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夺天地之造化(1 / 2)

加入书签

“谢谢。”黑衣人被拉了上来,捂着被冥界禁卫军刺穿的伤口,踉跄的站立起来,对蓝色半身裙女子说道:“兄弟,我就知道你不会丢下我,我为主人做了这么多,没想到最后还是被主人无情的抛弃,我算是醒悟了,主人是个只能同患难,不能同享福的人,我不想再为主人卖命了。”说完又吐了一口血。

                  “好了,别多说了,你现在伤的很重,跟我走,坚持住,我帮你处理一下伤口。”蓝色半身裙女子示意黑衣人不要再说话了,两只手带着黑衣人,一下子就消失在了将亮的夜色中,一切又陷入了平静,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么?”我看了看重伤的兀鹫,又看了看红衣罗刹鬼,我知道她是北京的地头蛇,在北京可以算得上是手眼通天,肯定是有办法救兀鹫的。

                  “他伤的太重了,想要救他,不容易。”红衣罗刹鬼知道我现在的心情,但是毕竟自己不是再世华佗,也不敢胡乱的夸下海口,兀鹫伤的这么重,全身骨折,内脏碎裂,要想救起他,着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气氛一度变得很沉闷,沉闷中透着一丝丝悲情,兀鹫是冥神的得力干将,我不知道该怎样向冥神开口,来告知她兀鹫死的消息。

                  “我知道哪里能救他。”这时候赤炎旱魃冷不丁的说了一句,打破了现场沉闷而又悲情的气氛,给在场的人重新燃起了希望。

                  “哪里?”我急切的问道,好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的宝贝稻草一样,仿佛要死的人不是兀鹫,而是我一样。

                  “北京风水眼。”赤炎旱魃缓缓的说道:“集北京城之龙气,夺天地之造化,重生兀鹫的全身骨骼五脏六腑。”

                  “小赤说的有道理,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一茬呢,不错,眼下看来只有这种方法才能救兀鹫了。”红衣罗刹鬼点了点头,赞同了赤炎旱魃的说法。

                  风水眼,是一座城市的命脉,大城市的风水眼,基本上都是龙气所钟的地方,传说只要有人能到风水眼,就能夺天地之造化,成永生之夙愿。

                  “可是城市的风水眼不止一处啊,风水眼也分正眼和副眼,副眼的龙气远远抵不上正眼,而且观龙脉走向,点群龙汇集之所,这都要用到堪舆之学说,可是我们这又没有会堪舆之术的人。”我无奈的说道。

                  “以你的人脉,还愁找不到一个堪舆大师么?”郑磊一语点醒梦中人,是啊,以我的人脉,这么多的兄弟,怎么可能找不到一个风水大师。

                  于是我快速的在脑海里搜寻着,看谁适合来干这活,思来想去,我只能想到一个人,王宇。

                  王宇是南方堪舆大师,在南方有着很大的名气,要知道,南方多出堪舆大师,而王宇能够力压群雄,成为南方堪舆大师中的佼佼者,他的实力可见一斑。

                  王宇在政界商界颇有名气,与上层人士交集颇深,也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不得不说,现在虽然平民百姓经过破四旧,都把风水堪舆当做是迷信,歪理邪说。但其实政界商界名流高官都是很相信的,甚至有些人到了逢事就问风水的地步,但是为什么要这么宣传呢,风水乃是秘术,要是人人都信,人人都搞风水,那岂不是人人都能高升当官?所以,这种东西只能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

                  王宇的能力我倒是不担心,我唯一担心的事情就是王宇生性放荡不羁,浪迹天涯,现在都不知道在何处。

                  这就是麻烦所在的地方,要想找到他的下落,何其艰难,王宇可是号称方外真仙,云游四方,谁知道他现在去了哪里,而且他心高气傲,恐怕不是一个电话就能请的过来的,得我亲自去他那里请他过来。

                  可是现在兀鹫已经危在旦夕,就只剩下一口气了,还是红衣罗刹鬼在用灵力吊着他最后一口气,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必须先想个办法稳住兀鹫的伤势,然后再去找王宇。

                  远水解不了近渴,吊气的东西必须在北京城附近,但是什么东西能暂时的吊住兀鹫的这一口气呢?我左思右想,只有一样东西能暂时吊住兀鹫的一口气,而且北京也有,那就是舍利子。

                  舍利子是高僧火花后留下的东西,是佛教无上的瑰宝,吞下之后能使死人复活,白骨生肉,但是舍利子乃是佛门至宝,吞下估计不现实,不过借用一下,镇住兀鹫的最后一口气还是可以的。

                  听红衣罗刹鬼说,在北京有一所寺庙,叫做灵光寺,那里供奉着佛祖火花后的佛牙舍利,十分稀有,而且那里有四位高僧大德,乐善好施,普度众生于水火之中,建议我们去那里造访一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