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传播的威力(1 / 2)

加入书签

等胡编辑拿到报纸的时候已经是三天之后了。

        他迫不及待的赶紧看了一遍,  上面的内容都已经能背下来了,可看着创刊的第一张报纸还是很激动。

        报纸全部回来了。编辑部根据上面的要求做好备份,他们给每个机关部门都分去了一些,  也方便他们审查。

        除此之外,找了大院里的帮工用一上午的时间,  把报纸都给发放出去。

        田瑞的店里留了八千份,  可以随桌赠送,  等桌的时候可以看报纸。

        县里知道这事儿的人都挺关注的,  刘书记吩咐只要报纸送来了,立刻送到他办公室。

        刘书记早上来的时候就看见报纸了。

        秘书给他的茶杯里倒满了茶水就出去了,  刘书记端起茶杯,把眼镜从眼镜盒里拿出来戴上看报。

        刚看到,  就很满意。

        看来田瑞是请了能人了。眼前这个报纸不说是内刊,  还以为是报社的头版呢。他们的排版很规矩,字体大小和纸张也跟官方报纸用的是一样的,  一点廉价和拥挤的感觉都没有。

        刘书记是成天听广播看报纸的人,他阅读报纸早就成为了一种习惯。他一路看过去,上面错落排版,主版是田瑞家美食侦探,老师写的麻辣火锅,  把肉和毛肚在热腾腾牛油锅底里涮几秒开始吃,  唇齿间又麻又辣又上瘾的感觉,吃完出一身汗,  人很舒服。还有一些他在外省的见闻。写的趣味盎然。

        看完连刘书记都好奇火锅的魅力了,后面是一些本地县志里的一些杂文。大多是在特殊时期里,苦中作乐的一些经历。

        这些人都没受过专业的训练,写的东西就是大白话,  里面偶尔还夹杂了当地方言在里面。小故事一个个还挺有意思。尤其是县里的人大多都经历过那一遭。看见就忍不住亲切。

        其实本地的县志也是个宝库。当年有人牵头,所有人都可以写家乡的山水,家乡的历史和家乡的美食,县志出成书一共有三十几本,出版后也只有几套留落在外头,大部分都在县图书馆里。很多人都没看过。在报纸上又重新印刷出来,都跟第一次看似得。

        上面有一个美食是高大宝写的,

        写他下放到村子里,吃的最好的一餐就是泥炉小烤肉,取了点黄泥自己做出一个炉子来,上面把瓦片洗干净放烤肉。本来用铁网更好,但他们那会儿炼钢热。全村的大铁锅都给收走炼钢去了。只能用瓦片,先用专门拿一片肥肉蹭蹭瓦片的底。

        薄如蝉翼的肉放在上面翻两下变了色,马上就可以吃了,他们蘸芝麻酱蘸白糖,蒜末,韭菜花混合香的不行。他们一吃,全村的狗都跟汪汪叫,再没吃过那么好吃的烤肉。

        刘书记看完狠狠的喝了一大口茶水。往下压一压,大早上被馋到了。

        继续往下看,后面也都是他们干活时候的趣事儿,背面更是嚣张,直接说他们在县里夜市吃到的油炸糕用糯米裹着,炸出来又香又脆,里头还是甜软的馅儿。

        还有夸奖县里奶油冰淇淋的,每逢逛街必买,走一路吃一路,等最后吃光了,还要把脆筒吃完,就可以去另外一家了。

        刘书记还想往下看,报纸没了。

        上面的美食可真不少,又有外地游记又有本土风情。还有老百姓们在特殊年代苦中作乐的美食,一张报纸看下来,口水就没断过。

        刘书记看的赞叹不已。这个田瑞干啥啥行,从来没办过的报纸,现在弄起来比专业的还好看。市面上的还真缺乏这种以娱乐为主的报纸。

        民以食为天,不管什么时候老百姓总要吃饭的。美食最能勾起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错,真不错!

        刘书记一般会把看完的报纸放在一旁收起来,但这张报纸他却压在了文件的下面,打算处理完事情再看一遍。领导也是人,也喜欢看这种充满烟火气息的报纸。

        不光是他,报纸很快发过大半个县城。

        就连一些学者和有正式单位的文化人都惊奇,不知道啥时候县里办了一个报纸。就是漫不经心的看一眼。可读过两行之后,眼睛立刻就被报纸给牢牢的吸引。

        他们都是订阅过报纸的。等看完还想回味呢,甚至还把报纸带给老伙计们去讨论:“这个高大宝下到哪个屯子,吃的也太好了。”把烤肉用芝麻酱蘸白糖吃下去,想想都香。

        “我们当年就呼土豆,啥好吃的没

        有!”

        “这报纸挺好,你在哪儿定的。”

        “不是定的,是发的。要不是这个报纸,我还不知道咱县里有这么多好吃的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