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变局-14(2 / 2)

加入书签

  院里的领导们在参加完仪式后就带着学生们离开了南漳。马上就到了汛期,今年学院收到的指示是,全员待命,据气象台观测,今天整个长江流域将迎来大规模的降雨,学院将作为保障部门原地待命。

  其实,郑雨的婚期也只有三天,三天之后,他必须归队,与战友们一起整装待命,等待上级的分调,这也是郑雨成为军人以来面临的最严峻的一次考验。

  郑雨的婚礼让何志彬看到了军人的伟大,他们的快乐如此简单,幸福也如此简单,正是这种简单才为普通人换来了更多多元化的快乐与幸福。这个婚礼也让他意识到,他们这一代人已经成长起来,正在逐步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力量为这个社会的改变尽力,虽然看上去都微不足道,但是加在一起却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必定推动着这个社会向前,这大概就是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活着的使命吧。

  卢佩姗的幸福感染着每个人,也让何志彬想起叶琳瑶,还想起了黄薇。

  黄薇又打电话告诉他,他猜得没错,那个人就是叶琳瑶的妹妹——叶琳佩,英文叫Susan,对方并不知道自己认识叶琳瑶,也不知道自己与何志彬的关系,至于Susan是否知道何志彬的存在,她不得而知。

  黄薇还告诉他,她想接近Susan,并与她成为朋友,然后再从她那里打听叶琳瑶的下落。

  黄薇帮了自己,但是自己却没有帮到她。

  何志彬回来的前两周,外婆去世了。何博文带着闫彩英去参加了葬礼,黄微也和张伯伦从美国赶了回来。葬礼上,黄薇哭得梨花带雨,后悔自己没有早点回来,错过了见外婆最后一面,何志彬也陪着流了许多眼泪,他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去安慰黄薇。

  外婆走了,何志彬觉得这个世界上从此又少了一个疼爱自己的人,就像外公去世,那些伤心似乎在内心里一点点堆积,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真有那一天,他希望自己能尽量做到淡然。

  楚如白赶了回来,准确地说是赶回来为郑雨送行。他喝到了郑雨的喜酒,可是那喜酒也成了送行酒。

  四号的时候,县里又组织了一场分享会,这次没在二缫厂,而是放到了县礼堂,足见县里领导的重视程度。何志彬和楚如白也不含糊,他们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将过去几年里采访的几十家民营企业的资料汇总在一起,楚如白为此事还特意连夜赶回上海取这些“宝贝”。

  和楚如白搭档这些年,最让何志彬放心的就是他处理资料的能力。其他人在采访稿出来后就把那些基础资料丢弃了,楚如白不是,他不仅没丢,还把这些资料分门别类的收纳起来,连同最终形成的报道稿一起,时间久了,何志彬发现,被楚如白收纳起来的这些资料竟然成了极富价值的“宝贝”。

  两人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把汇总后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与所有与会人员进行了分享,不仅如此,县报社还跟两位约了稿件,让他们把这些经验转化成文字刊发在《漳城日报》上。县里也顺势开展了一场关于企业转制的大讨论,对于县里领导来说,在此之前,跟企业谈转制,简直是对牛弹琴,何志彬他们的分享会总算帮他们找到了根儿,关键点还是在于大家的思想没有转变,企业转制要想成功,首先都要统一转变思想,这样才能达成共识,共同推进。

  六号,姜羽菲带着厂里的骨干来到了南漳。县长亲自带队去襄樊火车站接人,何志彬和楚如白也一同前往,让姜羽菲很受感动。

  一行人到了南漳便直接去了二缫厂,毕竟二缫厂才是主场,县长很清楚,这个机会来之不易,不能因为其他企业有意见就打乱姜羽菲的考察行程。

  二缫厂的领导悉数到场等候,厂里的职工听说有外省的客商过来考察,就都聚到了厂里,再加上其他兄弟企业的领导们也想过来凑凑热闹,顺便看看还能找些其他机会也把自己的厂子盘活,就这样,几拨人汇聚到一起,把原本就不算太大的厂区一下填得满满当当,这场景姜羽菲见过,不过那是她参加一个竞争对手的厂庆时看到的,没想到今天能再次看见。

  厂委书记亲自做向导,详细地带着姜羽菲一行人参观厂里的每一处。何志彬提前提醒过他们,对于姜羽菲一定要进行真实展现,停产的地方就一定要告诉她目前处于停产状态,还在生产的地方也要告诉对方遇到的困难是什么。何志彬很了解姜羽菲的性格,她喜欢与诚信的人打交道,最不能接受的就是隐瞒、虚假不实的事情。厂委书记谨记住何志彬的话,在对姜羽菲介绍时也是十分谨慎,就怕自己一不小心,打飞了这只即将落巢的“金凤凰”。

  参观完二缫厂,县长提出去其他几个关联厂去看看,姜羽菲之前听何志彬讲过这里的生态链,她此次来南漳也正是冲着这个生态链来的,如果单纯只是一个二缫厂,吸引力还是差了些。

  按县长规划的线路,他们先参观了蚕种场,从源头上解决了姜羽菲的顾虑,姜羽菲对蚕丝的品质还是相当满意的;紧接着又安排了缫丝厂,缫丝厂的情况比二缫厂要好很多,基本上没有停产的车间,所有设备都开足了马力,姜羽菲发现,无论是缫丝厂还是二缫厂,采用的设备都是最新的,硬件上不输江浙地区的工厂,这让她觉得这里的领导们还是很有前瞻性,对于将来的合作也就有了信心。

  从缫丝厂出来之后,又相继参观了丝织厂、绣品厂、棉纺厂、毛纺厂、针织厂、服装厂。姜羽菲更加相信了何志彬,这跟他之前跟自己介绍的没什么出入。从这些厂的情况来看,设备和人力都不是问题,也可能以前大家都是在计划经济的大环境下生产,很少有人会将精力放在市场上,这跟江浙地区的工厂思维不一样,这也是导致企业现在遇到瓶颈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观完这些工厂之后,县长在招待所设宴招待姜羽菲,虽然是顿简单的工作餐,却也是极富南漳特色的“八大碗”,这顿饭又让姜羽菲对这个地方的好感增进了一层。

  当县长问姜羽菲有何观感时,姜羽菲很认真的回答道:

  “很好!你们一条非常完善的产业链,如果能把这条产业链串连起来,会形成一个很强大的产业集群,这也正是我们正在着手做的事情。”

  这句话像是给县长吃了个定心丸。不过,姜羽菲又讲道:

  “只是,建立这样一个产业集群,靠我们一家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请给我点时间,我让何志彬帮我整理一下这里的情况,回苏州就去找几家合作工厂,我们会再次来到这里,等下一次来这里的时候,基本上也是敲定合作细节的时候。”

  县长一听这话,已经是八九不离十了,他当即安排秘书召集这几家工厂的一把手开会,要把与姜羽菲的合作当成“一号工程”来抓。县长还邀请何志彬和楚如白担任这个“一号工程”的监理人,两人考虑到自己还是学生身份,就婉转地拒绝了,但是他们向县长保证,一定会积极主动地推进这件事情,这也正是县长所需要的。

  姜羽菲想起何志彬曾经组织的荆山采风活动,一时兴起,想顺着他们当时走的路线去看看,县长满足了她这个需求,由何志彬和楚如白带队,按着当时的路线重新走了一遍。一趟下来,姜羽菲感觉自己爱上了这个地方,在她心里,青山绿水间处处隐藏着财富,只是当地人“只缘生在此山中”罢了。

  在为姜羽菲送行时,何志彬悄悄地问了一下她的感受,姜羽菲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答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