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第62章(1 / 2)

加入书签

杨稹四月二十五日启程回开封,这一日京中有很多同科来送他,还有很多很欣赏他的人也自发来城外送他。

云琬和琉璃县主自然也来了。

云琬激动的说道“表弟此行一路顺风。”

杨稹看向他“你是如何安排的”

云琬答道“我还在等吏部的文书下来,可能五月末就要去吴县那边做县令去了。”

“吴县好地方啊,江南气候也暖和,还是鱼米之乡。”杨稹笑道。

云琬笑道“我也觉得,到底是江南,比其他位置强,我大概五月中会回一趟开封,到时候再去拜访你了。”

杨稹点头,低声到了一句“保重。”放下车帘。

作别京中古道热肠的文士们,承统十七年初夏,杨稹踏上回开封的路。

杨稹一行在路上没半日,何子京骑着马儿追上来了,大老远的就笑眯眯的喊“先生先生”

马车停下,杨稹挑开车帘“你是要和我一道回开封”

何子京“我是来护送先生回去的呀”

何子京的小书童猛地翻白眼。

杨稹你个小身板能护送我吗

杨稹看破不说破,声色低柔道“那一起吧,也好有个照应。”

何子京听到先生的柔声,心都酥了全身上下仿佛轻飘飘的,好半天才红着脸“嗯”了一声。

明诚透过车帘,很怪异的看了这个大黄蛾子一眼,怎么感觉这小子红着脸看表哥的样子,格外的讨人厌。

开封书院自建立以来出了第一个榜眼,应该说是名义上的状元,不管结果如何,反正等待杨稹的是夏知府带着百姓为他接风洗尘,郑院带着学生和先生们去接他回书院。

无论京中是如何评价杨昭的,但在开封府的百姓眼里他就是传奇,十三岁半中举,十七岁金榜题名,连拿好几个第一,这样的事迹足矣让他们把他夸上天。

反正京中不捧他们开封府的人,他们死劲儿捧,一趟下来,开封百姓们送的东西都快堆满一车了

王庚和明诚都不好意思伸手再接了

开封书院里给杨稹升了职,俸禄也翻了一倍,涨到了二十两银子一个月,这比呆在京中翰

林院做修撰的俸禄还高啊

崽子们一路护送先生回来,一路眼泪汪汪、不知所措、惶惶不安、手脚无处安放等回了书院一群崽崽坐的端端正正,双眼炯炯有神,一点都不敢松懈

杨稹怎么气氛突然变得这么严肃了呢叫他很不习惯呢

杨稹想了好半天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才不让这群崽子既不惶惶无措,又能维持光辉伟岸的形象。

“你们好好准备,两年后的乡试我希望班上至少有四个人考过。”

杨稹的话音刚落,崽子们齐声吼道“遵命先生”

杨稹被吓了一跳,险些有点站不稳,这群崽子是他不在的时候被丢进军营去了吧一开口各个如虎啸龙吟

等等,先生刚才说两年后的乡试要过四个这个任务是不是太艰巨了点。崽子们突然反应过来,他们应下了什么难题,这也太难了。

杨稹回来以后,很多外班的崽子对郑院说要转班去杨稹班上

什么黄字小班要扩充人了崽崽们听到这个消息,集体怒了还吃飞醋想和他们抢先生,有没有搞错啊他们几个人都不够分呢

何子京摇着扇子“有两个崽子,当时还想转”

何子京话没有说完已被那两个崽子捂住了嘴“唔唔唔,你们干什么呀”

桑律和冯祈红着脸,这何子京哪壶不开提哪壶,谁都有迷茫的时候嘛,那个时候他们只是很迷茫而已,他们不信何子京没有迷茫过

“你们都行了放开小爷”何子京低吼道。

两崽子这才放开他。

何子京整理了一下衣裳,皱着长眉“都这么大的人了,还不会稳重点。”

“”

