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人(1 / 2)

加入书签

杨怡珊私底下问她:“姜总究竟是什么想法?他履历好看归好看,但到底是真有实力还是纯粹瞎胡闹?”

晁昭昭上回一时兴起当着秘书室众人的面,称呼姜品西为二舅公的经过,全俱乐部都听说了。

杨怡珊也当了真。

当时还很是打趣了她一番,道原来她有这么一门亲戚,宰了她一顿饭才消停。

整个俱乐部仿佛经历了一场大地震,但始作俑者还像个没事人一般,在俱乐部招摇过市。

下午训练的时间,晁昭昭被同事通知到训练场候命。

正午过后,正是阳光最毒辣的时段,晁昭昭翻出了去年冬天去海岛团建时买的大宽檐的遮阳帽,又补了几层防晒,才同其他同事一起赶往训练场。

姜品西没发现晁昭昭离开时在生闷气,他处理完这几日出差积累的文件,见时间差不多了,就去找许仲平。

他之所以选择邀请许仲平到天城来共事,一方面,是他熟悉他,知晓他真正的实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许仲平的打法理念与他很接近。

想要用最快最节省成本的方法出成绩,那么每一步路子都得走对。

脓疮见血,不见得是坏事。

整治球队的第一件事,就是提拔青训。

球场上,正在举行着一场队内的对抗赛,球队里的非一线队球员中,根据上任教练团队存档的球员报告,挑选了一批实力较为接近一线队水平以及身体素质或者某一方面特别优秀的球员,分组进行对抗赛。

以这种仿真比赛模式,观察球员的天赋和基本功,发掘他们的长处。

球员们大多年龄不大,最大的也在20岁以下,脸庞稚嫩无比,除了少数几个,身板都比较单薄。

姜品西扫完一圈后,无意识地皱紧了眉头,许仲平一眼看穿他心里所想,乐呵道:“好苗子少。”

姜品西眉目舒展开,“老师怎么看?”

“虽然少,却也有。说说你看好哪一个?”

姜品西的视线在场内追逐了几分钟,随后指着其中一个个子高的男孩说:“他不错。”肩宽、腿长,下盘稳。

“上抢、回防速度快,敢下脚,确实不错,是个踢六号位的好苗子。”

“比赛经验少,下脚莽撞,动作不干净,重心习惯性地往左偏移,恐怕与差不多身材的对手对抗的时候不占优势,再增肌十斤看看。”

许仲平笑容里有几分欣慰,见他表情沉重,拍了拍他的肩,宽慰道:“这个最好的苗子你找到了,再看看还有没有其他适合做角色球员的。”

姜品西听懂了他话里的暗示,态度更加认真了几分,在场内搜寻。

角色球员相比顶尖苗子,更难挖掘。

难在他们不够出彩,大部分还有硬伤。但纵观国内外各个俱乐部的球队历史,没有任何一支球队的所有成员均由顶尖天赋球员构成。

天赋球员往往会有一个缺点——自我。或许这也是各个领域天才的通病。

他们往往几秒钟的灵光一闪,就能决定一场比赛的走势。这种人往往也是球队的核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球队的档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