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无法说再见(2 / 2)

加入书签

                  万大元仿佛看出他的心思,说:“你别看我是个女的,我真的什么都能干,能顶两个男人用。”

                  老袁意味深长地抽了口烟,说:“这也不完全只是卖力气的活。”

                  “哎呀,赶紧动起来吧。”燕柔说,其实她心里想的是:反正做完这单就解散了,卖力气还是卖脑筋,都不重要。

                  于是为了这一个“顶级规格”订单,燕柔觉得自己又像个职业人了,甚至比在北京还职业。她穿着黑色西服套装,蹬上高跟鞋,走路带风。本想学电视里再戴个墨镜,但觉得不妥,会让家属有距离感吧,她不是去吊丧的黑帮,她是去服务吊丧亲友的白事团队。她怎么比在北京公司时的任何一次谈业务都要重视呢?她花了5分钟思考这个问题,她不会是喜欢上殡葬这个职业了吧?太可怕了。不对,不对,一定是别的原因。哦,她明白了,是因为,这是她自己的业务,自己的事业,怪不得创业那么艰难,还是有人乐此不疲。虽然只是做这一单,但是,她一定要把钱挣到手。

                  老张的家在双凤镇的一个村子里,这里修着老式的独栋楼房,看得出来在几十年前,应该是村里先富起来的大户人家。老袁悄悄告诉燕柔,死者的父亲曾经是村长。

                  走进屋子,她一眼就看到了同样也穿着黑色西服的老张在门口等他们,一看就是出得起顶级规格的人。

                  “节哀顺变。”她握着对方的手,“老张先生你好,我们是老燕殡葬服务社的。”

                  对方也握着他们的手,“我们是出租冰棺的。”

                  “哦,你好,你好,幸会,幸会。”她放下对方的手,继续向前走。孙宝兰尴尬地对她耳语:“你不要乱认人了,这是大忌。”哎,看来,老张已经直接找到租冰棺的店家了,燕柔想。

                  燕柔环顾一圈,看见了坐在棺材旁的老者,他穿着讲究,戴着墨镜,颇像个体面人,满面悲伤地看着棺材。

                  燕柔走过去,鞠了个躬,”节哀顺变,我们是老燕丧葬服务社的,你是老张吧?“

                  “啥?”戴墨镜的老者对着空气四处张望,“你们找谁?”

                  “额,请问,你是给我们打电话的老张吗?”燕柔努力保持着微笑。

                  “啥?”老者大声回答:“我是瞎子,现在耳朵也不灵了。”

                  燕柔对孙宝兰说:“啊?老张这么身残志坚吗?爸有没有跟你说过?”孙宝兰摇头。“你是给我们打电话的老张吗?”燕柔凑近他耳朵。

                  “啊?我姓李,隔壁的邻居。”老者说。

                  “谢谢隔壁老李,那请问——算了,你也不会指给我看。”燕柔充满尴尬,难道有钱人都是神出鬼没的吗?

                  “请高抬贵脚一下。”一个穿着背心短裤的老者从冰棺后面一路扫地过来。

                  孙宝兰问:“请问,给我们老燕丧葬社打电话那个老张是哪位啊?”

                  “是我。”扫地老者放下扫把,“原来是你们啊,请坐。”

                  穿成这样,能付得起顶级规格?管他的,人不可貌相。燕柔忐忑地安慰自己。

                  “张叔你好,节哀顺变,”燕柔拿出一叠打印文件,“我们知道你是个大孝子,应你的要求啊,我们为往生者指定了三种顶级规格的方案,我简单给你介绍一下啊,方案A——”

                  “不用介绍,你们决定就对了。“老张说,“我妈是上午断气的,落气炮已经放了,落地纸也烧  ,孝服也穿好了,人家冰棺店帮忙入的殓。接下来,就全部麻烦你们了。”

                  燕柔拼命掩饰内心的狂喜,恭敬地说”好的。“

                  孙宝兰带着崇拜的眼神看着燕柔,低声问:“这么专业,你在北京的啥单位工作啊?”

                  “婚庆公司。”燕柔说。

                  孙宝兰大为震惊和钦佩,悄悄竖起大拇指。

                  “你们按照你们的想法来整就对了,我信任老燕。对了,老燕呢?”老张这时才意识到老朋友不在。

                  ”老燕已经先令堂一步驾鹤归西了,我是他的女儿,燕柔。“燕柔绞尽脑汁寻找庄严的词汇。

                  ”啊?!死球了?!妈哟嘞!“老燕拼命跺脚,”妈,你看,老燕都死了哇——“老张哇哇大哭。

                  燕柔对低声老袁和万大元说:“别犹豫了,开始扎灵棚吧。”不就得等着甲方最脆弱的时候开始干嘛,开弓没有回头箭。

                  “等等”,孙宝兰阻止了她。

                  孙宝兰静静地等到老张好不容易收声,小心翼翼地问:”请问张哥,老太太临终前有没有交代什么对后事的要求啊?我们首先尊重往生者的遗愿。“

                  燕柔如醍醐灌顶。哦,原来是这样操作。

                  老张摇摇头:”我没有见到我妈最后一面,她走的时候,身边一个人都没有。这么多年她一直一个人住!多亏隔壁的李叔,每天定时来找她聊天,才发现我妈走了。“

                  怪不得这李叔坐在冰棺旁边,这么不见外。燕柔心想。

                  孙宝兰又问:“那老太太有没有什么信仰?她主要拜佛,还是拜太上老君啊?还是信上帝啊?这样我们好知道灵棚搭什么样的。”

