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1 / 2)

加入书签

按照人头来算,她可以买六个孩子和两个大人的口粮,也就是一千斤。她之前去粮站换过粮票,所以知道粮食的价格,大米每斤是一毛七分五。小米每斤是一毛两分二,高梁米和玉米是每斤一毛一分,黄豆每斤一毛五,绿豆和花生每斤两毛。

因为是全国统销统购,所以全国上下一个价。哪怕东北是产粮大省,也是这个价格。

当然这是粮站的价格,他们自己种粮食,肯定不会要票。直接换成工分,然后折算成银钱,价格要比粮站低一些。

经过大队干部一天折算。终于算出工分数。

工值是0.547元,一个工等于十个工分。也就是说一个壮劳力拿十个工分,每天只能挣五毛四分七。

张秀花心下腹诽,怪不得这时候的农民总想当工人呢。要知道工人一个月工资少说也有二三十,比壮劳力挣得还多,活还轻省。

可惜她要教育孩子,没法进城当工人。

正在收拾杂物房,外面有人喊,让他们先去粮仓。

因为他们要花钱买工分,所以要先领粮食,这是为了有钱分给其他村民。

李建国和张秀花两个人浩浩荡荡往大队粮仓赶。孩子们去捡豆子了。昨天下了一天雨,他们歇够了,就想再去捡点儿。

到了大队部,许多村民都已经到了,正在排队买粮。

基本上家家户户的成年人都出动了。粮食那么重,肯定要壮劳力将粮食运回去。

李建国则是骑着自行车,张秀花坐在后面。到了地方,她从车后座跳下来,正好看到队伍末尾。那是一群年轻人,穿着打扮与村里人没什么两样,偶尔有几个还戴着眼镜。但张秀花一眼就看出来,这些人是知青。

为什么她会知道呢?因为她认识那个穿蓝色涤纶褂子的女生。

这姑娘叫周盼娣,也是她曾经的女老板。那是1992年,周盼娣生了个孩子,工作忙,没时间照顾,就请了她当保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