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回家(1 / 2)

加入书签

“请大家移步门口!”

  叶耀东他们听不懂,又看着人流往外走,就也跟着一起出去。

  等他们走到门口外面,门口红毯上面竟然已经有舞狮队在,还有边上坐着的唢呐队,看着更喜庆了。

  整个空气中也弥漫着虔诚与欢庆的气息。

  门口站了大片的村民,有的都是别村跑过来看热闹的,里三层,外三层,最外头的人都还不停的跳起来看。

  也就一会儿没出来,大家都没想到外头这么多人,不过想想也正常,现在能有几个村子祭祖祭的这么隆重,而且唱大戏都还唱7天,过年都没有这么热闹。

  这也是他们第一次看到这么隆重的祭祖仪式。

  这时,有人站在祠堂的最中间高声道:“时辰已到,现在举行祭祖大典。”

  话音刚落,一阵鞭炮声噼里啪啦响了起来。

  一对鲜艳颜色的舞狮队也站到祠堂前,他们手中的狮子头色彩斑斓,栩栩如生,在一众穿着灰扑扑衣服的人群当中格外的鲜艳。

  同时唢呐声跟锣鼓声也跟着响了起来,如同雷霆万钧,调动着乡亲们的情绪。

  舞狮队时而跳跃,时而翻腾,动作矫健有力。

  孩子们围在最前面都在那里欢腾鼓舞的拍手叫好,大人们也格外的兴奋,脸上表情激动,也都跟着拍手叫好。

  大家感觉过年都没有这么热闹,这几天把一辈子的热闹都看了。

  舞狮舞动了小半个小时,才停了下来。

  鞭炮声音再次响了起来。

  “请各位叶氏族人进祠堂!”

  说话的应该是请过来的先生,都是用的本地话在那里说。

  叶耀东他们听不太懂,但是也竖起耳朵,老老实实的看着,别人怎么做,他们也跟着照办,也跟着大家一起鱼贯而入。

  刚走进祠堂,就有人引领着他们按辈分排排站立。

  这时,叶耀东也看到了他们家族的庞大,满满当当站了都有好几百号人,祠堂的角角落落都占满了。

  连几岁的男丁都被带来,按辈分站在最后排,都站到门口去了,有专门的司仪看着。

  不过,也有的小孩别看小,但是辈分大,他身旁跟前面都有个七八岁的小孩。

  “各位来宾,各位宗亲,祭祖是一项庄严、肃穆的活动,请大家务必原地肃立,保持安静,不要随意走动。”

  “请佩戴好红花……”

  然后有人端着红色的托盘给他们所有人发放红花,让他们用别针别在胸前。

  “祭祖大典正式开始,请主祭人叶氏XX,陪祭人XX宗亲,请主祭、陪祭净手……”

  “请主祭敬香……”

  专人将檀香三支点燃递交到一个族老的手中。

  族老拿着大香,朝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作一辑后面对大家声音洪亮的说:今逢黄道吉日,我叶氏XXXXX先祖之子孙,举行祭祖仪式,恭迎列祖列宗前来入座,享用子孙香烛祀物。

  然后转身将香插入供案香炉内……

  仪式缓缓的进行着,庄重而又肃穆,所有人都笔直的站立着目不斜视,直视前方,竖起耳朵听着。

  叶耀东一群人集中的站在一处,他们就看着其他人的动作,仿佛提线木偶一般,给他们香就拿着,让他们拜就拜,让起就起,鞠躬就鞠躬。

  一上午,所有人都在不停的上香跪拜,叩首当中度过。

  没有人胡乱挪动,也没有人进出动弹,除了做事的专人来回给大家拿香。

  期间还有宣读祭文,宗亲代表讲话,仪式格外的繁琐又隆重。

  一直到中午,才将所有的仪式走完,外头的鞭炮声才又重新响了起来。

  然后锣鼓声也阵阵,一派欢欣鼓舞的热闹。

  祭祖大典一结束后,大家都笑呵呵的交头接耳的闲聊起来,刚刚一片庄重肃穆,一点声音响都没有,现在一下子热闹声都快想揭破屋顶了。

  大家陆陆续续的排着队往外走。

  而叶耀东他们一大帮人全部都站到边上去,让其他人先过,他们还要走到族老跟前。

  昨天来的时候已经说了,今天祭祖结束后,让他们先不要出去,先等在边上,族谱上面还要给他爷爷这一支记上一笔,把他们全部都写在他爷爷的名字下面。

  上族谱的时候,他都还伸着头看了一眼,他爷爷的名字旁边跟下面都空荡荡的,族老先把他阿嫲得名字给记上,然后才轮到他。

  昨天递完红包,他们就已经先将各自家里成员的名字写在红纸上,不会写的让人代劳了。

  此时也只要拿红纸确认一下,各自是谁,然后再把红纸上面的名字抄上族谱。

  等全部上完族谱后,他们集体又跪下来拜了拜,才算正式认祖归宗了。

  此时祠堂里面的人也少了,来去的都是在摆桌椅,上酒菜的。

  “可以了,你们全部都认祖归宗后,晚一点祖宗祠堂上也会摆上你们爷爷的牌位,以后你们要是百年之后牌位也能入驻祠堂,享子孙后代的香火了。”

  叶父他们三兄弟听到排位还能进祠堂,连他们以后都能进,还能享子孙后代的香火,都激动的很。

  叶大伯也笑着连连感谢,“多谢,这都是老天爷的安排,没想到五六十年了,还能认祖归宗。”

  “是啊,爹可以含笑九泉了。”

  族老也笑着说:“确实能含笑九泉了,应该也没遗憾了,听说他的孙子当中有的都还很出息,当官的当官的,挣大钱的挣大钱。”

