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不当亡国奴(2 / 2)
“要是我们不抗击,国家就亡了,我们不能当亡国奴,我们家里四个兄弟都上了战场,全部都战死了。卢沟桥事变之时我们村子自愿报名的人把广场都堵满了,村子里好几百年都没有这样的盛况了,村民们欢送年轻人上前线,我也是其中一个,后来村子被屠杀了,八百多村民都无一幸免,逃出来的年轻人都参加了抗日军队,后来几乎没有人回到家乡,在那时候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究其所以,就是我们不想当奴隶!”
“是啊!我们村子也是这样,那时候日本人来扫荡,搞了个三光政策,村子里的人都被杀了,我父母临死之前将我送了出来,并且嘱托我去参军杀鬼子,当我再次回到村子时已经燃起了大火,地上都是横七竖八的尸体,上至九旬老人下至襁褓婴儿都无一幸免,我那时才坚定了自己的抗日决心,我这是带着国仇家恨在战斗啊!我每杀一个鬼子,村子里的人就瞑目一个,当时我就是怎么想的。”
是啊!没有人想当亡国奴,七十多年前的那些人们也是如此,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去抵挡日寇的铁蹄,只因国仇家恨,只因国义气节,我们永远不缺英雄!之前是,现在是,未来也是。那3500万牺牲的军民向全世界证明了一件事情,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可以征服中华民族!
我满是敬意的看着这些喜极而泣的远征军士兵们问道:“兄弟,你们特地让我看到你们的执念,是有什么事情想请我们帮忙吧!”
“的确如此,有事相托,我们已经在这无人的野人山躺了七十多年了,实在是想念自己的祖国。你看,大伙死的时候还都朝着东方呐!那就是祖国的方向,我们也不奢求什么名扬千古,歌功颂德,只是想回到朝思暮想的祖国,这对于我们这些死在异国他乡的人来说是最好的礼物了。”几位站在排头的士兵诚挚的说道。
这也可以理解,可长眠于此的士兵足足有数万,得有多大的力量才能将他们带回家乡?我实在是不敢夸下海口,万一做不到那可就伤了先烈们的心了。
“如果这个做不到,那能不能前去缅甸密支那看看我们是营长,他就埋葬在那里,叫杨保清。当时我们进攻密支那时战况异常激烈,一天之内一个团三个营长阵亡了两个,十二个连长只剩两个,排级干部和班级干部就更别说了,伤亡惨重。攻占密支那时我们亲手将那些战死的战友埋葬,现在也不知怎么样了,之前他落下一件东西,现在我找到了,你给他带过去。”大概是觉得有些为难吧,那远征军士兵提出了另外一个条件,顺手递过来一张照片,那是情侣之间的合照,看起来真是郎才女貌,如果没有战争估计是十分幸福的一对吧。
“兴许我可以帮到他们!”杨芸微微一笑,好像是有了主意,可脑子也没有长在我身上,我不知道她有什么好主意。
“但说无妨。”我示意她直接说,不要卖关子。
“你知道赶尸么?”她神神秘秘的问道。
湘西赶尸之说,又称移灵、走影、走尸。属茅山术祝由科,也有说是属于苗族白巫术的一种,发源于湘西沅陵,滤溪,辰溪,叙浦四县。由于这些地区大多属于山地,车辆很难通行,所以才有了赶尸这一行业,一般在尸体未腐化时由术士赶回家乡安葬。
尸体一般都被披着宽大的黑色尸布,头上戴着一个高筒毡帽,额上压着几张书写着符咒的黄纸垂在脸上。这些披着黑色尸布的尸体前,有一个手执铜锣的赶尸匠。
赶尸匠是一面敲打着手中的小阴锣,一面领着这群尸体往前走的,口中一般都喊着:“尘归尘,土归土,人生一世好辛苦。僵尸僵尸跟我走,早回故乡下地府。”赶尸匠不打灯笼,手中摇着一个摄魂铃,让夜行人避开,通知有狗的人家把狗关起来。
尸体若两个以上,赶尸匠就用草绳将尸体一个一个串起来,每隔七八尺远一个。还有一种说法是说赶尸匠可以赶尸的原因,是因为用了苗家的一种草药,涂于中阴身的尸体口鼻处,便可在夜间继续如常人般的行走,但不能够说话和思维,而且能乖乖的听从赶尸人的指挥。
湘西民间,自古就有赶尸这一行业,学这行业的,必须具备有两个条件:一胆子大,二是身体好。而且,必须拜师。赶尸匠从不乱收徒弟。学徒由家长先立字据,接着赶尸匠必须面试。一般来讲,要看满16岁,身高1.7米以上,同时还有一个十分特殊的条件,相貌要长得丑一点。赶尸匠先让应试者望着当空的太阳,然后旋转,接着突然停下,要你马上分辨东西南北,倘若分不出,则不能录用。因为你此时不分东西南北,就说明你夜晚赶尸分不出方向,不能赶尸。
接着,赶尸匠要你找东西、挑担子。因为尸体毕竟不是活人,遇上较陡之高坡,尸体爬不上去。赶尸匠就得一个一个往高坡上背和扛。最后,还有一项面试,这就是赶尸匠将一片桐树叶放在深山的坟山上,黑夜里让你一个人去取回来,只有这样,才能说明你有胜任赶尸匠的胆量。这三关顺利通过了,你便取得了当赶尸匠学徒的可能。
中国人特别眷恋自己的乡土。不管怎样,叶落必须归根。客死异地的游子,本人的意愿一定要入葬祖茔;孝子贤孙必得搬丧回籍,亲友相知也都有资助此事的义务。而湘西沅江上游一带,地方贫瘠,穷人多赴川东或黔东地区,作小贩、采药或狩猎为生,那些地方多崇山峻岭,山中瘴气很重,恶性疟疾经常流行,生活环境坏到极点,除当地的苗人以外,外人是很少去的。死在那些地方的汉人,没一个是有钱人,而汉人在传统上,运尸还乡埋葬的观念深,但是,在那上千里或数百里的崎岖山路上,即使有钱,也难以用车辆或担架扛抬,于是有人就创行了这一奇怪的经济办法运尸回乡。也算是需求推动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