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2 / 2)

加入书签

她的关心似乎也带着真诚,而不是算计和阴谋。

远处传来欢呼声,蔺承玉看过去,是瑞王上岸了。

苏静瑶见百姓们对着瑞王欢呼,瑞王得了第一,正要去到皇上面前。

听素荷说,往年头一名都会由礼部大人戴上平安扣,再赏赐如意粽子,雄黄酒,五毒结和银子一百两。

今年皇帝有兴致,所以瑞王这个头名便由皇帝来赏赐给他各种东西。

苏静瑶看到瑞王下跪行礼,皇帝亲自将平安扣给他系在腰间。

这在百姓眼里可是无上的殊荣,百姓顿时又发出热烈的呼声,瑞王两个字响在众人的耳边。

皇帝面上带笑,拍了拍瑞王的肩膀。

苏静瑶趴在窗棂双手托腮,这次真的是让瑞王捡了个便宜,如果不是怕太子中计,原本大家口中呼喊的第一该是太子。

如果瑞王因为这一次的事会入皇帝眼,再得了差事就不好了。

她忧心忡忡,没看到身后的蔺承玉冲着对面人群微微点头。

只见百姓中冲出来一老一少两位妇人,她们哭着朝皇帝跑过去。

侍卫立马出来阻拦,刀架在她们的脖子上。

其他百姓顿时后退,人群骚动。

苏静瑶踮起了脚惊讶道:“怎么了?下面发生什么事了?”

蔺承玉让人去探,苏静瑶注意到两妇人跪在地上哭拜,被侍卫架着拖出去。

刚拖出两丈远,有两位身穿圆领长衫的男子走过来,他们觐见皇帝,而后两位妇人便被架着到了皇帝面前。

苏静瑶一直密切注意着皇帝那边的动静,就见皇帝接了其中一个男子的折子。

两位妇人不停哭诉,皇帝脸色难看,奏折一下子扔到瑞王的脸上。

苏静瑶吃了一惊,更加好奇发生何事。

侍卫终于回来报信,苏静瑶忙听原委。

原来那两妇人,老的是婆婆,年轻的是儿媳,两人状告瑞王逼死家人,还企图杀人灭口。

苏静瑶听得愣住,侍卫解释说,老婆婆的儿子是一名工匠,专门负责造龙舟。

而今天瑞王所乘的赤龙就是这工匠所造,上面的龙头,龙鳞和龙身均是他一刀一刀刻出来。

最重要是,为了让龙舟的速度更快,龙舟采用了嵌风工艺,整体比一般的龙舟要轻,所以才能这么快冲到最前面。

嵌风工艺虽好,却极容易消耗工匠的体力,这工艺是这工匠独创,尚未流传。

瑞王发现了他,让他连夜赶制龙舟。

工匠十几天未得休息,等龙舟完工,他回家之后便立刻口吐鲜血身亡。

两位妇人悲痛过度,想要告官,夜里房子就着了火。

她们差点身死,老婆婆坚持要告瑞王,为的就是给儿子求一个公道。

那两人一个是御史,一个是刑部侍郎,御史将此事写成折子上呈给皇上,皇上看后大发脾气,已经责令工部和刑部一起审理这件案子。

苏静瑶听完整件事,第一个反应是不可思议。

第二个想法是剧情也偏移得太过离谱。

她可是记得书中是太子参加龙舟,然后被瑞王设计,妇人告的是太子。

今天这事怎么反过来,瑞王是罪人?

书里是瑞王诬陷太子,那这次呢?

瑞王肯定想要借这个机会来取得皇帝的欢心,他定然不会给自己找麻烦。

那会是谁陷害瑞王呢?

苏静瑶的脑海闪现出一个人,但她立马否定了自己。

不可能是太子,他一向信任瑞王,虽然长在宫中,却没学会用阴谋诡计。

如果当初他能察觉到瑞王的心思,他也不会死的那么惨。

那会是谁?

难道因为她的改变,又出现了什么隐藏剧情,多了什么她不知道的人吗?

还是,这件事真的是瑞王自己做的?

他想要龙舟得第一,所以才让工匠拼命做,只是收尾没做好,两个妇人逃出来了。

她这么个单纯的脑袋思考这么复杂的问题,苏静瑶属实不易。

但不管是谁做的,这个结果对她跟太子来说都是好的。

这下,皇帝发火,瑞王算是做了无用功。

不仅如此,有这案子在身,他苛刻的名声传出去,离太子位是越来越远。

这么一想,苏静瑶的心情不错。

蔺承玉注意到她放松的表情,心中不解。

瑞王这次倒霉,她身为瑞王的爱慕者,怎么还那么轻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