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第65章 本书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1 / 2)

加入书签

杨稹收到秦阻雪去京中的消息,是在三日后,带信来的是一个老人,是秦阻雪的暗卫找的人。

“去京中了有没有说跟谁去的”杨稹问老人,那孩子真是不让人省心。

老人摇摇头,他只是来带话的,知道的并不太多。

杨稹能被秦阻雪给气死,那小崽子不会胆子肥到跟着太子爷回京去了吧这个憨憨是想急死他啊

怎么办怎么办杨稹急得团团转若是憨憨崽出了个三长两短

带话的老头看不下去了,忙说道“您也别着急啊,我看让我带话的人挺厉害的,飞檐走壁无所不能”

“”杨稹看了老头一眼,扶额,对王庚道“王庚,先送客吧。”

再让这老头说下去,估计能把官府的人引来了

事已至此,杨稹就算着急也没用了,只能看最近有谁要去京中,让他帮忙带个话吧。

杨稹也能大致猜到小崽子的想法,应该是想打听他爹的下落。

秦王死没死杨稹不清楚,但他知道京中一直有秦王的人,直到顾景初登基那些人都没有被彻底清除掉,但愿那些秦王旧部能保护秦阻雪吧。

对于秦王,杨稹是看不透这个人的,这个人的势力明明很强,强到别人猜不透的那种,这种人若真要反早反了,而且秦王要反根本不可能被天家发现。

所以说杨稹看不透这一点。

或者说前几年秦王造反的事根本就是天家找的一个想除掉秦王借口

想当初秦王在先皇死后,征战四方,夺蜀地,定北疆也算是千古功臣了。

秦王手上有多少兵权是个谜,这个从先生之死后文秦阻雪手中的兵力就可见一斑。

“表哥”明诚从外头冲进来。

“表哥你听说没有”

“”臭小子不知道他都三天没出门去了,能知道什么

“外面都在传,咱们北疆打起来了”明诚说道。

“不是一直在打吗小规模战役没有断过”杨稹不以为然说道。

“不是,不是什么小战,这次是大战北蛮王廷出动了,派了十五万人,已经打到榆林堡来了茶馆里都在传这个”

“北蛮

怎么就北蛮了他们不是很多年没动静了吗”杨稹突然坐起来。

他知道一直在北疆骚扰中原的是刺蛮族,与游散的刺蛮相比,北蛮是正式的王廷,这些年一直没有南下过。

明诚不清楚这些,他担心的是梅小川和梅小六的安危啊如果真打大战,最危险的是他们啊

要打大仗就意味着要征兵,若真打起仗来,看来开封府离征兵也不远了。

杨稹从王庚那里搞清楚了,在很多年前将皇子掳走的北蛮其实是刺蛮人和北蛮叛将组成的军队,总让人误以为是北蛮王廷。

不应该啊那个时候中原的军队被蛮人吊着打,吃了无数败仗,那么好的时机北蛮的哈腊王都没有挥师南下,现在怎么想着要打中原了他难道不知道这十几年间中原发展迅猛,人力物力都不是他能想象的吗

还是这个哈腊王老糊涂了

如果传言没有错,那就至少在一个月前北蛮已经在北疆杀起来了,看来应该是没有任何信号的突袭。

又过了几天,开封府内外来了许多难民,大多是从北疆边境逃难过来的百姓,从他们口中得知是真的打仗了,而且在一个月前北蛮军队进入次木堡,烧杀屠戮,战俘百姓没跑掉的一个没留

街上的难民有的还是孩子,还有缺胳膊少腿的,看着让人难受。

这些难民大多都是京中一带不收,才逃到开封一带来的。

王庚是年纪大了听不得这些儿,回来说给杨稹听,一直抹眼泪。

杨稹叹气,对王庚道“我们庄上还有多少存粮”

王庚很快明白了杨稹的意思,估算了一下“我们能拿出五十石的粮食,五十石面粉。”

杨稹“明日熬粥做饼,发给他们。”

王庚激动道“是,小公子仁厚神明会保佑小公子的,老奴立刻去办”

在杨稹让王庚施粥发饼的当日,福安堂的宋三姑娘也施粥了,还是肉粥

福安堂的实力,杨稹自然不能比福安堂直接拿出了五百石的粮食,不光施粥还分发了粮。

几日下来,宋三姑娘几乎快被奉为神。

比起福安堂这边,王庚这里虽然清冷,但也敬到了自己的心意与绵薄之力,便也无愧于心。

庚施粥当日,明诚、孤峮几个都过来帮忙,几人一直忙到了天黑。

虽然开封府对宋三姑娘的呼声比较高,但杨家也施粥的事儿也是有人知道了的,也有人特意过来来答谢。

也是因为突然爆发北疆之战,太子的亲事自然也被缓和下来了。

对太子来说也算是松了一口气,可是

九月初,三皇子顾景初请战北疆,此事一时在京中沸腾,三皇子有勇有谋,以天下兴亡、民生疾苦为己任,在京中的评价越来越高。

对太子的人来说,三皇子如果领了战功回来,太子以后在朝堂上更难说话了

本来太子因为身体不好,在朝堂上很吃亏,三皇子的犬牙处处借此争对,什么大事都轮不上太子来参与,这些年拥护太子的人都是被人压着的。

他们很清楚,北疆的战事关乎存亡,是必须要解决的,但绝不能轮到三皇子来解决。

太子的幕僚们“老三若领了战功回来,咱们在朝堂上都得听他的了,所有好事都会让给他,这个只会滚雪球越滚越大所以不能让他去。”

“确实不能让他去否则百姓对他的呼声越来越高,会成为隐患,太子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