                  老张想了想:“她就会念阿弥陀佛,按佛教的吧。”

                  这是时隔六年燕柔再一次目睹熟悉的葬礼业务。她想起了小时候第一次看父亲带老袁一起搭建灵堂的样子。小时候她是那样喜欢跟着父亲做白事,因为有很多好吃的。

                  她一边吃着主家准备的糖果,一边问:”爸,为什么要搭灵棚啊?“

                  “因为灵柩是不能停放在光天化日之下的,老一辈的说法是,一来怕吸收了日月精华会引起尸变,而是怕冲撞上天过往的神灵。只要,是举行祭奠,就要搭灵棚。”燕大志说。

                  燕柔打了个寒战:“真的会变僵尸吗?像鬼片里面那种?”

                  燕大志摸了摸她的头:“这当然是迷信,其实这些忌讳啊,主要是让人尊重灵柩,不要让他受到风吹雨打。”

                  从小到大,她见过大大小小的棚。灵棚规模的大小跟主人院落的格局和家庭条件都有关系,如果主人家是平房或者砖房,就只搭一屋院子的棚,叫做”平棚起尖子”,就像古典殿堂一样,上边必须要起一条脊。如果主人家有两层楼加宽敞院子,就可以搭一座大棚,比主屋楼顶略低,使屋顶和棚顶后高前低,叫做”一殿一卷”、即主屋高顶为”殿”,前院低顶为”卷”。”卷”就是活席,可以卷起来的意思。外观看上去,犹如宫殿,颇具仪式感和肃穆感。可惜在城镇地区,大家都住小区,不能这样大张旗鼓地搞丧事。

                  她见过最大的棚,是本地一个富人家,他们家除了主棚外,还有好几个用途不等的小棚,有的给丧宴师傅做厨房用,有的用来放祭祀用品和鞭炮,有的专用来吃饭、喝茶、休息,流水席都办了好几十桌。

                  老袁根据燕柔的指示,拉来了店里最大的灵棚设备。万大元什么都不懂,但好在动作灵巧、肯出力,老袁指哪她打哪。一座灵棚很快搭好了,老袁又指导她布置灵堂:灵前要安放一张桌子,悬挂白桌衣,桌上摆着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观音像摆在正中央。这盖长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随后,燕柔在张家的音响里播放大悲咒,声音环绕着整个灵堂。

                  看着自己大功告成的万大元松了口气,擦了擦汗,一屁股就坐在灵柩前面啃起苹果来。老袁赶紧把她拉开,说:“灵柩前是家属坐的。”

                  万大元不以为然地“哦”了一声,“规矩那么多。”

                  在这个间隙,燕柔又征得了老张的一系列同意:把店铺里最贵的那一套纸衣服和首饰卖给他,然后她再去纸扎店帮他订购一比一的纸扎汽车;去请僧人,至少是居士团来诵经;当然,灵堂这边,乐队还是要请的,每晚演奏,不然在乡亲面前多没面子;出殡那天,她找专业的民乐队,还有至少十个人的礼兵队,一直从送葬奏到殡仪馆,再从殡仪馆接骨出来,一路奏乐到上山埋葬。

                  燕柔心里一直在感叹:还是这种农村大户的生意好做,仪式多,耗材多,阵仗大。要是在城里,葬礼就都简化了,遗体根本不能在小区停灵,家属顶多在小区里扎两天小灵棚,然后在殡仪馆租一个告别厅进行遗体告别和追悼会,根本不需要丧葬团队服务什么,只有富豪才会想在告别厅整出点花样,所以,钱都被殡仪馆和陵园挣了。

                  如今有了这一单,她一定不会让外人来挣这个钱,她得自己组个临时乐队,孙宝兰唱歌,还得有人做DJ吧?燕柔心里规划着。

                  老袁对万大元颇为好奇,她好像对葬礼和死人没有一点忌讳和恐惧。其实老袁刚40岁出头,只是沉默寡言,加上显老,大家都以为他50岁上下。

                  万大元同样也觉得老袁很奇怪,问:“我看你吃饭的时候基本不喝酒,但你身上为什么总是那么大股酒味?”

