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过如惊鸿字字舒(1 / 1)

加入书签

“这策国新皇登基,为何邀请我”我奇怪地研究着那请柬,赶到潜龙宫问东方禹。

东方禹笑着拥上来道“这是老规矩了你不知这文人多礼节么关系再紧张,这表面功夫总是要做的况且洛国与策国,相处到也融洽不比那陵国,老是找茬滋事,让朕不爽你身为国师,自然要去,放心吧,朕会陪你一起去”

我眨眨眼睛问他,“策国风景如何”

那人点着我鼻子笑,“你呀,还真是小孩儿性情策国在洛国南,四季气候温暖,所以景色自是极美”

我眉开眼笑,“好呀,好呀,那咱们什么时候走”东方禹无奈的摇头,“就最近几天的事了不过,去了,参加完庆典便会回来了。估计你没有多少机会出去玩”

我泄气的一屁股坐于他的龙椅上,“这个国师当的,忒郁闷了”

“又说孩子话,多少人羡慕你这位置多少人是费尽心机也得不来的你却视之如粪土”东方禹拿了奏折边看,边讥笑我

我竖眉望他,“万种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篇鱼我所欲也曾是上学时,老师要求背诵的古文之一,那时候极喜欢,背得滚瓜烂熟到如今提起一句,便再刹不住车了,叽哩呱啦的全抖了出来

东方禹被我这一套之呼着也,说得一愣一愣的,他忙抬手制止,“停停殊儿这、这说的是何意思”

我大笑,挑了眉道“求我,便告诉你”

那人的脸立马拉得洛山一般,“昨夜不知是谁,在朕身下,求我放过他,现如今便要来报复了忒小气”

我羞怒交加,逮了他的龙爪张嘴就咬,咬得那人嘻笑逃开,道“好好,算朕求你,好殊儿,告诉我吧”

“那到了策国,你要陪我出去看风景”那人再点头,我才咧嘴笑了

坐于他对面,开始给他讲孟子

孟子告子上中的这篇鱼我所欲也

“孟子,名叫孟轲,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他主张“法先王”,提出“仁政”学说,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认为义重于生,若两者冲突,必舍生而取义者也”

东方禹沉思道“舍生取义么若这平民舍生取义到还使得,若君王亦如此,可如何治理天下呀”

我笑,“怎么不能治理,若各国君王都能做到这义重于生,若民众全都能舍生取义,便再不会有这谋反战乱、鸡鸣狗盗之事了不是”

东方禹笑了,道“君王可以不必依从么”

我瞪他,“上梁不正下梁歪,你自是要以身作则”

那人但笑不语,示意我接着讲。

我清咳数声,拿出在大学讲堂上的架势,再道“鱼我所欲也一文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孟子会毅然“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当中的“义”和文章最后的“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恶之心”。因为人只有拥有“羞恶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线可以承受的事,哪些是道德范围所不接纳的事,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被“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识穷乏者德我”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总之一句话,这义么,便是有道德的君子所遵循的正路”

听得东方禹连连点头,慨叹道“洛国素以诗文教育人,这文人虽斯文,但眼界也过于狭隘朕早就想别辟途径,如今听了这什么孟子的思想,颇让朕震惊殊儿,洛国可否也能依这样的思想,树立自己的治国之主旨呢”

我点头,“难得你有此改革意识其实这政治思想并非孟子一家,还有如那老子的道家,韩非子的法家,墨子的墨家,孔子的儒家等等,古时候,曾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若你真感兴趣,改天我把这众多思想都讲与你听,你自己选择其中一个,来作这洛国治国之本”

东方禹大喜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么若真得了这治国之本那洛国岂非是要远远凌驾于其它两国之上了么”

唉,还是野心不改望着这坐于龙书案后、满面红光、作着春秋大梦的洛王陛下我万分无奈的翻了翻眼

临了,那人竟毫不满足地抱怨“总是朕问了,你才会出惊人之语何时,你才能主动把你这脑袋里所知道的东西,全告诉朕呢”

我撇嘴,“我是机器呀说吐就能吐,也得容我慢慢想来不是而且凡事都讲究这机缘巧合的小心贪多嚼不烂”

那人收了洛山长脸,摇扇大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