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第133章(1 / 1)

加入书签

燕亡国不到两年,以刘鹄和杨天忠为首的起义势如破竹,占领了燕国全境,把燕国皇室圈于北方一处极寒冷之地。而刘杨之间也开始了一场为期半年的争夺之战。

在这场战役中,杨天忠聚集了以公孙良、萧凌珩、戚元焕、李承锐等智勇双全的人作为他的左膀右臂,一冲向前,无所阻拦。在以桐县为中心的大后方,又因有何兴武、萧嘉玉等人为其筹备军粮,使其没有后顾之忧。

刘、杨之争已接近尾声,刘鹄因狂妄自大、疑心太重而失去了勇将,失去了称霸的机会,被杨天忠以前后夹击之势围困于宁睢以东的怀县。

这是个三面为山一面为水的小县,落入这样的境地,刘鹄自知没有生还的可能,他落魄的身影孤立地站在江边,身后是不到两千人的大营,营里还有他最爱的女人。

他没有回望,只是仰天长笑。他不明白为什么败的那个人会是他,他不明白明明对他最为忠心的杨天忠为何会有如此强大的反抗之力,到这一刻他也不明白。他在歌唱着,声音悲凉沧桑。突然,身后响起了一阵琴声,与他的歌声相和。

这声音是从他的营帐里发出的,他知道,是那个女人,那个叫虞微的女人。

他还记得第一次见他,是在大街上,第一眼,就那么一眼,他就喜欢上了他。多少次他躲在萧府外偷偷的看她,远远的看她,他原以为自己没机会了,没想到命运却再一次让他们相遇。他没有犹豫,在那个夜晚,在那个偏僻的小客栈,他拉他入怀,狠狠的占有了她。

她挣扎、她哭泣,她说她是被抛弃的女人。可这有什么关系,只要她愿意,他可以给她想要的一切。

他知道,杨天忠的人就在那唯一的出口处等着,等他投降。他嘴角扬起一丝笑,他想,他的忠义王的确是忠义的,至少不像那些人,上来便是打打杀杀,那人是想给他一条生路。

他还想到了他身后那一两千将士,他们跟着他背景离乡,杀伐这么些年,其实都累了。可他不后悔,不后悔带着他们一路征战,披荆斩棘而来,他们与他都一样,有着不可摧毁的家国梦。

刘鹄到

这一刻仍是高傲的,他有着皇家血统,这让他便是在如此境地也能昂首挺胸。他一步步回到了营帐,他要最后看一眼他最爱的女子。她随他这么些年,还没怎么享过福,他要告诉她,若有来世,她仍是他最爱的人。

虞微抚琴的手指在刘鹄进帐的一瞬间停止。她看向刘鹄,嘴角还有笑意“大王,妾的琴技是不是有进步了”刘鹄笑着上前,牵过虞微的手“你的琴声,一直都是最好听的。”

外面寂静一片,这样的寂静不正常。刘鹄取下床头的刀,对虞微说道“别出来,他们不会伤害你的。”虞微含泪看着刘鹄,点点头。

刘鹄持刀而出,才出得丈许,迎接他的是杨天忠整装而发的队伍,杨天忠骑在马上,朝刘鹄喊道“对不住了,大王。”刘鹄侧身躲过围上来的人,一刀出手便取了两人的性命。他不断向江边移动着,他不能这样落在杨天忠的手上。

杨天忠的人一步步包围着他,直把他逼到江边,再无处可逃。杨天忠以胜利者的姿态喊道“大王,念在您这些年的照顾,我会留您全尸。”刘鹄笑道“成王败寇,可我的命还由不得你做主。”说着刘鹄纵身一跃,那把随他多年的刀如今也与他一起沉入江中。

这突来的一幕,杨天忠没反应过来,身边的将士也有片刻的迟疑,他们都没想到,刘鹄竟会如此决绝。杨天忠身后是凌珩,他调转马头,往刘鹄的营帐奔去。

他纵身下马,掀开帐帘时,虞微已倒地身亡。凌珩冲上去抱起虞微,她颈部还冒着血。凌珩抱着她还有一丝余温的身体,眼角落下一滴泪。不管怎样的结局,不管这个女人有没有爱过他,但他爱过这个女人,并且一直放在心里,他对她说的每一个字都是认真的。只是,她从来没有在乎过。

燕国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国号为周的国家。

周始元年,杨天忠在京都即位,分封诸有功之臣。公孙良以独一无二的功勋被封留侯,凌珩、戚元焕等人都被封了将军。

留侯府与将军府一墙之隔,如今正是门庭若市。萧将军不堪应酬,每每把门一关,躲到留侯府里,将那一摊子的应酬都甩给了杜姨娘和嘉清

“娘,这些事儿让下人做吧。”嘉清一进门,看见杜姨娘正在给成哥儿磨米粉。杜姨娘笑道“还是我来,她们哪做得到这样精细。”嘉清叹道“您就这命,福也不会享。”

