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给曹髦写一篇讨贼檄文(2 / 2)

加入书签

【西据诸葛,东讨公孙,恃功高成权奸。】

【形行谄佞,品性卑污,无德无信,寡廉鲜耻。】

【放空言于洛水,拘诸曹于邺都。】

【腾蛇吐信,吴蜀之患弥远,犬卧朝堂,萧墙之祸眼前。】

【及至师昭,威逼更甚,贪恣跋扈,斮戮忠良,罗群结党,杀伐自专。】

【安国死节,泣宗庙之倾覆,仲恭殉义,悲社稷之将崩。】

【至朕御极,玺绶虚设,践祚六载,斧钺由人。】

【孺婴失语,见汉基之危殆,寿曼被囚,知晋室已凋残。】

【惜司马猖悖,根深日久,公卿将帅,遍植腹心。】

【上下尽庸庸碌碌贪生之辈,左右皆昏昏昧昧畏死之徒。】

【唯赖明君孤奋,圣主自雄。】

【太甲流逐,安恨无周公之辅,孝惠喟叹,岂愿少比干之忠。】

【潜龙困境,鳞爪尤锐,不作雷鸣之咆哮,何吟哀婉以乞怜。】

【皓夜月华,能暗群星之璀璨,荧火微烛,敢映余日之辉光。】

【髦未及弱冠,一介庸君耳。】

【卑躬屈膝,寄余生于瓦舍,折腰撑臣,可苟活于山林。】

【然神器予人,江河易主,宗族受辱,列祖蒙羞。】

【魂归冥府,着废帝之衣冠,陵毁祀绝,报亡命于九泉。】

【为人子孙者何堪?】

【田建求降,忍饥寒以有愧,项王绝命,殉国难而不朽。】

【今登高起誓,陵台聚兵。】

【横刀诛叛逆,挥剑斩妖邪,壮气凌霄汉,锋芒贯长虹。】

【少康复夏,奉大禹以寒浞之血。光武兴汉,祭高祖以王莽之颅。】

【披铁甲以陷阵,乘骐骥以飞驰,擂战鼓之霹雳,动旌旗之烈风。】

【请挽强弓,执长戟,从云阵,屠逆贼!】

一片洋洋洒洒数百字的讨贼檄文,天幕完整的读了一遍。

万朝的众人都仿佛还沉浸其中。

相较于后世喜欢的白话,似乎这种文风,才是历朝历代的皇帝、官员们最是熟悉的。

东汉末年。

曹操仿佛还沉浸在这慷慨激昂,仿佛是站在当时曹髦立场上撰写的讨贼檄文。

让人灵魂颤栗。

上一次有这种感觉,还是早年他听到陈琳所写得《讨曹操檄》。

“想不到,我曹孟德,日后还能有如此麒麟儿孙。”

“哈哈哈哈哈哈……”

曹操放肆的大笑着,虽然历史上他这位叫曹髦的后人失败了,但是……他却做到了让那生活在宛若梦幻般后世的后人们,都钦佩的地步。

“好,好啊!”

曹操目视着远方,没有去看那已经瘫坐在那,知晓自己必死无疑,所以干脆放弃了挣扎的司马懿。

夸赞曹髦的同时,他也不忘多看了几眼天幕上所写的。

“太祖武烈,伟略英姿,灭黄巾,平二袁,擒吕布,败韩马,  降匈奴,追乌桓,逐鲜卑,驱孙刘……”

“后人是如此看待孤的吗?”

曹操的嘴角有点压不住了。

若说身边人的彩虹屁,听多了他已经免疫了。

但是后人的彩虹屁,他还没有听过呢!

虽说,这首讨贼檄文,是后人站在‘曹髦’的角度来书写他这位先祖的,自然不能说不好的,其中与有不少赞誉他的词,实际上用了春秋笔法,给他遮丑了,可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曹操依旧乐的合不拢嘴。

“仲康。”

笑够了。

曹操的脸色冷了下来。

他看向司马懿,冷声道:

“拖出去,五马分尸,夷三族!”

三国。

诸葛亮完整的读完了整篇讨贼檄文,也从这里发现了,虽然都是篡位,但是后人对于曹魏和司马家的评价,是不一样的。

“想不到曹魏后世还能有如此之君。”

诸葛亮不禁心生感慨。

他本以为,此前看到司马懿篡位,以及三家归晋就已经够出乎预料的了,没想到…

“真是世事无常啊。”

诸葛亮深感心力交瘁,人算不如天算。

他虽自比管仲乐毅,却无法料到这世间的事,走向何方。

“不过,亮既然知晓了这些,就必不能再让大汉重蹈覆辙……”

东汉。

汉光武帝刘秀看着天幕上这么一篇讨贼檄文,竟然还有他的事情

——光武兴汉,祭高祖以王莽之颅。

有种微妙的感觉。

毕竟他们刘家的皇位是曹家篡夺的。

虽说这篇讨贼檄文,是后人帮曹髦写得,但是……站在曹髦的立场上讲他似乎也不是特别合适吧?

大唐。

李世民羡慕的看着这篇洋洋洒洒,里面不禁抬高了一番曹操,贬低、怒骂了一番司马家。

言语之间,明显可以看出对曹髦也是赞赏有加。

将其和此前的中兴之君作为对比。

“曹髦虽热血壮志,但也是其先祖曹操不守臣道,所以……才会由此结局吧。”

他虽然也对这天幕所夸赞的曹髦也有些钦佩,可是……这种和篡位有关的政治问题,他必须有明确的态度。

司马家是篡位,曹家也是一样。

“用词恢弘大气,其中的典故全都是两汉以前的,当真是……”

乘舟南下的王勃,此刻正在江上,趁着天幕没有消失,他在快速的记忆这篇讨贼檄文。

文学探讨,特别是能有机会和后人文学探讨一番,王勃自然是激动不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