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工匠的智慧(1 / 2)

加入书签

现在周平帝的举动,很显然仍旧信任他们,而且还想趁机占领北云城。

李元青点头,对未来信心十足,“是啊,接下来尽人事听天命。”

柳盼儿抿嘴一笑,“我家夫君一定可以,另外,我这边的农耕,也很顺利。本来以为还要花费一番口舌才能说服当地的老百姓在沙地种小麦,养兔子养猪,没想到老百姓很快就答应了。”

李元青称赞,“因为你是德瑞夫人啊!在南方,因为大部分种植水稻,故而红薯的种植,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北方和西北等地,那就不一样了。红薯和土豆,还有玉米,相对来说很耐寒,在这些地方种植,不仅能够成活,而且产量也高,比当地农作物,高很多。”

“可以这么说,只要种植这两种作物的人家,基本上都能吃饱饭,不用饿肚子。可能吃多了,会厌烦,但总比饿肚子强啊。”

柳盼儿想到逃荒的时候,饿肚子的感觉,简直太痛苦了。

“其实红薯的味道不错,至少是改良过的,不烧心,而且还甜甜的。我看到桑城,居然有红薯糖,还有红薯粉,土豆粉,把不好保存的粮食,制作成容易保存的,令我十分惊讶。”

虽然在南方的时候,她想吃红薯粉丝和土豆粉,做了一些,但并没有特意推广,但老百姓的智慧无穷,无师自通。

李元青点头,“是啊,还有豆腐,再也不是京城价格高的离谱的白玉膏,就是用豆子做的,普通老百姓也能吃得起。”

夫妻俩人从军事聊到民生,聊到细小的生活,兴致盎然。

李大宝拿着两个制作蜂窝煤的工具,“爹,已经制作好了,趁着天还亮着,咱们做点你说的蜂窝煤?”

李元青见孩子们都很好奇,“好啊,现在就走。”

柳盼儿也觉得有趣,如果有炉子,以后做饭更加方便,就算在军营里,也方便很多。

李大宝按照不同比例,调了三种泥土和煤面的混合物。

李元青力气大,开始拿着工具,往这些混合物上按下去,反复几次,压实了,挪到旁边,然后轻轻按上面的把手,蜂窝煤就从里面脱落在地上。

圆圆的,上面有十二个孔。

李小宝和李楠跑过来看,“怪不得要蜂窝煤,的确像蜂窝。”

“接下来就看好不好用了!不过爹爹和娘亲一样厉害,一定可以用。”

李大宝点了点头,“在拿到这个工具之后,我仔细想了想,觉得爹爹的想法很好。”

“铁制的炉子消耗,铁制品太多,而且造价太贵,老百姓根本就用不起,所以我已经让工匠制作陶瓷的。”

李元清点头,“等到测试出来哪种比例的蜂窝煤好用,就开始制作。”

“大营里面可以垒大灶,用大锅,不用炉子,多放一些蜂窝煤在里面,也不用一边烧饭,一边往里面放柴火。”

“尤其是行军打仗的时候,还要带柴火,特别不方便。这一块蜂窝煤就能顶一捆柴,体积又小,方便携带。”

对于新制作好的蜂窝煤,大家都寄予厚望。

做蜂窝煤的过程,一家人齐上阵,相当于亲子时间。

三天之后,蜂窝煤晾干了,打造好的炉子也送来了。

让柳盼儿颇为惊讶的是炉子旁边还有一个空档,里面放了陶罐,装了热水。

煤球炉在烧火做饭的时候,这个陶罐里的水也会借着炉子的余热,成为热水。

虽然没有烧开,但这些热水用来洗脸洗手,足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