孤峮坐过来“对了,小八,你去京中有没有听说先生被抢状元的事儿,前几天外面传得沸沸扬扬的。”

开封府得到消息比较晚,这事儿虽然早发生了,但也是等杨稹快要回来的时候才在开封府传开的,此前他们听到的消息是先生中了榜眼,没想到前几天才知道状元和探花都被处理了。

何子京“渠知安和萧乾的事儿是被他们家族里的人花银子给压下来了,前段时间还在京中传得沸沸扬扬,后来也没人再传了

所以才隔了这么久才断断续续传到开封府。”

司简衷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难怪渠知安和萧乾的事突然没声了,也不说萧乾去哪里做县令了,也不说渠知安是回河间府还是去了哪里,就突然没声音了。

何子京摇着扇子“我说,你们最好别问了,先生确实够惨,我还特地去翻了一下历史,发现有科举史以来都没有发生这种事儿。”

诸位崽崽“”难为您还去翻了一下历史。

“所以说,你们从现在开始认真读书,等你们哪天有人去了礼部,做到了礼部尚书,再请给先生恢复殊荣吧也许多年以后时过境迁,先生也可能已不在乎这个殊荣了。”何子京收了扇子,撑着下巴说道,“但这种事儿先生当时的难受,可能我、你们、别人都无法体会吧。”

崽子们被何子京教训的,集体沉浸在哀伤之中。

似乎只有江陵发现了不对“要我们认真读书那你干嘛”

崽子们脸上的哀伤持续没多久,都看向何子京。

峮崽很认真的皱着小银眉说道“小八也要认真读书,将来回报先生啊。”

何子京“”

像他这种立志将不学无术进行到底的公子哥儿,他会好好读书他是会坐下来认真读书的那种人吗

可何子京不知道,可由不得他不学无术了

自从杨稹从京中回来后,一门心思潜心教育,科举已考完,功名也到手了,他不用再想其他的,只用考虑将这些崽子们培养出去。

崽子们开始了他们无比紧凑、刻苦的学习之路何子京这种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儿直接被累脱一层皮儿。

杨稹每日凌晨来叫崽子们起床,八个崽子天没亮就开始晨读,晨读完围绕书院跑一圈,跑完后回来天已经亮了,正好可以去食堂吃早膳了。

杨稹每隔三天训练崽子们一次八股文,每隔五天考崽子们一次策问,还设立了奖赏,写的最好的两个会有奖励。

除此之外,每隔半个月杨稹会带崽子们去逛街遛弯儿,或者去城郊搞野炊。

一个月之后,开封书院的外班崽崽们都能嫉妒到两眼通红了

凭什么他们学学学,黄字小班的就是学学玩

玩这也太不公平了吧

杨稹其实是在培养崽子们放松却也不会松弛的心态,这种心态在应试的时候很关键,尤其是对江陵和桑律这种心思细腻的崽子。

六月初一,明诚正式进入开封书院到黄字小班跟读,其实杨稹是想把明诚放到荒字小班去让陈先生先教一段时间的,毕竟他们这儿有规矩,自家的孩子最好是给别的先生来带,这样更好一点,可是明诚死活不愿意他就只好作罢了。

六月初六,杨稹带崽子们去城郊看荷花,玉山底下有个大池塘,在那边抓鱼看荷花应该会过得特别惬意。

杨稹让王庚把马车牵出来。

他们从开封书院启程去玉山脚底下。

到了玉山后,孤峮陪司简衷去侯府别院拿用具。

他们等了半个时辰,司简衷和孤峮带着人过来了,还牵着一只秃毛的狗子

司简衷的小仆从们将野炊用的东西摆上,桌子碗盘也摆上后便离开了。

因为来了一只奇怪的物种,崽子们很快都围过去了。

司简衷“他是大黄。”

柳瑜羡慕道“它好可爱可惜我爹不让我养狗。”

大黄

杨稹闻言看过来,果见那虎视眈眈的凶兽,警惕的看向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