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借琴(1 / 2)

加入书签

千哉缓缓说道:三先生,听闻您要东行?

                  闻听此话,吕竹溪先是一窒,然后紧紧皱起眉头,周王与书院商议前往商国的事情除了书院的五位先生,再没有其他人知晓。千哉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于是,吕竹溪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千哉不做任何言语,他摊开右手手心,在手心里有三枚铜钱静静躺在他的手心里。

                  看到千哉手心里的三枚铜钱,吕竹溪顿时释然,自己的得意弟子所学的易经居然已经到达了这种高度,吕竹溪大感欣慰。

                  吕竹溪道:不错,你为何问起此事?

                  千哉看着吕竹溪的脸,犹豫半晌,最终才下了决定,道:我想随先生一起前往。

                  “为何”?吕竹溪不解问道。

                  话音刚落,吕竹溪瞬间就明白过来,千哉为什么想去商国了。

                  身处修炼之地,自身却不能修炼,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折磨,在这种长期的折磨下,千哉每天内心的压力是其他所能修炼的人无法理解的。他内心的痛苦和煎熬,没有人可以倾诉,因为在这里没有人跟他同病相怜,他显得像一个异类。这种情况就像是一个普通的石头摆放在一堆玉石里,自然而然的产生自卑。

                  这两年的时间,吕竹溪把千哉的所作所为看在眼里,这个少年很坚强,他没有选择逃避,也没有自暴自弃,这是值得他喜爱少年的原因之一。

                  千哉的性子,爱好,都很对吕竹溪的口味,还有千哉在他课堂上的那股专注的劲头,吕竹溪都很喜欢。少年在易经方面的天赋,是他生平仅见。所以在听到千哉想跟他一起去商国的时候,吕竹溪的心里有很多不舍,吕竹溪还想把他生平所学,和他所有的感悟都传授给这个少年,但是仅仅是因为自己的不舍就把少年强行留在书院,这个想法太自私了,书院的思想在于克己守礼,这个想法也与书院的思想相互违背。

                  吕竹溪长舒了一口气,看着千哉的眼睛问道:你想好了吗?

                  这一次,千哉的眼里只剩下了坚定,他看着吕竹溪缓缓点头。

                  两人陷入了沉默,一大一小两只眼睛无言相视,似要道尽这两年间师生的情谊,万般得不舍尽数化为无言,久久的沉默时间让二人抚慰这离别之痛。

                  许久许久,二人一言不发,所有的情绪都在二人的表情里显现,无言相视。

                  无言中,吕竹溪的眼眶红了,吕竹溪舍不得千哉这块璞玉,可千哉又如何舍得吕竹溪这位恩师……

                  ……

                  离开教学楼以后,千哉径直来到了后山,他朝着“泸沽湖”走去。

                  走到泸沽湖相隔老远,千哉就看到了一身白衣的念荷,这时二先生的学生已经散去,此处除她再无二人。

                  缓缓走进以后,千哉发现念荷正在闭着双眼冥想,千哉张了张嘴,还是没有出言打扰。

                  “千哉”正当千哉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念荷已经睁开了双眼,她转过头看向千哉,脸上不自觉露出微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