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炙手可热的“年货”(1 / 2)

加入书签

第537章  炙手可热的“年货”

        说起来,林为民当年在文研所学习结束后进《当代》,荣世辉是帮了大忙的。

        进了《当代》当编辑,荣世辉又成了他的领路人。

        后来荣世辉去了作家出版社,联系的倒是少了,但感情始终是在的。

        老荣当编辑当了一辈子,兢兢业业,经手的名著更是众多,他当编辑的风格跟很多同行不太一样。

        一般的编辑审稿子,通常会先挑毛病,觉得不合适,直接打回去让作者修改,或者干脆退稿。

        他则喜欢当伯乐,靠他的一双慧眼先找出书稿的问题所在,去动手替作者梳理书稿。

        《林海雪原》、《青春之歌》就是这样在他手中诞生的,对这两部经典之作他的修改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正是因为他的这种风格,也经常会得罪作者。

        初出茅庐的小年轻还好,被编辑改稿子,心里不会有什么负担,反而会高兴。

        碰上那些有名望的作者,多是心高气傲的酸腐脾气,就不乐意了,荣世辉最后落得里外不是人。

        不提去作家出版社的这几年,老荣在国文社当编辑时期做过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很多时候,稿件进入编辑部,编辑的过程中参与的人数众多,有一审、二审、终审,就跟法院给犯人定罪差不多,每审可能还有不止一人参与。

        等到作品发表、出版,成名了,争功者排着长队,但其实大家心里都是明镜的,可他却很少争过功。

        卫老太太说过,荣世辉是个出色的编辑,但做不了出色的领导。

        这话她说差了,去了作家编辑部,老荣临退休混了个副总编。

        从荣世辉家探病回来后的两天,林为民情绪有些低落。

        元旦前,林为民借着年终岁尾的借口,把几个退休老头儿叫到了东来顺。

        “老荣最近身体不好,今天咱们烟酒就免了,多吃点肉!”林为民说道。

        覃朝阳感叹道:“这岁数越来越大了,也就吃点羊肉好消化!”

        林为民瞥了他一眼,老头儿这是给他打埋伏呢。

        “你要是能吃饭斗米,肉十斤,我拜你为上卿将军!”

        蒙伟宰凑热闹道:“老覃,这小子瞧不起你,给他个教训!”

        牛翰骂道:“老蒙,我们这群人里,数伱最坏!”

        自从退了休,老牛同志彻底放飞自我。

        什么领导?大家都是离退休老干部,见面比的就是谁腿脚利索,谁吃饭不用人喂。

        荣世辉咳嗽了两声,看着老伙计们聚在一起斗嘴,脸上不禁露出几分畅快的笑容。

        颜文景问道:“世辉啊,你这个病大夫怎么说的?”

        “没什么,就是慢性病,天天得吃药,隔三差五去医院检查检查。”

        几人随意的聊着,铜火锅内的汤汁沸腾,羊肉下锅,片刻功夫便已烫熟。

        这帮老头儿们平时上了公交车得别人给让座,筷子下的比谁都快。

        连吃了几盘肉,颜文景先放下了筷子。

        “到底是老了,吃点就饱了。不敢再多吃了,你们吃吧。”

        牛翰筷子不停,眼神睥睨。

        这身子骨,不行啊!

        几人边吃边聊,大家聚在一起除了退休后的生活,共同话题自然少不了国文社和《当代》。

        国文社这种单位,按照古代说法,基本等于与国同休,现在社里不少的骨干和中坚力量都是“版二代”,几十年时间下来关系逐渐盘根错节,老同志们聊起天来就跟农村老娘们儿唠家常差不多。

        “那个谁谁跟那个小谁……”

        聊着聊着,大家就提到了《当代》八月发表的《尘埃落定》,几个月时间下来,这部小说已经有红透半边天的趋势。

        看到《当代》又推出了一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在林主编的带领下蒸蒸日上,几位老同志深感欣慰。

        “前两天这小子跟我吹,过两天还有一部大作要发!”荣世辉说道。

        其他几位老同志一听来了兴趣,纷纷问起是怎么回事。

        听说是程忠实六年磨一剑的作品,众人兴趣更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