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邺国之行(四)(2 / 2)
方才公子誉的那一巴掌,委实将应婉打得一下子懵了。
说起应婉,这么多年她倒是活得十分自在得意。应婉的母妃是皇上最喜爱的皇妃,却在某一年冬天染了风寒去世了。于是应藿便将对静妃的爱全给了应婉,更是封她为静公主,什么都听之任之,所以她才养成了这样刁蛮任性的性格。
不过这静公主虽然让人闻风丧胆,但是好在她的眼光高得登天,朝中的许多王公子弟更是因此幸免于难,每日烧着高香直喊阿弥陀佛。便是这时来了个不太幸运的将军,对了静公主的胃口,皇帝这才赐了婚。
诚然,这些不是重点,重点在她与公子誉之间那纠葛不清的恩恩怨怨。倒也不能说是恩怨,而是皇宫之中素来会上演的精致戏码:静公主也有位亲哥哥,便是皇帝的第六个儿子应辰烨,只不过三皇子的光芒太耀眼,所以应辰烨便被埋在了这些光华之后了。静公主自然是希望自己的亲哥哥登上皇位的,所以对公子誉总是看不顺眼,偶尔便会挑点事情来,让他难堪。不过公子誉大度,不与她计较罢了。
而如今公子誉的这一巴掌,对从小在手心儿长大,从未受过任何委屈的应婉来说,简直可以用五雷轰顶几个字形容,所以必须得懵。不过懵过之后,她立马恍然大悟:公子誉便是存心与自己过不去的,他这巴掌是在耀武扬威,公报私仇,想让自己在所有人面前丢尽脸面了,若不讨点公道回来,她将来要如何在这个宫里立足?
于是她毫不犹豫的拔了身边的宝剑,打算给公子誉一个教训。她倒也不是想杀了他,只是想给他挂点伤口。她本是想这个世上无人敢躲她这一剑,只是她忘了她眼前的人乃是公子誉。所以,很显然,结果是刺不中的,不过这样一来,事情便有了质的升华。
皇子与公主们之间的矛盾,自然得由皇帝来处理,不过皇帝明显是偏着静公主的,说这事儿是个误会,让公子誉与应璃都不必追究了,更是严令奴才丫头们不准将这事儿说出去半句。
应璃本也是想着息事宁人,就这么罢了也好,公子誉么,本就是为了就她,如今被误会也全当做是自己被狗咬了一口,也不做任何计较。
只是静公主非要计较计较。
她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的,倒是觉得是皇帝偏了公子誉和应璃。于是又闹了一番,之后这事儿就成了众人皆知的秘密。
一开始,宫里只是有些闲言碎语。说静公主竟是这样心狠手辣的女人,连自己的哥哥也杀。再后来事情就变成了这样:说是如今三皇子是皇帝最看重的人选,六皇子应辰烨看不过,便仗着自己是静妃的儿子,公然刺杀三皇子应辰誉。
其实对于皇帝来说,所有的问题都是小问题。但是问题一旦牵扯到所谓的皇位时,便会再一次升华。不管这事儿说的是真是假,皇帝的心中都难免会有些猜疑的,毕竟这江山在谁的手上都没有在自己手上稳妥。
一时间,五皇子应辰烨和静公主都失了宠。叶涂一听,不禁喜上眉梢,觉得这的确是个退婚的绝好时机。
要说这叶涂,其实本就不是很喜欢刁蛮任性的静公主,只是奈何是皇帝亲自赐婚,他虽不是特别愿意,但始终寻不到理由来拒绝。如今这事儿,就恰恰给了他一个理由。于是第二日他就迫不及待得朝见圣上,让皇帝退了这门婚事。
皇帝知道这一次的确是皇家理亏,便答应了叶涂的退婚一说。
但是无论如何,叶涂也是官场经验太浅,有些心急了。
不管这事儿是谁理亏,叶涂都不该这个时候提出退婚,毕竟这让本就觉得没了面子的皇帝更加的没有面子了,他心中哪里还能痛快?而一旦让领导不痛快了,那真才实学还算个屁啊。
于是这事儿发生两日之后,皇帝便寻了个理由,撤了叶涂的将军之位,将他罚去城门当了守门的士兵。
公子誉虽然是很怜惜叶涂这样的人才,但是他也知道他的父皇是个什么样的人,倘若他现在要继续任用叶涂的话,必会与他产生隔阂,在如今这个节骨眼儿上,是万万不能的,所以为了自己的前途他也只能听之任之了。
再有便是静公主,她被罚去叔伯那边思过去了,而六皇子也因此被无辜的谴到了边疆一个鸡不生蛋鸟不拉屎的封地自给自足。不过,这些都得在皇帝的寿宴之后。
这之后又过了两日,皇帝算是冷静了。于是开始重新调查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只不过无论他将那日在场的丫头和奴才问多少遍,结果都毫无疑问的说明是静公主自己争风吃醋,与应璃委实没有丝毫的关系。若一定要给她定个什么罪的话,那就该是应璃在与公主聊天之时走神,算是大不敬吧。
而没对应璃起疑的关键就在她当时真的是想杀了应婉的,这就是应璃的英明之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