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邱睿的目的(1 / 2)

加入书签

先说说永恒号时隔近两年才粉墨登场时的主要变化。

升级到+24的永恒号,现在舰长1.8公里,宽700米,主舰体厚度在450米,舰体后部流线型塔台凸出舰体最高200米,总重则是达到了惊人的7千万吨。

没错,单位就是千万吨。

别看从1公里长放大到1.8公里,还没翻上一倍,但体积的增幅却是整整7倍!

这就好像是昆虫的外骨骼,当昆虫长大时,它们的外骨骼并不会等比例放大,而是会根据长宽高这种三次方来相应变厚,否则等比例放大后的虫子会因为“变脆”,从而支撑不起自己沉重的体型。

永恒号也是同样的道理,史无前例的大小,带来的是更为厚实的舰体外壳以及复杂无比的内部支撑结构。

光是越来越趋近于白矮星材质的类电子简并态外壳,全舰的平均厚度就达到了接近50米,再加上各种重量动辄几十上百万吨的舰载设备,全舰相当于一口气吃成成了个巨型胖子。

就比方说位于横截面为倒马鞍形舰体下方的那门1.5公里长的“震天弓”,算上其附带的各种系统,光是这一门巨炮就重达一千万吨。

哦对了,这东西现在已经不是原先的电磁炮,而是被邱睿改造成了杀伤力更恐怖的巨型阳电子炮。

阳电子也就是正电子。

其毁伤原理是,将正电子加速投射到目标物体上,使得正电子在击中目标后与负电子产生高能湮灭,从而达到毁伤的效果。

众所周知,电子是带有负电荷的,那么如此之多的正电子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其实人类对于正电子的探索早在百年以前就开始了。

1928年时,保罗·狄拉克在解释粒子自旋来源的过程中,就预言了正电子的存在。

在之后的1932年,由卡尔·戴维·安德森首次在宇宙射线中发现了正电子。

但科学家们对宇宙射线和原子核衰变过程中,产生的极少量正电子并不满足,因此大量制造正电子的技术,一直处于科学研究前沿。

量子场论认为,正负粒子对间湮灭产生光子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可逆的。

不过要想实现这一逆过程,就需要足够能量的光子,或是有足够强大的电磁场、从真空中“拽出”正负粒子对。

1951年时,朱利安·西摩·施温格使用固有时方法,对恒定电场的拉格朗日量进行积分,得到了正负电子对产生的概率和产生电子对的最低极限场强,即施温格极限场强。

施温格场强是真空撕裂的场强,人类基本没有任何手段能做到这样强的恒定电场,即便是邱睿现在也束手无策。

但是聪明的科学家们又想到了,既然无法做到恒定场,那是不是可以用激光获得强大的瞬间电场。

光子是交替变化的电磁场,在不考虑QED非线性效应的情况下,光子的振幅正比于瞬时电场峰值强度。

因此,超高功率的激光有可能制造出接近施温格极限强度的电场,只不过哪怕近些年来海蓝星的科技大爆发,世界上最强的激光强度仍然还差5个数量级才有可能达到最低标准。

不过这对于已经具备第二代氘氦3聚变、甚至就连第三代氘硼聚变样机都已经拿到手的邱睿来说,难度就没那么大了。

另外他还在消化了反物质电池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合理改善了制备流程。

简单来说,全新的震天弓在蓄力阶段,使用一束超强激光和一束超高能电子束,同时撞击超高密度的等离子体,由两个光子在电场中碰撞原理,产生正负电子对。

这种方式产生的电子对上限,几乎快达到了施温格极限的程度,区别在于持续时间很短。

震天弓的中后部是正电子生成器,有两台超高功率光束注入器,一个注入高能激光,另一个注入超高能电子束。

顺带一提,该高能激光由144台大型非线形晶体共同激发,就算把这套装置原模原样拿到甲板上,那威力也妥妥是主炮级别的。

两台注入器连接着的部分,叫真空捕获管,内部会在激发前灌满超高密度的高温等离子体。

被轰击的超高密度等离子从哪来呢?

答案很简单:从阿努纳奇被击断成两截的那艘纳达卡级上,搜刮来的氘硼聚变装置。

是的,邱睿并没有简单将这台功率超高的能源设备简单用来产能,而是改造成了武器的一部分。

真空捕获管再往前、占据炮身一多半长度的部分,是超导加速炮管,是最终加速正电子的装置。

被转换为正电子洪流的“炮弹”,会在这一大截炮管的加速下,达到光速的25%。

另外由于工作环境过于苛刻,每次激发后,真空管都需要进行更换,看起来就传统火炮发射完会退弹壳一样,相当有仪式感。

唯一的区别在于,这枚弹壳稍微有点大,差不多直径100米、长50米左右。

而之所以会采用只能湮灭电子的正电子,而并非更高一级能直接湮灭原子的反物质原子核,是因为邱睿在仔细分析了目前所掌握的技术后发现,反物质原子核不是造不出来,而是生成能达到太空武器级的密度难度太大,另外即便能做到,成本也会高的吓死人。

一炮的成本差不多是目前蔚蓝联邦整体GDP的十几倍,就问你怕不怕吧。

反观正电子,只要能用外挂把炮造出来,剩下的不过是消耗能源多少而已,对于永恒号这个产能大户来说,充其量就是携带的燃料消耗快了一点而已,根本就不叫事儿。

至于那种大型监察卫星中携带的棺材,装载的当然是邱睿的克隆体。

这种所谓的“意识降临技术”,还要感谢原老米第51区的贡献。

正是逆向研究了他们捡来的小灰人以及配套的那个远程控制头环,邱睿才获得了这种能够远程将自身意识投影到生化样本上的能力。

而整个研究过程中,最令他惊喜的就是,他发现当自己的意识投影到生化样本上后,竟然能够使用系统面板。

于是乎,这才有了“太阳系防御网”计划。

不过明面上的这张网,看着是由一堆大型监测卫星构成,实际上每台监测卫星中,都藏着一副飞棺。

说白了,只要付出一次五千方左右的起源物质,永恒号可以cua一下的,出现在太阳系的大部分区域。

进可攻退可守,实在不行,拿来逃跑也是好的……

……

视线回到战场上。

浑身缠绕着紫色电光的金色阳电子洪流,一击就砸碎了刚才己方束手无策的敌方力场护盾。

该说不说,那个叫阿曼巴的大副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意识到势不可挡,他当即转换了护盾的输出模式,将全部功率都集中到了舰艏方向。

再加上阳电子的毁伤机制,决定了它对物质有奇效,但对于纯磁场构成的力场护盾,往往只能是消耗战,这才没来个一发入魂。

但即便如此,道统毁灭号上的主产能装置,也在这场对抗中发生了严重过载,目前已经陷入了停机状态。

用游戏术语来解释的话,那就是这艘船已经被打穿了防御、甚至被打出了硬直状态,接下来怎么打那都是真实伤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