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第八十一章(1 / 1)

加入书签

戚氏到宁睢来也不只为着见嘉玉,以如今的身份地位,承焕要想娶嘉蕊,既不能丢了身段,便少不得还要有文成侯那边儿来保这个媒。出得萧府,叫一上顶轿便往侯府赶。

到侯府时主子们自是歇下了,管事的嬷嬷知道戚氏是文成侯夫人李氏的远亲,安排下住宿也没往李氏那里报。到得第二日,李氏才见得戚氏,两人这才说上了话。

李氏养尊处优惯了,于府外之事知道的甚少。文成侯家又是没落的家族,越发的不关心朝廷之事。可戚氏却找不到更可靠的人拿主意,只好来寻了李氏。

“婶儿,这事儿本是万难开口的,可我担心着,族里好些个子弟与他走得甚近,怕他这一举,给家族带来厄运。”

李氏摸着手上的佛珠串,阖了阖眼,叹得一声儿,说道“谁瞧得准将来的事儿。邓氏一族经历这些年,也不敢再出头。他若真有这样的雄心,不怕族里没人应他,只怕路难走得很呐。”

戚氏一头烂额,谁不想出人头地,可也得看人不是,摇了摇头道“再是荣耀也是上辈子的事儿,不留恋是假。这辈子他若还想拼出个天地,我也不是不支持,可我总觉得不是时候。”

李氏抬了眼,看得戚氏一眼,道“你是个聪明的。这事儿我会告诉侯爷,看他如何打算。江东这地界儿上,可不是北边,且不容易。”

戚氏会意的点点头,道“那人是死忠,可也敌不过周围人的劝说,再者,如今咱们两家已是儿女亲家,再没有坐山观虎斗的道理。我想着承焕年纪也不小了,若能再亲上加亲,岂不更可靠”

李氏转了佛珠,心里盘算着这几年的事儿。美女、金钱从来没打动过那府上的人,邓家能结上这门亲还是因着萧大小姐顾念她当初对待赵氏的一番情。萧家二房那几个女子,她见过,几个没爹没娘的孩子倒是表现得颇有家教,足以可见,萧家大小姐是有几分能耐。这么个女子竟让皇家许给了一个客卿,再是封官加爵,也摆脱不了那低微的出身。她就不信,萧景山和萧凌珩在这事儿上就一点没觉得受委屈。

热脸贴了冷屁股,忠心被

作驴肝肺,她就不信萧景山如此沉得住气。李氏冷笑一声儿,道“若只是想利用一番,结个亲也没所谓,不过是个二房的庶女,到时真有什么事发生,一个出嫁的庶女还能翻起什么浪不成。”

戚氏皱了眉,她是真心想结亲的,若真发生了那样的事儿,既是亲家,她对萧家也不会撒手不管,便是不能万全,保得一个是一个便好。便是最坏的打算也不过是个失败,她也不会将萧家牵扯进来,以萧景山对皇家的忠心,皇家再不会把他怎样,大不了就是丢官二字。她再没想,李氏竟是如此的心肠。

可无论如何,萧大小姐待她这样好,戚氏还是想结下这门亲。

李氏转念之间,轻声说道“入秋了,再有什么宴席便让她姐妹几个过来,你带了承焕过来,到时便见机行事吧。”

戚氏点了点头,也只好如此了。

嘉玉把杨三郎和戚氏的事儿放心上,为着的却是那时杨三郎救了嘉清一命,又觉得戚氏还算是个知礼识节的人,便没作其他猜想。便是在公孙良面前,也不过随意提上一句。

不想公孙良听了,还意味深长地与她研究起来。说是杨家虽然如今地位不高,可都是些能拼上进的人,指不定以后就尽黄腾达了,交往着总是好事。

提起文成侯时,公孙良不禁皱了眉,这家可不是什么好的。当初他是没在意,也没想过往朝廷这趟浑水里钻,可如今真计较起来,嘉清这门亲却是极不好。

他不在意嘉清会怎样,可终究是嘉玉的亲人,他再不能让她因着这些人的离去而伤了自己。所以只有一个一个去保全。

“你为何看好了邓家”

嘉玉看着桌上新画的宅子图,心不在焉的说道“江东这地方,地位高的看不上嘉清,低位低了我自然也不乐意的。文成侯夫人与母亲也算有些交情,看在母亲的面儿上,待嘉清应该会不错。”看在她母亲的面儿上,也就是看在赵氏的面儿上,平常人若能攀上这门亲,也算不错,侯府毕竟不如当年,如此也算得门当户对,甚至他们不有攀附之嫌。

公孙良听后没作回答,心里却回忆着上辈子的事儿。想不起来细节,可结局总是不太好。

公孙

良的宅子一天天也有了样子。也不知公孙良从哪找来的人,工钱省了不少,做工却是精细。如今正在造游廊,怕是得有一月才能造好。嘉玉便是想操心,也不大懂土木建筑,只看着好就成了。

曼凝却给她支了招,说是那宅子靠山面水,周围多竹林树木,虫鸣鸟叫的听着虽是悦耳,可蛇鼠纹蝇也多,得在屋四周撒上些药粉,一月一次,保管再没这些为患。再者又是处在半山腰,江水扑面而来,潮湿是一定的,防虫的药粉得有,防潮更是重要。

