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 18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十八章至亲至疏夫妻

长宁侯府里的大小主子们,在侯府主院思恩堂内聚的整整齐齐。

老侯爷与老夫人已经仙逝,顾清远守孝承爵后,立刻主持了分家事宜。嫡出三房与六房都迁出侯府,庶出的那些更不用提。

老侯爷的姨娘们,若是有幸生下庶子,还能被儿子接回家中奉养。无子或生了庶女的,全被架上马车,送到洛京城里清规最严的铁监寺里,美其名曰为老侯爷夫人念经祈福,从此青灯古佛渡残生。

眼下,长宁侯爷顾清远与夫人柳氏上首坐定,儿女按男左女右,分了两排站立。

打头的是柳氏生下的一子两女,柳氏嫁入侯府不足十载,生下的孩子年岁皆幼,因其嫡出身份,便排在一干比自己年岁大的庶子女前面。

排在序列为九,府里都称九少爷那位嫡幼子顾淮南后面,除了年纪最大的庶次子顾明志与庶四子顾明理,便只剩下仍在襁褓中,如今被奶娘抱着的男婴。

庶次子比嫡长子顾淮北整整小了两个月,足以令顾侯爷引以为傲,是自己家风清明,没乱了尊卑嫡庶的明证。

女儿那一行,打头两个是柳氏所生的嫡女,那些已过标梅之期的庶女,已由柳氏安排嫁了出去,后面站是即将及笄的三个庶女,顾侯爷尚不记清排行,更别提其它年纪更小的庶女们。

至于侯爷后院的妾室通房们,纵是自幼便伺候着顾侯爷,生下庶次子的青姨娘,与如今生下幼庶子,如今最受顾侯爷宠爱的香姨娘,此刻也没有资格在堂前立足。

年过四旬顾清远身形略显消瘦,身量颇高,肤色白晰,浓眉丹凤眼,三缕长须配上标准的国字脸,也算得中年美男一个。唯有额头深刻川字纹路,暴露其思虑过重,这些年过得并不是世人想象中的养尊处优,万事不愁。

顾侯爷看着堂下,那些平时难打照面的子女们,看着儿子那一列,连一掌之数都凑不齐,不由叹息一声侯府人丁单薄。

顾侯爷后院莺莺燕燕不少,这些年子嗣上越发艰难,柳氏连生两女后才得了一子,庶子这边,除了前面几个年纪大的顺利长大,在柳

氏进门后,出生的庶子大多没能活过三岁便会夭折,或是应验了,谢氏临死前骂自己断子绝孙的诅咒。

虽说嫡长子今日回府,可真以尊卑规矩论,为人父母的侯爷夫妇都不该在思恩堂候着,而是在主院丹阳居里,等着顾世子上门请安。

顾清远心知,此番举动太过兴师动众,可也没办法。虽然洛京城里都传,是他把嫡长子丢回乡下老家,多年不闻不问。如今也是他安排接人入京,可天地可知,早在十年前,嫡长子的去留,顾侯爷就已经插不上手。

对于如今回来的嫡长子,顾侯爷不但心里没底,还不时心虚。

那位愿意通知他一声回京时间,顾清远受宠若惊。听得传话不住朝晖阁时,顾候父心凉半截汗出如浆。至于传信人中提到“跪地奉茶”的事,顾侯爷压根没心思理会。

把人招集起来,干坐着也无趣,顾清远清清嗓子

“那是是小十六,还在吃奶的孩子,怎么也抱过来了”

下首一干儿女,除了嫡子女还能经常见到顾侯爷的面,其余庶子女们,平日想见自己的父亲一面都难,此刻也个个俯首贴耳,事不关己,小心翼翼,不敢开口。

一旁打扮的端庄贵气的柳氏,如今二十有六,一张小巧的瓜子脸上描着两弯柳叶眉,水润的双眸末端微微上勾,配着红润的樱桃小口,天然透出妩媚风情。

身为继室的柳氏本是宁安伯柳家的庶女,十年前出嫁时,也曾踌躇满志,满心欢喜。

嫁与顾侯虽是填房,却没有高堂在上,进门便能自己当家。

顾侯爷相貌不俗,在前面那位死后,连一年妻孝都不肯守,想来与前面那位没什么感情。嫡长子虽早早册封世子,可人已被到乡下,又是京城皆知的病秧子。到了乡下地界,活不活得下来都未可知,也许,都不必脏了自己的手。

