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妆(1 / 2)
巫山八月的太阳过于歹毒,把碎石小路晒得滚烫。
急着跑回家的周清茹稍不小心就扯烂了脚上的草鞋,尖锐的石头立刻留下了一道鲜红的口子,直痛得她呲牙咧嘴。
“明明已经跟嬢嬢学了十成的手艺,怎么自己织的草鞋总是没嬢嬢编得牢固耐穿呢?难不成是嬢嬢还留了一手?”
周清茹想不明白。
其实在九十年代的中期,长江沿岸除了那些老年农民外,已经很少有年轻人会编这种手工的草鞋了,更不要说穿在脚上赶路。
但隔壁嬢嬢总说用麦秸和稻草编出来的草鞋不但不怕雨水,而且还坚固耐用,下地干活最是方便。
周清茹在镇里的集市上见过几次有人在卖这种自制的草鞋,一块、两块、三块的都有。
这让她不禁萌生了学手艺的想法,一来是平日除了在村里学堂读书写字外,她的确没啥事干;二来也可以减轻生活的压力,好让妈妈不用这么辛苦。
周清茹是个行动派,当天就去找了嬢嬢拜师学艺,她的计划是在冬天前学会编织草鞋和背篓,这样来年开春就能拿到集市上卖,赚的钱到时候全部交给妈妈。
但现在看来,距离她“宏伟”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过对于生活在大山里的人而言,最不缺的可能就是时间。
农村的孩子皮糙肉厚,周清茹用手抹了抹还在滴血的伤口便不再管它,拿起断裂的草鞋,光着脚丫子便朝着自家屋子跑去。
边跑嘴里还边嘟囔:“得给妈妈做晚饭了,烧个洋芋,妈妈爱吃辣,要不把上次剩下的半条腊肉也煮了算了。”
自从王莺花“性情大变”以后,周清茹就担起了自己照顾自己的重任,九三九四年那会她还只有七八岁,便要独自生火做饭,洗衣打水。
矮矮的个子做什么都不方便,刚开始那会周清茹吃了不少苦头,所幸有隔壁嬢嬢和村里老书记的帮衬,这才逐渐习惯了下来。
麻溜地打开房门,先是把点燃的稻草节塞进砖头土灶,鼓起腮帮有节奏地吹气,待火苗渐旺,便能添加木柴。
灶火熊熊燃烧,早上就留在锅里的清水开始冒出小泡,周清茹熟练地搬来两张凳子,互相叠起,小身子往上一站,这才够到了挂在门梁旁的半条腊肉。
这是春节的时候老书记特地送来的,周清茹自己可舍不得吃,每次都是等妈妈回来才会切一小块和洋芋片一起炒。
当时在云阳村,大米饭还是稀罕物,就和新鲜的猪肉一样,除了逢年过节或者是红白大事,难有村民会奢侈到将大米饭当作三餐的主食,基本上都是以红苕、洋芋或是小米面来代替。
今天周清茹做的是苞米,青色的苞米棒子简单清洗,直接扔进灶膛里,火焰灼烧外皮,期间来回翻动,过不了一会就会满屋子飘香。
此时锅里的腊肉也煮好了,用筷子挑出,不等其变凉,就切成薄片,和备好的洋芋一起翻炒。
周清茹特地放了很多的辣椒,王莺花口重喜辣,尤其爱吃腌制过的小米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