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第八十五章(1 / 1)

加入书签

原是说秋分时节便要摆的宴,因着三王子一事是拖了再拖,眼见着就要立冬了,戚氏被元焕催促得有点儿急,又往文成侯府走了一趟,这才定了立冬后的第三日,把宁睢县的几个官家女子邀至家中聚上一聚。

曼凝如今已经进入待产期,全天都有产婆稳婆跟着,嬷嬷也不敢大意,走哪都扶着。这样的聚会自是能不去就不去的,便叫了嘉玉几个,嘱咐了几声儿,又拉了嘉玉的手低声道“你是习惯了这些的,再不必我来叮嘱什么。可我瞧着,这次必是要为谁相看,若你没那个心思,可得把那两个看好了。”

那两个指的自然是嘉可和嘉蕊,她俩个在嘉玉的眼里都还是孩子,哪里开了窍,再不会这么早就定了亲。原先嘉清那时就是急了些,这才没看清楚,那邓文衍人长得不错,人品却还差些。也因着这个事儿,嘉玉自觉有愧于嘉清,越是加倍的对嘉清好,便是杜姬平常有个不规矩的,她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文成侯府虽只请了几家的女儿,可人却还是多,嘉玉几姐妹到时,小楼上稀稀落落的倒已坐了七八桌。底下又搭了个小戏台子,正有戏子在上头唱着两世姻缘。

原就是唐氏迎了她们进来,这会儿指了桌子给几姐妹坐下,又拉了嘉清的手说长道短。

“立冬那日竟下得那样大的雨,怕是好几年不曾这样了。”嘉清抓了瓜子儿在手里一颗颗剥开放在面前的小碟儿里。

嘉杏看着戏,又因着开哥儿大了些,再不能拘了他在身边儿,吩咐了丫头看紧了,便由着他满园子跑去。这会儿听嘉清说到下雨,便道“这个冬日怕是比着往年更冷些。我给开哥儿的袄子铺的棉花也比往年厚些。”

可不是下了大雨,那日昭帝带了文武大臣往北郊祭祀,还没进行到一半,天下大雨,若非内官们准备充分,昭帝还不定被淋成什么样子。可就是准备得这样好,也还是受了寒气,回了宫便发起病症,原就因着三王子伤了身,此时再受了风寒,更是雪上加霜,第二日硬是没起得来床,连早朝都没上。

这可是昭帝头一次不上朝,早前有个头疼脑

热的也没做出不上朝的事儿,可见这次是真伤着了。皇上龙体有恙,百官便失了中心。勤政殿里一群人叽叽喳喳闹个没完,该决断的事儿没一件能有人拿定主意。

可更没想到的是,这一连三日,皇上的病情却更加重了,一日里沉睡的时候越来越多,太子整日的侍疾在侧也不见好转。

这些事儿封疆大吏自然是知道的,可倒底还没传得人尽皆知。百姓的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

就在嘉玉几个聊得正在兴头上时,开哥儿满头是汗的跑了过来,红丫头跟在身后喘着粗气儿也没跟上,等进得前来,开哥儿抱了嘉杏的手,懒在嘉杏怀里直嚷嚷道“大三姐,我口渴。”

嘉杏递了温水给他喝下,摸了开哥儿的头,轻轻一拭便是一手的汗,还没来得及说什么,便听开哥儿偷摸着说了句“哥哥在后园里等着五姐姐。我得去告诉五姐姐。”说着便作势要往嘉蕊那儿走。嘉杏笑得一声,拉住他道“瞧你这身汗,五姐姐可最不喜欢了。”

嘉杏与嘉玉坐得近,开哥儿便在两人中间,说这些话时正被嘉玉听了个正着。嘉玉看得一眼嘉杏,指了开哥儿一头的汗,说道“内衣怕是涅了,去给他换一件,这涅衣服穿着只怕风一吹就得病了。”

嘉杏闻言,看了四周人虽多却没人注意他们,便牵了开哥儿的手往后面暖阁里换衣服。引路的丫头正看戏入了迷,被红丫头一叫,脸上显得是有点不乐意,红丫头便往他手里递了几颗兔丝糖,这是萧府独有的,别府里且没人有那手艺。那小丫头脸上虽还不舍,倒底引了她们去暖阁。

进得暖阁里红丫头又请那小丫头去打热水,等那小丫头一出得门儿,她转身便从袖袋里取出一个荷包,只在嘉杏眼前那么一亮,又收了回去。嘉杏脸上仍是堆了笑,取来巾子给开哥儿擦头,外门外扫了一眼,问道“谁告诉你的”

开哥儿见嘉杏没作生气的样子,窝在嘉杏怀里,却又隐约觉得自己闯了祸似的,慢慢吞吞的说道“是个丫头说的。”嘉杏摸了开哥儿的头,缓声道“这些话再不能信的,若有人给你东西,你也不能接,这是坏了规矩。”

开哥儿还小,

且不懂这些。听得坏了规矩,也只点了点头,又跟着嘉杏出去楼上看戏。这会儿不管演的什么,嘉杏却是没有心情再看了。坐下身与嘉玉对视一眼,轻轻摇了摇头。开哥儿哪是坐得住的,才吃了嘉清给他剥好的瓜子儿,又跳开了。嘉杏忙对红丫头道“看住了。”

