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第20章(1 / 2)

加入书签

申时,绣球楼里已逐渐热闹起来,王庚领着明诚过来,挑了一个小角落坐下。

“表少爷可要乖,现在桌上的月饼、瓜果还不能拿着吃,要等大家都坐上桌了再拿,我去找小公子了。”王庚嘱咐道。

明诚难得乖巧的点头。

明诚今日随表哥,也穿着红衣。

用王庚的话来说,这样才看着像是一家人。

虽然明诚讨厌红色来着穿着像个娘们。

但表哥喜欢穿,那他只好忍了。

明诚看着一个个进来的人,他大多都不认识,很多都是今年的新生员。

他的目光搜寻了一下,还是没看到黄字小班认识的,他显得局促不安起来。

毕竟是过来蹭饭的,有点不好意思。

不一会一楼正堂里传来筝弦声,有姑娘登台唱起了小曲,明诚以往爱听,但现在表哥和王庚都不在,他没心思听。

杨稹此刻已被闵宝胥拉着去迎接知府去了。

绣球楼坐落在宝安街,他们要去宝安街口去迎接知府大人。

闵宝胥和杨稹去的早,申时初刻就去了,一直等了大半个时辰也不见知府的身影。

杨稹见闵宝胥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也不好问他到底请来知府没有。

书中不会写这些细枝末节的事,只提了一下会文宴,具体这一次知府来没来,他不知道。

杨稹是不喜欢等人也不喜欢让别人等的那种,更何况杨昭的小身板是多站一会儿都浑身难受的那种

杨稹白着一张脸,站在宝安街路口,一句话都不想多说。

闵宝胥见他的表情也不敢烦他,二人都耐着性子等着。

夏知府没有来,来的是杭一郎和夏知府的嫡长子。

不管怎样,夏知府没来,在座的人都显得很没精神。

意兴阑珊的是闵宝胥他们,杨稹不觉得有什么。

他们难受他们的,杨稹只负责吃。

说实在的,李夫人的手艺是真的不错。

杨稹喜欢吃甜食,李夫人的蜜汁樱桃不要太合他的口味了。

杨稹一口气吃了好几碗。

“表哥,你少吃点,留着肚子吃这些”明诚从怀里拿出一张之前跑堂给他的菜谱。

杨稹一眯眼,臭

小子还知道先藏一份菜谱。

“太白鸭和蒜蓉牡蛎还没上桌呢。”明诚小声说道。

牡蛎、花甲、蚌这些都是绣球楼的特色菜,杨稹还是挺期待的。

他期待的同时,又撑着下巴思量方才见到的那个年轻人,杭一郎,这名字太熟了,熟到他忘了只觉得这个人书中一定提及过。

在会文宴快结束的时候,夏知府来了。

夏知府虽只喝了几口酒,吃了几口牡蛎,但已让在场的人十分高兴了。

正好郑院将给新生员训话的事交给了夏知府。

夏知府沉着脸只说了一句“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在场的学生几乎都是少年人,这也是开封书院的一大特点,所接收的学生几乎是在九岁至二十岁左右。

司简衷知道夏知府是很务实的人,从知府以往喜欢的诗词就可以看出,所以在上次府试的时候,他写了一首歌颂养蚕人的诗。

眼看会文宴要结束了,桑律想让夏知府给留点墨宝。

便同他舅舅说了。

赵秀才忙让赵三赵四去准备,夏知府从二楼正堂下来,看到一楼大堂里摆放的笔墨纸砚立刻明白了。

红纸铺满了长桌。

赵秀才是个腼腆的人,好半天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杭一郎是个老好人,见状忙笑道“夏大人的字天家都曾夸赞过,赵秀才你有眼光,我见你家酒和牡蛎都很不错,我以前从未吃过,不如夏大人就提四海一鲜四字吧。”

赵秀才激动的眼泪都快出来了,忙道“多谢贵人,多谢大人。”

桑律看着现做的“四海一鲜”的牌匾挂上绣球楼一楼的正堂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忙了好几日,总算是圆满了。

江陵会文宴后立刻去找杨稹。

“先生,会文宴都过了,孤峮为何还未归来。”

江陵的眼眶红红的,他都一直在担心此事。

杨稹这才想起孤峮的事,“前几日我让门牙去找他的同乡问过了,说是应该在路上了,却也不知具体情况。”

江陵急了,“他不会出什么事了吧”

江陵说完捂住嘴。

杨稹只能借助书中情节来推测了,可他记得书中后面直接写到长公主的婚事,还一笔提了一下他那表哥

云琬和琉璃县主的婚事。

再之后正月天家下令礼部设恩科,二月恩科会试七七八八的没提孤峮,书中再提到孤峮都是次年四月府试江陵再次失利的时候了。

书中只说孤峮脸色少有血色,瘦了不少,变得寡言阴郁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