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三个月(1 / 2)
时间匆匆,转眼三个多月过去了。
到了十月初一。
京师变了。
夜晚的京师,亮了。
除了午门、承天门、洪武门和正阳门,在京师的五个主要路口,一到夜幕降临,大大的神灯就亮了起来。
开始的时候,不知哪传的谣言,说这是妖灯,吸收人的精气神,还真让不少百姓避之惟恐不及。
“别傻了,这可是谪仙人从仙界带回来的宝物,吸收日月精华滋养肉身,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就问你们,哪里的神灯最多?”
对啊,哪里的神灯最多,可不就在皇宫。
于是,路灯的光亮所照之处,挤满了百姓。
官府一看不对,立即派人宣传和维持秩序,这才让百姓们知道,这只是将日光转化为夜晚照明,并不会治病。
即使如此,灯光下,百姓依旧往来如织。
在虾仁的建议下,老朱让宣传部主导,编排莲花落、凤阳花鼓、相声、甚至是歌舞,轮番在路灯下表演。
宣传朝廷的政策,控制了舆论。
百姓们有了免费的夜生活,又了解了惠民政策和朝廷的主张,口口相传,个个都成为了最好的宣传员。
宵禁时间,从一更三刻,也就是晚上八点,推迟到了晚上十点。
百姓们有了夜生活,也带动了京师的消费,促进了经济发展。
新商税的推出,增加了国库收入。
自从去年默许船队出海商贸后,老朱虽说没有下旨废除禁海令,但禁海已经名存实亡。
继宁波市舶司恢复之后,泉州市舶司和广州市舶司也相继恢复,还增设了威海市舶司。
每天都有船队从四个市舶司进出,不但给朝廷带来了大量的关税,还让大明的造船、纺织、陶瓷、茶叶等行业蓬勃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就业。
一批关税入库。
老朱拿着账本,看着上面的数字,乐得合不拢嘴,也不断地拍着大腿,直呼以前真是昏了头,竟然会下达禁海令。
边上的朱标笑道:“父皇,这只是关税,沿海的渔民可以下海捕鱼,既解决了他们的生计,又丰富了百姓的餐桌。”
“好,很好!”
老朱更加感到满意。
自从默许商贸往来,之前老朱制定的户籍政策,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凡大明百姓,皆可参加科举。”
这一条,是老朱明旨颁布。
有了这一条旨意,其它的户籍禁锢也就被打破,百姓们可以自由选择职业。
随着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推广全国,百姓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对陛下和朝廷的拥戴之情高涨,老朱的威望达到新的高度。
士绅们的利益受损,也让他们发现,土地不能成为财富的保障,那么就需要另辟财源,行商、出海、办厂、种植和养殖等,就成为他们投资的新目标。
百姓的日子好过一些,也就想要穿暖吃饱,加上海外的贸易,纺织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原材料就跟不上了。
种桑养蚕,种植棉花和苎麻的热潮形成,也成为朝堂上争吵的根源。
种桑、种棉和种麻,势必会侵占农田。
民以食为天,以农为本,一直是封建王朝的首要根本。
反对侵占良田种桑棉的官员占据了大部分。
如果是在以前,老朱根本不会有侵占农田去种桑棉的想法,谁要是敢这么做,老朱二话不说就会砍掉他的脑袋。
现在不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