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曹丕用火攻(1 / 2)

加入书签

魏兵起程的消息被东吴细作得知,并迅速上报给吴国。

  近臣急忙向吴王孙权报告:

  “魏王曹丕亲自驾龙舟,带领水陆大军三十馀万,从蔡、颍出发,准备通过淮河,目标直指广陵渡江,意图南下江南,形势十分紧急。”

  孙权听后大惊,立刻召集文武官员商议对策。

  顾雍建议:“如今主上已与西蜀联合,可以写信给诸葛孔明,请求他出兵汉中,以此分散魏军的兵力。同时,派遣一员大将,驻扎南徐以抵御魏军。”

  孙权说:“这个重任非陆逊莫属。”

  顾雍回答:“陆逊镇守荆州,不可轻易调动。”

  孙权表示:“我也知道这一点,但目前确实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

  话音未落,一人从班部内站出来说道:

  “臣虽然不才,但愿意率领一支军队去抵挡魏军。如果曹丕敢亲自渡过大江,我必定将他生擒献给殿下。即使他不渡江,我也会杀敌大半,让魏兵不敢轻视东吴。”

  孙权一看,原来是徐盛。

  孙权大喜道:“有你守护江南一带,我就放心了!”

  于是封徐盛为安东将军,总领建业、南徐的兵马。

  徐盛谢恩领命后退下,立即传达命令给众官军,要求他们多准备器械和旌旗,以做好守护江岸的准备。

  忽然,一位挺身而出的人说:

  “今日大王将重任委托给将军,希望您能攻破魏军并擒获曹丕。将军为何不早些发兵渡江,在淮南之地迎战敌人?等到曹丕的军队到来,恐怕就来不及了。”

  徐盛一看,原来是吴王的侄子孙韶。

  孙韶字公礼,被任命为扬威将军,曾在广陵守御,年幼时就很有勇气和胆量。

  徐盛说:“曹丕势力强大,又有名将作为先锋,我们不能轻易渡江迎战。等他们的船只都聚集在北岸,我自有计策来打败他们。”

  孙韶说:“我手下有三千兵马,而且我对广陵的道路地势非常熟悉,我愿意亲自去江北与曹丕决战。如果不胜,我会承担军法责任。”

  徐盛不同意,但孙韶坚持要去,徐盛仍然不肯同意,孙韶再三要求前往。

  徐盛生气地说:“你如此不听命令,我怎么能指挥诸将呢!”

  于是命令武士将孙韶推出辕门外处斩。

  刀斧手将孙韶带到辕门外,立起皂旗。孙韶的部将急忙向孙权报告。

  孙权得知后,急忙上马前来营救。武士正准备行刑时,孙权赶到,喝令刀斧手散开,救了孙韶。

  孙韶哭着对孙权说:“臣往年在广陵时,深知那里的地理优势,如果不在那里与曹丕交战,而是等他渡过长江,东吴就危险了!”

  孙权直接进入军营。

  徐盛迎接孙权进入帐篷,报告说:“大王命令我担任都督率领军队抵抗魏国。现在扬威将军孙韶不遵守军法,违抗命令应当被斩首,大王为什么赦免他呢?”

  孙权说:“孙韶因为年轻气盛而犯了错误,希望您能宽恕他。”

  徐盛说:“法律不是我制定的,也不是大王制定的,而是国家的典章制度。如果因为亲属关系而豁免他,那怎么能让众人信服呢?”

  孙权说:“孙韶犯了错,本应由将军处理,但他虽然原本姓俞,但我哥哥非常喜欢他,赐给他孙姓,他对我也有很大的功劳。现在杀了他,就辜负了我哥哥的恩情。”

  徐盛说:“看在大王的面子上,暂时留下他的性命。”

  孙权命令孙韶拜谢徐盛。孙韶不肯下拜,厉声说:

  “依我之见,只要带领军队去攻破曹丕就行,即使死了也不服你的见识。”

  徐盛脸色一变。

  孙权喝退孙韶,对徐盛说:“就算没有这个人,对我们的军队又有什么损失呢?以后不要再用他了。”

  说完就回去了。

  当晚,有人报告徐盛说:

  “孙韶带着自己的三千精兵悄悄地渡过江去了。”

  徐盛担心会有失误,对吴王的面子不好看,于是叫来丁奉授以密计,带着三千兵马渡江接应。

  魏主驾着龙舟来到广陵,曹真已经带兵在江边摆好阵势。

  曹丕问:“江边有多少兵?”

  曹真回答:“远看连个鬼影都没有,更别提旗帜和营地了。”

  曹丕说:“这肯定是个陷阱,我得亲自去看看。”

  于是他打开江道,让龙舟驶向大江,停在岸边。

  船上挂着五彩斑斓的旗帜,仪仗队簇拥着他,光芒四射。

  曹丕坐在船中,遥望江南,一个人影都看不到。

  他回头对刘晔、蒋济说:“我们能过江吗?”

  刘晔回答:“兵法上说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他们看到我们的大军来了,怎么可能不准备呢?陛下不能轻举妄动,先等等看他们的动静再说。”

  曹丕点头称赞:“你说得对。”

  那天晚上,他们在江中过夜。

  夜里漆黑一片,士兵们都点起了火把,照亮了整个世界,就像白天一样。

  远远望去,江南连一点火光都没有。

  曹丕问身边的人:“这是怎么回事?”

  近臣回答说:“听说陛下的天兵要来,所以他们望风而逃了吧。”

  曹丕暗自好笑。等到天亮时,大雾弥漫,什么都看不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