这桩婚事对于庶女出身的柳氏,简直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美好姻缘。

柳氏自认相貌不差,只要收拢住顾侯爷的心,再生下嫡子,未来的日子幸福可期。

出嫁后柳氏也过了一段舒心的好日子,尤其是自己有了身孕后,顾侯爷那份紧张劲头,任谁看了都觉动容

从来不耐烦琐碎家事的

顾侯爷亲自安排人手,过问饮食,甚至不允柳氏单独外出,怕她被人冲撞到,出现什么闪失。

柳氏生产时,顾侯爷更寸步不离,一直守在产房外面。

柳氏倒也听过一两句风声

顾侯爷前面的妻室,当年身怀六甲,亦被召入东宫,去陪伴她同样待产的庶妹,说是姐妹情深,有姐姐照看方得安心。结果预产期未至,谢氏便在在东宫意外滑倒,动了胎气。

当时东宫所有人都忙着照顾另一个,那个已经足月,随时可能会生产的庶妹,侯爷嫡子再尊贵,也比不上东宫太子的儿女们。

听说当时侯爷夫人生产时,除了陪同进宫的贴身丫环,再无人理会,只能自个挣命。所以那位早产的嫡长子才会先天不足,病弱难医。

那时柳氏纵然辛苦,可心里有着盼头,再苦亦觉甜蜜。

可惜第一胎生了个女儿,顾侯爷当时失望的眼神,柳氏到了如今亦记忆犹新。可从另一方面想,有了嫡长子,顾侯爷还殷切盼望自己生下嫡子,也算个好消息。

第二胎生女儿时,柳氏更多的怨恨自己肚子不争气,看着侯爷后院内花枝招展也不在意,后院里侯爷爱宠谁且随意,反正新鲜不了几个月,只要没有人能独房专宠就好。

至于孩子,能怀上不一定能生,生下来女儿可以养着,一个庶女以后嫁出去,虽要贴份嫁妆,可只要找对了人家,收回的聘礼绝对是笔稳赚不赔的卖买,那可都为自己亲子积攒的家底。

至于庶子,咳,长大的那几个自己是没办法,可自己没生出嫡子前,这后院里,休想再有庶子长大成人。

第三胎终于生下嫡子,顾侯爷当时激动的冲入产房,抱着初生的婴儿根本丢不开手,反复观摩孩子五官,别说那些明显的胎记,便是一颗痣,也能引得他新奇不已反复查看。当时,汗透重衫,虚弱不已的柳氏,以为自己的好日子,指日可期。

谁曾想过,没有生下嫡子前那段日子,才是自己婚姻中最美好的记忆。在那以后,侯爷后宅依旧花红柳红新人不断,以前还能分润些雨露的正房,难见顾侯身影。

柳氏也曾借着向乡下那头送年货的机会,欲派了人手去世子身边,可惜那里好

似个无底黑洞,派再多人手过去,也激不起半分浪花,带不回半点消息。

在娘家同父异母的姐妹的嘲讽声中,柳氏才知道,世子那个乡下老家根本就是世子生母,谢氏一族的聚居之地。

什么流放,不过是提防自己这后娘,对嫡长子的另类保护。

幻灭之后,柳氏悲愤难抑了好一段日子。终被自己亲娘一语点醒,既然男人靠不住,儿子便成自己日后最大的倚仗,眼下最为重要,是为亲子谋划世子位置。

远在他乡的世子在当地算是地头蛇,除非他一辈子缩在乡下,不到京城承爵,到了洛京,照样是无根草木。不,也不算无根,世子身上还有一桩婚约。

谁能想到十四年前,一桩世人看来身份天差地别的婚约,到了如今,女方家里竟后来居上,受成侯府高攀,世事无常莫过于此。

柳氏这里又投鼠忌器,以自家侯爷对待嫡子的态度,让他主动退婚那是痴心妄想。自己又怕有了不贤不慈的名声,会累及自己的亲生儿女,只能精心谋划,让女方家主动提出退婚。

可惜大慈寺那番算计成空,京城里开始流传另一种风声

柳氏两次邀约沈家姑娘,都不能顺利相见,或许是八字不合,相冲相克。

可沈家三姑娘当初凭着一桩婚约,硬生生把半只脚踏入鬼门关的世子爷拉了回来,平安无事活到如今。而柳氏这个继母还未嫁进门,世子便被送到了乡下去。

这些流言,只差明言自己要么与那对准夫妻八字犯冲,要么是继母不慈,故意刁难前妻嫡子的未婚妻室。

京城流言方兴,世子顾淮北又委托了镖局传来口信,清明当日抵达京城。

刚才跟府里大管家顾平出去的随从前来通报,世子已入进了京城,即将回府消息后,自家侯爷便传话,要全家聚齐在此等候着,分明就是给那位进府造势。

一想到这些柳氏心中火起无名,听得顾侯爷问话瞄了一眼皮笑肉不笑

“侯爷发话了,谁敢不听,谁敢不来。就是这时辰不早不晚,不知侯爷把家里人都叫来了,有何吩咐”

顾清远轻咳一声清清嗓门,端坐着一本正经着对着下吩咐

“你们的大哥顾淮北,离家多年今日

回府,等他进门时,家里的弟弟妹妹们都到门口迎上一迎。”

顾侯这般吩咐,下首一干子女们虽然神色各异,便大多都老老实实,男的抱拳作揖,女的双手扶腰下蹲行礼。

“是”

“谨遵父命。”

“我不去,一个养在庄子的乡巴佬,凭什么要我去迎接”

顾侯爷正享受着儿女对自己一呼百应,俯首贴耳的风光时刻,在一干的应和声中,嫡幼子顾淮南的反对声分外刺耳。

年满五岁的顾淮南体形肥胖,由于从小娇养的缘故,使他年纪虽小,在长宁侯府里也算得一霸,别说那些庶出子女,就是两位嫡亲姐姐,也被自个母亲压制,凡事必得让着他才行。

“混帐东西。”

顾侯爷狠狠一巴掌拍在柳木茶案上,震得其中茶盏杯碟哐当作地响。

“老爷别急,孩子还小,慢慢教,您这会别吓到他。”

事关自己心肝宝贝的亲子,柳氏急忙两头劝合。

可这话已是说的迟了,从来没被父亲呵斥的小胖子,微微一愣,干脆一屁股坐到地上,扯开大嗓门干嚎着

“哇爹吼我爹你吼我呜呜呜”

这哭声听起来很大,可坐在地上的人双脚乱蹬,双手捂眼,眼睛里却没有一滴泪流出,反而透过指缝以观察父母的反应。

他这一通大闹,把襁褓中的小十六招惹了,小十六也扯开嗓门放声大哭,兄弟俩的哭声交织在一起,在思恩堂上空,越发剌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