的动力,大家也就得过且过,没人愿意出头。
简单说,在娱乐缺乏的时代,节目吸引人的点,主要集中在:好奇、新奇、猎奇上面。
只要找些新奇的故事,找些新的名人,或者拉扯些名人新闻,强行炒作些话题,就能编出吸引大众的节目。
因为这时的传媒,是被少数人掌握的;信息来源,几乎没有竞争;
娱乐也是由平台决定的,普通人根本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要过许多年,随着信息渠道的繁荣,信息爆炸的出现。
传统媒体,慢慢发现,他们的掌控力在逐渐衰落。
敏感的策划人,经过反复试探,才终于发现;新时代的节目,要以受众的“需求”作动力,才能获得成功。
想要找到受众的“需求”,其实并不复杂。只要认真研究大众热点事件,就能提炼出大概。
在这个基础上,找到与之契合的节目模式,就会做出受欢迎的新节目。
后世大火的节目,都是擅长调动观众情绪,不断强化观众代入感和参与感,才能成功的。
现在,白满川把这种模式,提前带了过来。
具体细节不需要他费心,自然有人想出各种办法来完成。
可这段时间,他变得有些不耐烦。
因为这样牵扯大量细节的工作,让他非常不适应。
不由的,他就想组建一支管理团队。
他只要“确定方向、定出目标,提示方法”,由团队具体执行,就能让他‘看见未来’的金手指,发挥更大的作用。
现在,就有一件事,他还没想明白,要怎样,才能长久凝聚起他们,不会轻易离开。
别说多给钱就行,多年的销售经验让他确信:‘知识层次越高、品牌忠诚度越低’。
……
最后定下来的KTV是15间。
马老板名下3间;冯美基、杨老板各一间;其余加盟的10间。
电视台那边,有冯美基在全力推进。
除了无线台未来的好处,她的广告公司,承包了全部项目,算下来会有两、三成的收益。
刘制片上手很快,他多次自信的宣称:这档节目,是目前全球最会包装,最能推新人的节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