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噶玛上师(1 / 2)
我们告别了冥神,去追寻酒吞童子的踪迹。我们并不知道酒吞逃到了哪里,可冥神却早已去做了调查,此时酒吞正在西藏。得到这个消息后,我们火急火燎的赶往西藏,那里雪山遍布,山峦连绵,气势恢弘,很多人都说那里是涤荡心灵的地方。
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有着世界屋脊之称。这里地形复杂,大体可分为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北部是藏北高原,位于昆仑山、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间,占全自治区面积的三分之二。在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即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流经的地方,是藏南谷地。藏东是高山峡谷区,为一系列由东西走向逐渐转为南北走向的高山深谷,是著名的横断山脉的一部分。
一路上天呈湛蓝的颜色,没有一片白云,蜿蜒曲折的公路围着巍峨雄壮的高山,除了慢慢驶过的车子外偶尔可以看见进西藏的车辆和朝圣的藏民。
“ 黑色的大地是我用身体量过来的,白色的云彩是我用手指数过来的,陡峭的山崖我像爬梯子一样攀上,平坦的草原我像读经书一样掀过…”藏族同胞的歌声萦绕于耳,天空苍鹰飞过,一声长啸,如此美艳的高原景色。
铅云欲堕,漫野皆白。一行十数人蠕动在旷野雪地上,双手扬起落下,身体此起彼伏,寂静的山谷中响起了木板磨擦冻土的声响,混合着绵绵不绝的诵经声。
信徒们认为在一生修行中,至少要磕十万次长头,叩头时赤脚,这样才算虔诚。还有一种更为艰难的叩拜方法,有些信徒面向寺院,每磕一次,移动距离等于身体的宽度。这样绕周长一公里的寺院一周,约需磕头两千多次,叩拜者的手掌和膝盖往往会磨出鲜血。
这其中不仅仅有年轻人,老人,还有孩子。这让我很是震惊,这孩子只不过三五岁的模样,居然也跟着父母爷爷奶奶一起朝圣,这是一种怎样的信仰。除了在西藏,我没有在任何地方看到如此年幼的孩童如此坚韧虔诚的礼拜三宝。
“打扰了,你们要去哪里?”我朝他们招了招手,双手合十,有礼貌的问道。
“我们这是要去神山卡瓦博峰朝圣。”那队人停了下来,恭恭敬敬的说道。
卡瓦博峰藏语为“雪山之神”,传说原是九头十八臂的煞神,后被莲花生大师教化,皈依佛门,做了千佛之子格萨尔王麾下一员骠悍的神将,卡瓦博峰也由此成了藏传佛教的朝圣地。
“好呀,这是很不错的事情。”我看见这些高原红的脸庞上流露出的虔诚,不禁随喜赞叹道。
“是呀!磕长头是好事情,你要不要加入我们的队伍?”那领头的僧人手持转经筒,真心诚意的问我们道。
其实我心里是很想感受一下这几百公里一直跪下去是什么感觉,可有任务在身,不能跟其朝圣,于是相当有礼貌的拒绝了他们,目送他们继续前行。
这些人继续沿着盘山公路跪过去, 五体投地匍匐,双手前直伸。每伏身一次,以手划地为号,起身后前行到记号处再匍匐,如此周而复始。遇河流,须涉水、渡船,则先于岸边磕足河宽,再行过河。晚间休息后,需从昨日磕止之处启程。
西藏的天气变化的很快,阴晴不定,刚刚还是晴天,转眼间就飘起了雪花,我们的目的地是日喀则,这次旅行还是相当的漫长,黑夜即将来临,我们不得不减慢速度,下雪天谁也不想出问题,这山高路险,摔下悬崖可就得不偿失了。
“这扎什伦布寺里到底有谁?冥神要叫我们去哪里?”趁着晚上车速低,大伙开始讨论道。
“谁知道呢? 扎什伦布寺是中国著名的六大黄教寺院之一。它与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是西藏活佛最多的地方。”我看了看大伙,继续说道:“好了,你们继续睡吧,明天早上就要到了。”
一晚过去,我们已经到了日喀则, 如果说八廓街的千年转经路所环绕的大昭寺是圣城拉萨的灵魂,那么位于后藏第一大城市日喀则市中心的扎什伦布寺就应该算是后藏地区的心脏了。
清晨的扎什伦布寺静谧安详,大门前的广场上没有了熙熙攘攘的游客,只有一个个虔诚朝圣的身影。一次次虔诚的跪拜、一次次真诚的叩首,他们的身影比那尼色日山下得雄伟寺庙更为令人动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