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不得拜的街坊(2 / 2)

加入书签

  “好呀!”

  柏小松把水缸洗刷干净,拿起扁担和桶,去挑水了。

  苏明月把公鸡放进鸡笼里,其他东西拿进屋里。看了看表,时间还来得及,家里的盐、酱油、醋快用完了,要去供销社再买些。

  “小青,你看着家,我出去一趟。”

  “好。”小青边喂小鸡边答应。

  苏明月骑车去供销社,买了盐、酱油、醋,猪蹄,苏明月拎着东西往外走,供销社门前正在卸货,一时间,拥挤不堪。

  一个女人的声音:“张师傅,这棕榈油上一桶还没有卖完呢,就别再卸这桶油了吧!”

  “这可不是我说了算的,国家统购统销的,计划单上有什么,我就得卸什么。”

  女人没有办法,只好往里面抬。

  “棕榈油?”苏明月听到后,她的脑子灵光一闪。

  苏明月上一世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日化用品公司,涵盖衣物清洁护理、个人清洁护理、及家具清洁护理,占市场份额20%,其中洗衣液、洗手液、洁厕剂、地板清洁剂,销量最好。

  棕榈油她太熟悉了,清洁用品的重要原材料,原想着这个时期这种原材料不好买,等明年再计划这个产业,没想到“棕榈油”这个热带的植物油,竟然出现在供销社里,这么容易就能买到。

  其实,棕榈油在东南亚国家是一种日常食用油,就像我们的大豆油和花生油一样,只是因为当时生产技术有限,它有一股腥味,我国民众历来没有吃棕榈油的习惯,导致认可度不高,又因为有腥味,就更无人问津了。

  国家当时与东南亚多国建交,进口了大量棕榈油,在国家统购统销的政策下,供销社就出现了这种热带特产油。

  虽然买的人少,但它价格低廉,又不要票,还是会有一些人选择购买,只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不像其他东西那么畅销罢了。

  苏明月真要感谢国家的统购统销政策。

  苏明月扭头又进了供销社,问售货员:“同志,棕榈油怎么卖?”

  售货员说:“一毛二一斤,不要票。不过……”

  苏明月经常来买东西,衣着光鲜,出手大方,而且总买一些不好卖的猪蹄,猪棒骨,排骨,售货员认识她。

  售货员好心规劝,低声说:“不好吃,还有股腥味。”

  苏明月不是买来吃的,她感谢售货员的好意,笑了笑说:“没事,我买了。这有多少?”

  “50斤。”

  “我都要了。”苏明月豪气的说。

  售货员高兴的要哭了,最不好卖的油一下子全部卖出去了。

  “同志,油六块钱,桶要两块押金,还桶就可以退钱。”售货员笑眯眯的说。

  苏明月付了钱,售货员自告奋勇的和她一起把棕榈油抬出来,放进自行车的竹篓里,其他东西放在另一个竹篓里。

  苏明月带着沉甸甸的棕榈油,心中充满了希望。

  这个时期,肥皂一般用猪油做油基,可现阶段猪油又贵又不好买,这也是苏明月为什么一开始,没有选择做肥皂的原因。

  后世经过技术改造和发展,才普遍用棕榈油做油基,但是,苏明月手里掌握着一个绝密配方,就是在当时也是世界最顶级的技术,这也是她的公司能那么成功的秘密所在。

  这个天价配方利用油碱的临界点,加入特殊的催化剂,使水、油、碱产生化学反应,能以很少的油脂和水、碱混合,做出质量上乘,去污力强的清洁剂,这就是人们说常说的低成本高回报率。

  当时她和合伙人掏空家底,斥巨资独家买断这项,足以媲美诺贝尔奖的科技研究成果,贷款组建了日用化工公司,不到一年时间,就从行业中脱颖而出,打败了多年占据市场的老牌企业,要不是她猝死穿越过来,公司成绩还要刷新。

  她边做饭边盘算着心中大事。山上的天麻已经不多了,这段时间都是三、四天才能找到一块天麻地,就是还有,也得进深山老林里找了,那样的话,当天就回不来了。

  苏明月一个姑娘,单枪匹马去不了,不安全,也没有必要犯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