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胡说八道(1 / 1)

加入书签

太后将当年的事情细细讲来,包括詹世宣出生时的细节,还有只有皇室才有的特征。天盛帝听后,仍然不愿相信,他觉得这一定是个骗局。

  此时,一位老臣站出来,说可以滴血认亲。天盛帝当然不同意:“朕为何要与他滴血验亲?”

  太后说道:“滴不滴血,詹世宣都是哀家和先帝的亲生骨肉,而且他还是先帝亲封的太子,这皇位本来就该是他的!”

  天盛帝说道:“母后,难道就因为我不是你生的吗?你牛这么不喜欢我?”

  太后眉眼一挑,说道:“二十二年前,你做了什么你不会忘掉了吧?你给哀家下毒,让哀家的孩子一生下来就生命垂危,都是你!”

  天盛帝一惊,原来太后早就知道了自己当年做的事?

  可他不能在文武百官面前承认。

  他满脸无辜与委屈,声音颤抖着说道:“朕没有,母后,朕真的什么都没有做啊!而且当年朕尚年幼无知,根本不懂世事,母后,您真的误会儿臣了啊……”詹世宣心寒至极,难以置信地望着眼前这位曾经敬爱的皇兄——天盛帝。他做梦也想不到,皇兄竟然至今仍死不认账,还试图继续用那副虚假的面孔欺骗众人。

  “够了!”詹世宣怒不可遏,忍无可忍地打断道,“事已至此,你还要将这出闹剧演到何时何地?难道非要等真相大白于天下,你才肯罢休吗?”面对弟弟的质问,天盛帝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辩解几句,但话未出口便被太后厉声喝止。

  “好了,无需再争执不休!”太后一脸威严,她那锐利如鹰般的眼神冷冷地扫视着殿内的每一个人,仿佛要将他们看穿一般。众人感受到太后的威压,都不禁低下头去,不敢与之对视。

  当年之事,所有涉事的太医们早已被灭口,现在已经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皇帝的清白与否。太后心中明白这一点,但她并不想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她不愿意看到兄弟之间互相残杀,血流成河的场面。因此,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她做出了这个艰难的决定——废黜现任天盛帝,另立詹世宣为新君!

  太后的话音刚落,整个朝堂瞬间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群臣们惊愕不已,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他们相互对望着,窃窃私语起来,声音越来越大,整个朝堂充满了嘈杂声。很明显,对于太后如此突然且果断的决定,他们感到十分诧异和担忧。然而,在这群人中也有一些忠诚不二之人。他们立刻挺身而出,高声喊道:“太后圣明!此乃明智之举啊!”

  这些大臣们对太后的决定表示坚决支持,并认为这是维护国家稳定、避免内乱的最佳方式。他们深知宫廷斗争的残酷性,也明白只有通过这样的手段才能确保江山社稷的安宁。在他们看来,太后的决策无疑是正确的,值得全力拥戴。

  詹世宣满怀感激之情地望向太后,接着转过身来直面诸位大臣,语气坚定地说道:“朕深知,此决定或许会引发些许波折。然朕在此郑重许诺,必将竭尽心力,为国为民,绝不负太后与诸位爱卿之厚望。”言罢,他双膝跪地,叩头致谢太后,表示愿意接下皇位。太后见状,微微颔首,眼眸之中流露出一缕欣慰之色。如此这般,詹世宣顺利登上皇位,成为新一代帝君。而昔日之天盛帝,则遭软禁,其统治生涯至此划上句号。

  未曾想,此时竟查出婉音并非皇室血脉。原系一宫女自宫外带回。然因其对詹世宣登基数有功劳,故仍获封后位。至于陆怡,则遭詹世宣休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