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第1232章(1 / 2)

加入书签

“有人才才会有企业,有企业才会有经济产业链,有产业链才会形成更强的活力!”

“现在超一线大市的生存压力不止是对人才不友好,对企业的友好度也在下降!”

“这些都体现在房租、高薪等等方面。”

“而我们汉水在这些方面是弱了,但也有不可否认的优势!”

“比如我们位居华中平原的中心,四通八达的交通,与邻近的大市往来呼应、比超一线大市更便宜的地匹、人力成本等等!”

“向书记!”

“我觉得我们最先应该考虑的动作就是两个,一是设立详细的人才引进制度,落户、子女学籍、家人的工作等相应配套的保障环节。”

“二是考虑划出一片地来建设成类似于硅谷或者工业城中心。”

“有了比超一线大市更低的人力、物力成本,那就等于有了竞争力!”

“俗话说得好,有了梧桐树,还怕引不来金凤凰吗?”

“好!”

向寒之重重的拍了一下手!

“你说得对!”

“你这两点说到了点子上、关键上!”

“这样吧,人才引进制度由你来操刀制定,然后市委常委会讨论完善。”

“工业中心地址我们先开几场会来讨论一下哪个地段成本更低、更快能拿出来,一切都以‘快’为前提!”

向寒之很简单直接粗暴,认可了陈力的方案计划后就直接以最快的进度去实施!

以他以前在苗州主政的经历来看,一个项目从提议到考查调研、再开会讨论,直到真正落实实施,小项目还好说,大一点的项目没个一年两年项目都不会落地!

再经过几年的建设进度,时间拉得太长了,项目完成就已经落伍滞后了!

这几年他研究过陈力的项目,那真是说在口里就要拿在手里,绝不拖延滞后,各方面进度跟上,结果的效率、效果那就不同了!

所以现在他对陈力的方案拿出来并且非常欣赏认可了,他就跟陈力以往的作风一样,说在口里就要拿在手里,要以最快的进度推行实施!

如果整个市委都用这种效率和工作方式去做事,还有什么办不到的?

人才引进制度,陈力跟几个政府副市长把草案用了三天时间来完善,然后由市政办对外做新闻通告宣布。

陈力还钦点了一个副市长饶兴伟饶副市长来负责人才的专管对接!

这也算是一个绿色直通车,由副市长全程对接解决问题,而不是由人才方面自己去找这部门那关系去解决。

工业园区选址经过几天的会议讨论研究后,决定定了黄柏区。

黄柏区离汉水主城区算是最远的区,在所有区中也是开发最少的。

开发最少在以往是劣势,但现在却成了最有利的优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