嘉玉没想过这些,一来这些事儿都是映溪映菱两个在操心,二来她觉得不过离萧府二三十里的路,哪会差别这样大。可自去得那边儿一次,她便深切感受到了,空气中扑面而来就是湿润的感觉,柜子里若没个防潮的,衣物还不知得发霉成什么样子。

又把院子里的花草搬弄了些过去,让花匠们先布置着。听花匠们说有些花草倒是能起到净华的作用,甚至还有防虫的,便又多搬了一些。

嘉清几个也随了嘉玉一块儿去,看得那些个房屋建造,回府后就想着要送些什么样的乔迁礼给公孙良。

“二姐,你绣工好,咱姐妹几个不若送个屏风过去,我瞧那正厅里那个楠木屏还不错,若配上好的绣案,定会增色不少。”嘉可在几姐妹中算得上最会作画的,若是要绣个屏风出来,她还能出得上一些力。

嘉杏捏了线正在绕线团子,听得嘉可提议,便道“咱们可是四个人,就送得一张屏风,礼是不是轻了些”

嘉蕊在几姐妹中算是拿不出什么手艺的,只笑道“我看大姐夫倒是不在意礼轻礼重的,总是咱们的心意就成。我想着,四姐作画是没问题的,二姐刺绣更是一绝,三姐的行书也算得上不错,咱就送上一副八扇的屏风绣和八对儿窗花纸如何”

嘉清穿针引线,抬眼看得嘉杏几个,说道“窗花纸倒是容易的,四妹妹作画,三妹妹提诗,我与五妹妹便打九个如意结。”一边儿说着话,一边儿让嘉蕊帮她绕线团子,又说道“我瞧那屏风架子着实不错,整整八块,真要想绣个好的,可得些时间。入了秋就得备着冬衣,三妹妹给你婆婆做的衣

服鞋袜可都做好了”

嘉杏脸一红,说道“正做着。只怕还得给那人做双鞋子。”

“对啊,如此一来,咱们想要把那屏风绣好可就不容易了,还得备着大姐的新婚礼,大嫂的满月礼,我担心咱们时间来不及。”嘉清担了大头,可没其他几个妹妹帮忙,这八扇的屏风可得绣上两三个月,那便不是乔迁礼而是新婚贺礼了。

嘉杏却道“我这边儿的事儿少了,他那双鞋子再推推也是可以的,再不能误了这个的。”

既是如此说了,几姐妹便定下了主意。

嘉玉回得屋子,看几个正做着绣活,便也坐了下来,看着嘉清刺绣。嘉杏突然抬起头,拧眉看着嘉玉“大姐,你可有你婆婆小姑的尺寸,衣服鞋袜什么的,总得做一身儿。”

嘉玉看得几个妹妹一眼,道“我还没问呢,婆婆是没有的,估计会有个小姑,就不知道人在哪。”

“听说,她根本没回山上去,去了哪也没说。”嘉清是把虞微当了姐妹看待的,可越到后来虞微越疏离了她,也不知是何原因。虞微离开了萧府后,她还特意让人去山上打听了,却没打听到虞微的消息,应该是根本就没回过山上。

这事儿她不敢说,她也看出虞微与她大哥之间那点儿眉眼相传的情意,可嘉玉不在就是大嫂当着家,这事儿怎么好说出来,别说大哥,就是对着爹她也不好提起。这是嘉玉问起,她便说了出来。嘉玉实是不知情,一听虞微没个去处,心里便一阵打鼓。当初虞微离开,她算是支持的,半句挽留的话也不曾说。若真出了什么事儿,岂不是对不起公孙良

映菱在门边儿向嘉玉打了个眼色,见得嘉玉出来,附在嘉玉耳边说道“云姨娘怕是不好了。”

嘉玉蹙眉看向她,问道“怎么回事”

“人已经晕过去几次了,回回救过来都没见她有生的期望。药也吃不下去,就那样躺在床上,眼睛直盯着淳儿撞死的那根柱子,也不知在想什么。”

想什么想什么也该先想着自个儿还有个儿子。这云桢果然是个扶不起来的,都生下儿子了,却还一天天活得糊里糊涂的,一个不把她当回事儿的姐妹到底在她心里重要些还是

儿子重要些

嘉玉又问道“大少奶奶那边儿怎么说”

映菱拉了嘉玉出了厅门,站在廊下,低声回道“大夫请了,药也抓了熬了,连大少奶奶自个儿身边最得力的嬷嬷也派出去看着喝药了,云姨娘却还是那副样子。大少奶奶没法了,让身边儿的丫头过来告诉与我,问你该如何是好,要不要报给老爷知道。”

报与不报,估计没多大区别,她爹完全不在乎这个人。那几回到她房里还不知是淳儿使了什么计,再后来怀上后虽是给了院子,却是再没近过身了。嘉玉思考得片刻,说道“明儿等爹回来,还是告诉爹吧。我一会儿也去看看。”

大不了是个姨娘,生与死都不重要。可嘉玉还是存了善心,想去开导她,若真能说通,于四弟也是好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