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前期投资(1 / 2)
“这是蹴鞠?”
“不,我更愿意称它为——足球。”
一帮子人围着杨宗保:“可是要它干什么?”
“挣钱,挣很多很多的钱。”
“用这个?”
“怎么挣?”
杨宗保看着这些好奇宝宝:“以你们的智商,我很难跟你们解释。总之,照我说的话去做就行了。”
杨家大院里,自然是有些蹴鞠场地的。但是杨宗保看了一下,觉得太小。于是大手一挥,目标就对准了那种了草的千亩良田。
杨家农场的佃户们被发动起来,平整场地。很快。大大小小的十几个蹴鞠场地,包括观众席位,甚至还有许多宿舍,就建造完毕了。
这占用了杨宗保两天时间。
接着,杨宗保大发英雄贴,广邀天下英雄,只要你会蹴鞠的,来就行了,吃喝拉撒,有杨家大院给你准备好。除了这个,技术好的,通过考核的,每人五贯现钱,人人有份。
刘二狗几个被支使出去,到处分发小广告。英雄贴整个汴梁城的城墙也被贴的到处都是。
大宋朝,蹴鞠的规则和技术已经成熟,从皇室到官吏,再到黎民百姓,垂髫小童都喜爱蹴鞠。蹴鞠运动中心也从唐代的长安、洛阳移到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过百万的汴梁。
制球工艺也已经极为成熟:“香皮12”、“香包一套”、“熟硝黄革,实料轻裁”。“密闭砌体拼接,无露线角”,即球壳表面缝好后不是露线,称为里缝法。球的重量也有一个标准,“正重十四两”。
大宋朝不仅有专门的制球作坊和商业用球,甚至还有大量的足球品牌。
宋朝沿用了唐朝教坊司的办法,设有专门机构管理蹴鞠艺人,外交场合的宴会上通常都有蹴鞠表演。宫廷中的蹴鞠艺人平时在左右军中生活,遇到大型宴会,就按照节目表安排到场演出。
只是比赛奖励就有些单薄了而且还得是赢了的才有,“众以花红、利物、酒果、鼓乐赏贺焉”。
所以说大宋朝的蹴鞠基础,可以说是很扎实了。规则之类的,也很成熟。这很好。这样就有了操作空间。
杨宗保的原话就是:“一定要往大了弄。两天后,我要让汴梁城哪怕是一条狗,都知道。我杨宗保要搞事情了。”
刘二狗他们干的不错,两天以后,杨家大院就是人头涌动,都是来报名的。乌泱乌泱,上万人都是有的。
杨宗保也不失言。
杨家的佃户营村,本就空荡,住宿很方便。这些人,住了进去,非但不拥挤,反而平添了不少热闹。
吃饭的事情就更好说了。杨宗保也没指着这些个丘八手下做饭。开玩笑,他们做饭,能不能弄熟了,都是两说。
佃户里当然是有厨娘的,请了数十个,要求做一个月的饭,每人十贯的红包,乐的这些个厨娘眉开眼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