他一走开,嘉杏便借着侧身之时,轻声说得两个字儿五妹。

原来真的是有人盯上了萧家姑娘。只是嘉蕊难得出府,哪会认识什么哥哥,不禁锁了眉。这会儿她是怎么也没想起来嘉蕊曾说的见过戚家兄弟,心里把文成侯这边儿的子嗣通通拿出来排了一通,恁是没个合适的。又惊道,难不成还不是文成侯本家的这哪里使得。

直到席结束,嘉玉也没让嘉蕊离得视线一步,内院里这些荒唐事哪有她不知道的。唐氏是知道事儿的,心里也是着急。原是想着两人能在园子里不期而遇,文成侯府便可以此为由探探嘉玉的口风。最好不过就是能出点儿什么事儿,再闹开了,满院子里的夫人小姐都在场,到时还不得她们说什么就成了。

元焕没个功名在身,出身且不高,李氏应了戚氏的请求也是看准了杨三郎是个能拼能搏的。邓府眼见着越发的败落,外头光鲜内里却实是个空壳子,族里没个能立起来的后辈,倒是杨三郎这个远房还有几分拼劲儿。若真给他把邓府的几个子弟给带出来了,往后邓府指不定还得仰仗着他。

邓府原先与萧府结的这门亲便是连哄带骗的,若不是面子上还有那些个光鲜的东西罩着,萧景山哪会同意。戚家的身份更是不止低了萧府一等,再想结亲便不是易事。若真明着来说,不用说到萧景山那里,嘉玉一句话就给她回绝了,再没转寰的余地。若来硬的,指不定还能出一线之机。倒不想嘉玉那丫头去得一趟京都,眼力劲儿更好了,再没得着任何机会,如今只怕还是得明着说出来。

宴散后唐氏便独请了嘉玉去自个儿的房里说话。嘉蕊是萧府二房那边儿的庶女,没爹没娘的,这样的女子嫁进家来还不是由着婆家揉搓。萧景山疼惜这些个后辈,陪嫁自然也不会少。想来想去,再没有更合适的。虽说年纪还小

,也是这一桩才最是要紧。她不知道杨三郎那些事儿,只想着再等上几年,元焕也该博出个功名了,到时成亲可不就正好。

唐氏拉了嘉玉的手,倒是久久开不了口。嘉玉却由着她,面儿上淡淡的笑着。唐氏见嘉玉倒能稳得住,只好开了口道“上回花宴时,你可见过侯爷夫人娘家那个远亲,姓戚的”

倒不想是姓戚,嘉玉便道“丰县的”

唐氏见嘉玉竟是知道的,心里觉得也许有点儿谱,便道“正是。她家有个兄弟,叫戚元焕,翻了年就十六了。是个精壮的小伙子,侯夫人瞧着人不错,想与他说合一门亲。”唐氏停了一下,看得嘉玉的脸色倒也无异,便又道“侯夫人说了,看来看去啊,哪家的女子都比上萧家的,虽是年纪相差大了些,也不打紧,再过得几年元焕有了功名,五姑娘也该及笄了。”

嘉玉心里细细思量着,女子嫁人便是得了第二回生命,嫁得好与不好哪是如今就看得出来的。侯府看起来够光鲜了,可嘉玉去得一趟京都才慢慢品出来,什么叫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嘉玉没说应,也没说不应,出了侯府门,外头萧家的车马已等了些时候。嘉玉从来是一个人坐轿,这回却叫了嘉清过来。细想起来,嘉蕊出门也只一回,便是与嘉清去庄子上那次,莫不是那次出了什么事故

嘉清上得车来,看嘉玉脸争不大好的样子,便猜想着是不是侯府出了什么事,问道“她说了什么”

嘉玉不提唐氏说了什么,只问道“那回你与五妹下庄子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那件儿嘉清却是没放心上,细想片刻才道“上山时嘉清与我掉进了坑里,是被邓家来的人救上来的。嘉蕊崴了脚,有个叫戚什么的,我记不起了,是他给嘉蕊治的脚伤。”

“糊涂”嘉玉着实是生了气,再不想不家这样的事儿发生,那戚远焕大概就是那个时候瞧上了嘉蕊。嘉清听着嘉玉语带怒意,却不知其中关节,再没往邓家居然会一点消息也不给她就往嘉玉处给嘉蕊说亲上面儿想。

嘉玉沉了沉气,道“那人看上嘉蕊了。”

身份低却不是最紧要的,嘉玉却是知道戚家,养了一儿两

女,大女儿嫁的是杨三郎,平日生活都困难,娘家也没能力补助,这样的人家,嘉蕊嫁过去还不知得吃多少苦。她虽觉得戚氏是个不错的,可也没到要把自家妹子配与她家的程度,想都没想过。

回得府中,嘉玉躺在榻上,手支了头,合了眼气得连心口都是疼的。这文成侯府的人办事真是太过了,若不是她留意着,他们难道还想霸王硬上弓不成原就觉得嘉清已是吃了亏,再把嘉蕊送进去,他们是当萧府好欺负不成

嘉杏哄了开哥儿睡下,进来看得喜玉这个样子,知道唐氏是说了什么,便坐到嘉玉身边,正想开口,便听嘉玉道“瞧上五妹的不是邓家,是戚家。”

嘉杏听得这句便有些懵,戚家难不成是因着蕊儿接待了几次那叫戚氏的妇人,便被瞧上了可她是不知道戚家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家境,但看嘉玉愁苦的样子,便道“大姐觉得不好吗”

嘉玉没有一口回绝的原因不是因着唐氏话说得好听,只因着公孙良曾说过,与戚家多走动只有好处。她便是因着这句才犹豫了。现在却不知该如何是好了,只道“再想想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