两母女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听外头人说凌珩又不见了,杜姨娘笑道“你哥现在可是大红人咧,上门提亲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嘉清也笑“可不是,他现在躲都来不及。大姐不是说让您帮着选一个您看着这些人,如何”

杜姨娘摇了摇头,说道“你爹还想再看看,反正孙儿孙女都有了,也不急在这一时。而且你哥那性子,若是他不中意的,只怕又像那会儿你大嫂那样,同睡一张床却离了心。”杜姨娘下意识的看了看四周,小声道“我听说,你大姐那边儿也不安生,好些人想把女儿送进留侯府咧。”

嘉清笑道“别说大姐不同意,就是姐夫自己都不同意呢。”杜姨娘瘪着嘴“那可说不定,明儿咱们不是要去赵府,到时可别忘了提醒你大姐,她有时挺糊涂的,别让人钻了空子。”

杜姨娘似又想起什么,看着嘉清道“那人什么个意思东西可是送了不少了,少糊弄娘,我可知道那些东西都是特意送了给你的。”嘉清脸一红,道“我怎么知道他什么意思,不过是几块布匹,算不得什么。”

“哟,算不得什么,那可是朝廷专供的,还有那些个金银珠宝首饰,你当娘眼睛是瞎的”杜姨娘实是为嘉清操心,若不是那人送了东西来,她早就为嘉清相看了。如今她们可又有资本了,她女儿没嫁给邓家还真是老天有眼,如今止不定还要入高门了。

嘉清丢下手中的绢布,那上头是没有绣完的并蒂莲。躲回屋里,那一夜的情景又翻涌而来。

那时,他们还在桐县。嘉清不愿意住到县城里,陪着嘉玉一直住在山上。她原是不想下山见人,又觉得住在山上已经习惯了,却不想,那人在桐县只是个恍子,人却一直在山上。

那日已是入秋了,可并不怎么凉爽,秋老虎一说也不是唬人的,便是山上也还有些热气。嘉清着了单衣坐在廊下。丫头陪在一边儿,打着瞌睡。

也不知那人从何而来

,一来便把嘉清身边儿的丫头敲晕了过去。嘉清差点儿就叫出了声,却被一双大手捂住了嘴,耳边还听到那人说“我是杨三郎。我放开你,你别叫。”嘉清那时哪还敢叫,点了点头,那手便真的拿开了。

嘉清怔怔的看着他,问道“你你怎么进来的”她竟忘了自己单衣里边连肚兜也没穿。两人相对而视,杨天忠笑道“走,带你去乘凉。”说着便不由分说的牵起了嘉清的手。

以草地为席,天为被,杨天忠就没安好心。

第一次见面,杨天忠救了嘉清。这大概是他们第二次见面,杨天忠便拉着她滚草地。只此一次,他说,他要娶她。

嘉清不敢相信,可也不敢把这事儿说出去。想着那夜的事儿,她脸上有些发烫。不知道他会不会来,嘉清如是想着。

“二姑娘,映菱姑姑来了。”一个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嘉清起身出门,见映菱正站在门廊下。

映菱向嘉清福了身,道“二姑娘,大姑娘让我送些东西过来,是今儿康姑姑一早做的,藕粉酥,里边儿裹的是冰沙,给姑娘们消消暑。”嘉清见映菱身后的丫头拿着食盒,是那种冰镇用的,笑道“哪日我可要把康姑姑请过来,不能只便宜了大姐。”

映菱笑道“府里的厨子可是皇上亲赐,比康姑姑的手艺好了不止千倍,咱们做奴才的能让主子吃得高兴,就是福分,只要姑娘喜欢,康姑姑怎么都是乐意的。”

嘉清却不接这话了。嘉清让丫头接过食盒,又问道“四姑娘几个那边儿可有”映菱道“都有呢,正要往那边儿去送。大姑娘说了,晚间要请了几姐妹一起吃饭,二姑娘可得早些来,大姑娘想你得紧。”嘉清笑道“告诉大姐,我会早些去。”

几姐妹如今虽不住在一府,却也住得近,时常走动。只有嘉杏和马承泽成婚后一直在桐县。马承泽如今是桐县县令,两人又是成婚没多久,嘉杏便没跟着大家到京都。如今也到了该给四姑娘和五姑娘议婚期的时候了。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太晚了,只好一大早补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