  “咱们的根在这里,你们虽然出去了也得多回来看看,人家华侨都漂洋过海的回来,你们要是出息了以后也得给咱们的家族出份力。”

  叶父连忙点头,认领了当官的,挣大钱的。

  “一定,祖宗宗祠在这里,以后有什么事通知一下我们怎么都得过来,能出钱出钱能出力出力。”

  族老点点头,“那就好,你们先去门口看一下热闹,外头现在开始舞龙了,等舞龙结束后中午正式开席。”

  “从今天开始连续吃三天流水席,每天早中晚都可以过来吃,这都是咱们的族人出息了,没有忘本,赚了大钱特意回来回报家乡。”

  大家都跟着点头附和。

  “先去吧,难得这么热闹,等会儿吃完饭可以去戏台那边占个位,得提前两小时去,不然晚了凑不到前面的位置。”

  “好的,那我们就先出去了。”

  祠堂中间的空地已经搭了十张的桌子,很多菜都上桌了。

  他们没好意思在这里多逗留,毕竟还没有人入座,打算先去门口看看热闹先,毕竟舞龙也少见。

  这是真的下了血本,也是真的有钱,那些华侨肯定赞助的很多,舞狮又舞龙,还三天流水席,7天戏班子……太大手笔了。

  等走出去后,外面的喧闹声震天,各种的锣鼓声,欢呼声,到处一片欢声笑语。

  而沿着祠堂的那一条路上,已经从门口摆了几十米出去,全部都是桌子。

  按刚刚祭祖的人数看,光男丁少说都有两三百号人,这些男丁的各自家里人少说关联四五个,老一辈的生的多,连出嫁女都带着一家子回来吃流水席也很正常。

  还有本村的村民,虽然不姓叶,但是也是本村人。

  他目测外面这看着都有100多桌,来回几十个妇女在那里忙碌上菜,很多人都已经提前在桌子前占好位置了,边看热闹边吃上了。

  随着舞龙从门口渐渐的往村子里移动,门口看热闹的族老就招呼着大家往祠堂里走,去祠堂里坐着吃。

  这种吃席当然也讲究位置了,祠堂里头本身也只能姓叶的本家人才能进来。

  所以,现在这里头坐着的也是早上祭祖的那一帮人。

  他们一帮人跟谁都不太熟,昨天过来,虽然跟一些族老,还有他爷爷那一辈的亲戚认识了一下。

  今天早上他又厚着脸皮跟其他华侨搭话聊了一下,但是他也还没那么没脸没皮的凑过去跟人家挤一桌。

  所以中午吃饭,还是他们自家兄弟们坐一块,一桌坐不下就分坐两桌。

  最大的就是祭祖这个事,办了后他们一帮人也没啥事可干了。

  但是也没好意思立即走人,更何况最近几天村子里还热闹的很。

  他们也就留下来,像他爹大伯二伯他们三个除了看热闹,就是找村子里的族佬们聊天,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也不妨碍沟通。

  而他则一直找老海聊天说话,毕竟整个村子他就跟老海最熟,而老海又时不时跟那些华侨们在一块,连带着他也一直跟华侨们混到一块。

  一整天下来倒是熟络了一些,连他的鱼露跟打火机距离出口,八字都有了一撇了,接下来就看他争不争气。

  混熟了后,他也有些归心似箭,恨不得赶紧回去大干一场,但是这个事一时半会还急不来。

  他耐着性子跟着他们听听戏,泡泡茶,聊聊天,一下子天就黑了。

  而那些华侨们也只待到天黑,就又坐上了小汽车,一块儿出村子了。

  叶耀东他们倒是从头到尾满满当当的待了三天,连吃了三天的席,看了三天的戏,然后才心满意足的坐着村里头给安排的拖拉机出村子。

  老海来时的那一辆拖拉机,现在走时是拉着他自己一车的兄弟,有提前跟他们打过招呼了。

  离开时就不止他们一家子的人,还包括村子里一些也是临时被召唤回来祭祖的青壮年,所以村子里有安排车子送出来。

  第三天走的时候,拖拉机都拉了满满当当三大车的人一块出村子,等走在路上,又看到附近的村子也拉了两大车。

  周围的村落都相互通婚,亲戚一片连着一片,附近也有被召唤回来的也很正常。

  还好现在天气冷,大家挤一块倒是也不会难受。

  叶父坐在他边上小声的说:“没想到这么多人都在外面打拼啊,这三天流水席一结束,这么多人都跟着一块离开。”

  “正常,你没看走的都是年轻人?趁着年轻拼一拼,闯一闯,还能多挣点钱,而且看咱们这个大家族好像都还很团结,这些人好多好像都是在一块做事的。”

  “对对对,他们一些好像都是在一块儿做事,好像好多都跟老海一伙儿的。”

  “嗯,不用管,反正都是亲戚。”

  他们不会说当地话,当然是又隔了一层,但是论资排辈怎么也是亲戚,攀起关系来自然比外人好一些。

  现在都敢拼敢闯,以后肯定都差不了。

  叶耀东跟他爹随便聊了几句后就闭上眼睛,闭目养神。

  身旁的他大伯二伯也跟这自个儿子在那里闲聊着说话,其他人也都在聊天,气氛倒是热热闹闹的。

  他们这回是天刚亮就出发,等到达省城的时候,也不过才早上8点,正是街道上最热闹的时候。

  拖拉机没有给他们送到码头,而是先送到市里头最热闹的百货大楼门口,毕竟车上不止他们,还有其他许多人。

  不可能每一个人都送到目的地,只能送到最中心的地方,让其他人自己再要去哪里去哪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