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2 / 2)
二是抢种大蒜,还来得及;大蒜的价格,这些年起起伏伏,但不会亏本,若是碰上好行情,一亩地就能赚四五千。
这是经济作物的种法。
第三种就是赖人办法,栽树,最好是培育杨树苗,采用密植法,每亩能插扦8000株;这些年国家号召植树造林,树苗好卖,今年的杨树苗价格不错,竟然到了一块钱一颗;每棵一块钱就是八千元。
大家都看好第三种,因为林沐风是副镇,利用职务之便卖树苗,至少能卖一块五、两块,那就不错。
150亩,每年赚一百万,是没有问题的。
林沐风却否定所有的方案。
“各位,你们别忘了,我们是开公司,要有商业思维;你们已经不是农民,是青石实业公司的员工;你们说的第三种,栽树,我很赞同,但不是培育杨树,更不是培育其他树苗,既然大家都知道,今年的杨树苗行情好,我敢断言,今年栽培杨树苗的,成千上万户,后年的杨树苗,恐怕一毛钱一棵,都不好卖;我认为,培育老松树,才是我们公司的方向。”
林沐风一说,大家全愣住了。
徐晓青是从小在山里长大,对松树可是熟悉的很。
青石镇别的没有,就是不缺松树,据说,山上有几百年的老松树,可是没有一点用处。
这些年,国家号召开荒种地,很多松树,都被砍掉,当柴火烧。
青石镇的松树很奇特,没有一棵是直的,全部都歪歪扭扭,既不能做板材,又不能做房梁屋檩。
速生杨还能做三合板,歪脖子松树,一无是处。
徐晓青笑笑:“林哥,要是栽松树,青石镇多的是,千年松树没有,五十年以上的有的是,前几天我老爸派人又砍伐了一批,开荒种地;可是,我们栽培松树有什么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