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2 / 2)

加入书签

杜蘅芜一个激灵,神情顿时警惕:“做什么?”

“你想不想入朝为官?”她笑眯眯地问。

大宋女子可以为官,只是品阶低些,也少有参议朝政的。不过若是杜蘅芜,她许是能做得更好。

杜蘅芜神情微动,少顷,却还是朝她翻了个白眼:“我都十八岁了,你还想拉着我为官,成心想让我嫁不出去,到时候好笑话我?做梦!”

“原先你家里不同意,如今正逢乱世,杜相当知朝中缺人,这机会你若能抓住,未必不能光宗耀祖。”完全没将她那反驳的话听进去,坤仪低声道,“你若愿意,我不但不会阻挠,反而会替你说好话,让你能有个好职务。”

喝完杯中茶起身,杜蘅芜扭头就走:“花言巧语,我一个姑娘家,找着好人家嫁了就行了,谁要去图什么官职,看你也是最近事多气糊涂了,那哪是女儿家该掺和的事。”

一边说着,一边下楼上马,连别也没跟她道。

坤仪坐在原地看着她离去的背影,一点也没慌。

她和杜蘅芜同窗十余载,这若是个肯安心嫁人相夫教子的,与徐枭阳的婚事就不会拖到现在还毁了去了。

“殿下。”兰苕上前来禀告,“徐武卫又送了些新东西放去了明珠台。”

“好。”坤仪起身,略略伸了个懒腰,“回去看看。”

聂衍这人说坏也坏,好端端的日子不过,因着青雘与她闹得不相往来。但说好也是好的,他没有断了她与妖市的生意,仍旧让徐武卫给她挑选好东西,好让她的望舒铺子越开越多。

在这件事上,坤仪是感激他的,甚至每个月会将盈余的一小部分银子装箱给他送过去。

当然了,他一次也没收,原封不动地让人给她扔了回来。

坤仪也乐得多收一笔银子,只是该行的规矩还是要行,每月都送箱子过去,再等着人给她送回来——她赚得实在太多了,不意思意思送几箱银子过去容易心里有愧。

至于人家不收,那可就不怪她了。

盛京的百姓穷的是真穷,一家十几口人,连一件像样的衣裳都没有,一年到头只能吃三四顿白米饭,其余时候都是咽野菜。

可盛京的贵人们,有钱起来也是真的有钱,大把大把的银子往望舒铺子里砸,望舒果和能求子的药都成了当下热销,普通账本长度的一行都要记不下那钱财数目了,兰苕还专门找人特制了新的账本。

坤仪原先对钱不感兴趣,她已经有太多了,再多一点或者少一点对她来说没有什么区别,但也不知怎么的,这位主儿突然就开始清算起自己的家财,银子大笔地进账,又大笔地出账。

以前的大笔出账可能是她买了什么珍宝衣裳了,但现在不是,除了兰苕,连账房先生也不清楚殿下的钱究竟花去了哪里。

与此同时,京中突然涌现了一大批学府,有教孔孟之道的,也有教除妖之法的,多为私塾,一开始百姓还多在观望,但发现私塾学费不高并且还管吃管住之后,大多数人家就都选择将养不起的孩子给塞过去了。

进去之后发现,孩子只要好生念书,成绩优异,甚至还能从私塾里给家里赚米粮回去。

于是盛京的学习之风突然就达到了空前的繁荣阶段。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朝中人并未太过留意,包括聂衍,就算有人提了一两句,想查查这些私塾背后的东家是谁,但话没传上去多远,就被人按下来了。

坤仪站在屏风后头,望着面前躬身给她传话的翰林院大人,绢扇遮脸,微微一笑:“辛苦了。”

“上头有人”就该用在这种时候,更何况她这个“上头”,又可靠权势又大。

上半年的科举结果很快出来了,林青苏是个说到做到的,虽未能中状元,但甲榜探花也实在是没辜负坤仪一番折腾。

上殿受封那日,林青苏特意从合德大街上一家新私塾里出发。受封回来,又将一箱赏赐留在了那私塾,当给后生好学的资助。

此事一时传为佳话,不少贵门便也开始将庶子送去那些私塾,这倒是后话了。

眼下林青苏得封谏议大夫,坤仪给他备好了贺礼,就是打算将他面首之名洗去,让他做个腰杆挺直家世清白的好官。

谁料,她还没来得及送礼,就见林青苏穿着一身官袍站在明珠台门前对着她拱手:“落难之时,在下曾受殿下搭救。如今得蒙圣恩,在下想与殿下说个清楚——当日受殿下玉佩定情,实在仓促,按礼算不得数。”

微微一怔,坤仪失笑:“自然是算不得数,就算你不这么说本宫也……”

“在下想三书六礼,与殿下再结良缘。”林青苏声音洪亮,抱拳朝她躬身,真挚万分地低下了头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