                  老袁变戏法一般从衣服里拿出一瓶白酒,拧开瓶子,凑到万大元鼻子底下。万大元一闻,呛得直咳嗽。

                  “这啥酒啊,这么呛人。”万大元说。

                  “高度白酒。”老袁说,“老燕在的时候,我主要是负责搬运尸体和入殓,有时候会遇到那种高度腐败的尸体,或者病逝的人,这个时候首先就需要全身浇上高度白酒消毒——其实消不了什么毒,主要是盖味道。所以我们这种人,一般出活的时候,都会随身带瓶高度白酒。”

                  万大元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继续啃着手中的饼干,觉得有点口干,问:“酒我能喝一口么?”

                  老袁吃惊地摇头:“你也太没忌讳了,出工时不能喝酒。”

                  老袁望着燕柔的背影,嘟哝道:奇怪,竟然没有看到大爱那帮人来抢生意,平时这么好的活儿,他们一定来挖的,以前是因为有老燕在,他们没那么明目张胆。

                  夜晚降临,燕柔把现场交给孙宝兰,流连在东光区新建的酒吧一条街上。那里有零星的歌手在驻唱,他们既然连金州市区都去不了,那一定收费很便宜,而在这堆便宜歌手里,一定有最好使唤的。在一个最小的酒吧里,她找到了整条街最努力但是观众最少的歌手。

                  他长相阴柔,斯文中带些羞涩,加上戴着副眼镜,孤独地弹着键盘,深情地唱着80年代的歌,整个人就像一个忧郁的诗人。

                  这个歌手有一种令人费解的独特,就是他陶醉地沉浸在自己的表演中,每唱一首歌,都要加入一些令人困惑的抒情,不管能否感动到别人:“接下来,是一首罗大佑的《弹唱词》,创作于1989年,我很喜欢它的苍凉与悲伤,希望会的朋友一起唱。”

                  燕柔喝水差点呛到:以为是个诗人,结果是个中二青年。

                  他面前只有两桌客人,在大口喝酒,大口吃毛豆,哗啦啦地摇骰子,还有男客人向他甩了一根中指。

                  燕柔坐在吧台上听了半小时,给了服务员100元小费,说想和歌手聊两句。

                  歌手走过来,一口喝完她点的啤酒,又抓了一把她碟子里的花生米吃,“你是要点歌吗?”

                  “会《两只蝴蝶》吗?”燕柔问。

                  “……确切来说,会。”

                  “会《敖包相会》、《英雄赞》什么的吗?”

                  “啥!大概来说,会一些许。”

                  “到底会不会?”

                  “会。”

                  “会什么乐器?”

                  “吉他、萨克斯风……等等”,他被问懵了,“你是要点歌还是要踢场子,为何品味如此独特?”

                  “你能不能别这样说话,你一晚上多少钱?”

                  “我?”他大惊失色,捂着自己的领口,“我还没到那种地步。”

                  “哎呀,”燕柔着急地说,“我是问你唱歌一晚上挣多少钱。”

                  “哦。不多,三百,而已。虽然我的水平不止这个价,但是在这条街,没有人比我更了解每首歌的故事和诗意,其实,我是个诗人。”他扶了扶眼镜。

                  “好吧,诗人。我给你600一天,每天唱满3  个小时,连续7天。”

                  “没问题!谢谢老板!”他眼中放光,异常兴奋。

                  “看来你还是可以正经说话的嘛,叫什么名字?”

                  “贾正一。西贝贾,正大光明的正,一枝独秀的一。”

                  “好,贾正经,跟我走。”

                  当贾正一跟燕柔来到“演出现场”后,他看了一眼,转身就走。

                  瞬间被燕柔拧了回来,“喂,贾正经,你答应了我的,得守信用,不能看不起白事!”

                  贾正一为难地把脸别向一边:“你可没告诉我是做白事!”

                  燕柔说:“做白事有什么丢人的?是做功德啊。你怕死人?”

                  贾正一嗫嚅着:“怕什么怕?我只是……不习惯。”

                  燕柔叹口气,说:“那你把音响放远一点,放心,我们这么多人在,没什么可怕的。”

                  贾正一说:“那我有几个条件:一,不接触死人,二,不守夜。”

                  燕柔叹口气:“守到晚上十点可以吗?”

                  贾正一勉强地点了点头,转身就走。

                  燕柔拉住他:“你去哪?”

                  贾正一说:“回家拿我的乐器啊!“他闭上眼睛,”啊——死亡,是清涼的夏夜,而生命,是燥热的白天。天色已黑,我已欲欲眠,白天,早已令我困倦——”

                  燕柔愣愣地看着他,“你在干嘛?”

                  “是海涅的诗歌,《还乡曲》,代表了一种死亡正义,”贾正一又陷入抒情,“我是一个内敛的歌手,和外放的诗人,吟诗能让我暂时忘掉恐惧。”

                  “好了,快去,有多少拿多少!”燕柔不耐烦地挥手,“太中二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