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青(2 / 2)

加入书签

不同的剪辑会产生不同的故事。如果换种剪辑方式,这个电影的风格或许会完全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说,剪辑,能够赋予电影以新的生命。

号街车的配乐也是一个大师,他深刻的攫取住了号街车这部电影的本质,它是关于熄灭和破败的彻底悲剧,而且像一个森冷的寓言故事,场景精炼的浓缩在一个简陋而破败的弄堂,揭示出人生的本质。他的配乐风格极其前卫,大量刺耳的噪音令人倍感压抑。这是带有实验性质的配乐,但在剪辑的配合下,与剧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粗剪出来后,凡妮莎和导演以及制作人聚集在一起,完整地看了一遍。她第一次坐在屏幕前看这个故事,深深的投入其中。她感觉到极为深刻而寒冷的悲哀,这个悲剧的故事甚至让她觉得手脚发冷、她完全的被布兰奇的角色所吸引而共情于她,看到她如何走向毁灭,这样的剧情,这样的悲剧,令观众感到深刻的绝望。

但是粗剪只能一个大体的走向,具体的细节还需要完善和修复。这个版本的电影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剧情的不衔接,或者节奏的错乱,以及粗剪并不会对画面进行修缮,因此电影还需要进一步的剪辑和加工,需要不断的让电影变得更细腻而精炼,这就是二剪和精剪。

在号街车后期制作的过程,卡赞开始筹拍自己的下一部电影,叫做萨巴达万岁,这是一个典型的命运悲剧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农民,因为不堪忍受的压迫奋起反抗,但最终死于朋友的背叛。这个故事有真实的人物原型。

卡赞找到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斯坦贝克来做编剧。约翰是美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在1962年的时候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来又获得过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普利策文学奖。他有极高的文学造诣,而且他同时有非常成熟的写作技巧,他的文风辛辣讽刺,展现出人世间一个个寒凉的悲剧,他最擅长展现人性的弱点和人性的阴暗面,他的笔冷漠而峻利,就像一把尖利的刀。

他和卡赞的风格极其相似,虽然一个是作家,一个是导演,但两人都喜欢揭露黑暗的社会现实。

约翰虽然出身于中产家庭,父亲曾经是一个面粉厂的厂长,但美国三十年代的那场经济大危机让的父亲破产,全家从此生活得非常艰辛和贫穷。但他凭借出色的天赋和优异的成绩被斯坦福大学录取,在学校期间他一边打工一边完成学业。

但是,这个作家最为人钦佩的是,他后来走入战场,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在取得那样顶级的成就后,他本来可以一辈子躺在功劳本上,靠版税就足以过上富足的生活。但是他拒绝平庸的人生。

对他来说,他必须始终在工作,始终在挑战。

最后,他在1968年的时候死在了越南战争的战场上,死后被葬在越南,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异乡人。尽管付出生命的代价,但他从来不曾为自己的选择后悔过。死在战场,是一名战地记者最好的归宿。作为一个想要上前线为世人揭露战争残酷和悲惨的勇士,他在出发前就已经做好了死亡的觉悟。为了心中的正义而献身,他从来都不后悔。甚至他认为,如果人生重来,他依然会选择这样的结局。2

凡妮莎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女孩,因为她不仅得到了嘉宝的友情,还得到了这样一位大师的友谊。约翰知道凡妮莎的过往经历后,对她极为另眼相看。美国和苏联的关系十分糟糕,但作为一个美国人,却愿意走上苏联的前线,抛弃国别和种族,为人类的正义而呐喊,这种精神令他动容。

当然,他最后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约翰作为美国的记者,却勇敢的揭露了这场战争的罪恶。罪恶的源头直指美国的政府,最后他因为心脏病突发终结在那片陌生的土地。

卡赞和约翰一拍即合。卡赞说出自己的意图和电影的主题,再由约翰把它发展成一个完整的成熟的故事。同时,号街车还在继续剪辑,卡赞忙的每日都沉浸在工作中,顾不上吃饭和喝水,但精神却异常亢奋,似乎电影变成了他的食物。故事成为他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

他的妻子和孩子有时会来探班,但是卡赞却没有陪伴他们的时间。卡赞夫人是个典型的传统女人,以自己的丈夫和家庭为重,全心全意支持丈夫的工作。

这时,萨巴达万岁的下一部电影也提上了日程。卡赞希望在拍完萨巴达万岁后马上拍摄关于毕加索的纪录片。根据他的设想,他想要聚焦于毕加索的隐秘的人生痛苦,卡赞的风格比较固定,他的偏好就是拍摄人性的缝隙。毕加索作为一个功成名就的大艺术家,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但在私生活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烂人,他的孩子和妻子承受了他带来的人生悲剧,他滥情而薄情寡义,对孩子冷漠又残酷。他的一切热情都放在他的事业上,正如他自己所说,他的人生是为了绘画而服务。

这种人很难被评价。他自己的全部人生都献给了自己热爱的艺术,他又如何会关心自己身边的人呢但是,作为一个被凝视的主体,他的故事充满戏剧张力,能够成为一部伟大的电影。

卡赞希望能够集中在毕加索人生的阴暗面,拍摄他的隐秘和私生活,他拒绝把电影拍成毕加索的人生赞歌,他不想在剧情中对他的人生太过吹捧。他要的是阴冷而悲凉的真实。

他没有时间去欧洲,于是把自己的计划和凡妮莎说得详细而具体,然后让凡妮莎去法国出差找毕加索谈这个故事。

他给了凡妮莎一个星期的时间。

作者有话要说

约翰尼海德真实存在,这段剧情参考于走进最真实的玛丽莲梦露。梦露自杀也是从该部传记中取到的,但是梦露是在圣诞节自杀。马龙也没去照顾她。

2约翰斯坦贝利也是真实存在的人,他的人生成就可以在百度百科上查找到

希望大家积极留言积极让我看到你们的想法对了我准备重新修一下前三章大家有什么想法呢

再来一个小调查,大家最喜欢的黄金时代男演员是谁最喜欢的电影是哪部

给你们比心感谢在2020062312:06:562020062414:40:0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海浪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望帝10瓶;南风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