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信访可行可用(五更)(1 / 2)

加入书签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信访可行可用(五更)

信访,需要写信,而写信,又需要有文化。

不巧,绝大部分百姓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起名字都随意得很,比如叫什么重八、九四、大郎之类的。让他们写信上访,诉说冤情,报告地方上动态,确实难做。

但事在人为。

顾正臣言道:“百姓不能写信,那就安排能写信的人在地方上。只要百姓口述,信可以从县转到府,可以从府转到布政使司,从布政使司可以转至京师,臣不认为有什么人可以在地方上一手遮天,堵得住悠悠众口。”

朱棡见朱元璋沉思,当即补充道:“就以广东为例,若清远县的百姓被县衙欺压,可以写信转知广州知府,若广州知府在一定时间内没受理,则可以写信转知布政使司,若布政使司依旧没处理,则清远百姓可以跨出广州府,其潮州府、韶州府、肇庆付投信,这些府衙一旦收到跨区域信,则必须按规定送至京师,这样一来,朝廷可以得知此事,施压布政使司、广州府、清远县衙……”

“至于如何写信,儿臣也想过,有两个法子,要么找社学先生,要么准许县学弟子、教喻等为百姓代写信,要么在地方的驿站之旁另设一个信访司,专事百姓信访之事,而这些信件经信访司整理用印之后,可以交驿站传递至相应衙门,也可以随地方公文,一起送至京师,在京师之中,设一信访总司,分出轻重缓急,下发文书给地方,或是安排官员前往督办……”

朱元璋仔细听着,不紧不慢地在房中踱步。

显然,这种信访法确实能让百姓在一定程度上监督与约束地方官吏,谁敢乱法,巧立名目,胡作非为,这些事都可以通过信的方式揭发检举,到时,上级衙署或朝廷干涉,该杀的杀,该贬的贬,贪官污吏少了,百姓日子也安稳了,人心自然也就顺了。

信访司、信访总司,这都不是什么事,无外乎是多花点钱粮,正如顾正臣以前说的,一个贪官污吏拿走的,比养廉银多得多,只要能少贪官,安地方,大不了将府县的杂役减少几个,节省出来充入信访司。

百姓有了盼头,贪官有了畏怕,朝廷有了监察地方的新路子,这应该说得上是一举三得之事。虽说这个法子还有些粗糙,有些问题上也没说清楚,但无论怎么看,这法子都利大于弊,可行,可用。

朱元璋看向侃侃而谈的朱棡,微微点头,暼了一眼还跪着的顾正臣,抬了下手,待朱棡说完,便问道:“这法子当真可行吗?”顾正臣言道:“陛下若是不放心,可以选一行省试点先行。臣以为,福建行省能担此任。”

朱元璋哼了声:“福建行省距离京师还是太远了一些,这事你们形成具体文书,朕阅览之后再说吧,方方面面务必考虑周到。只是顾小子,百姓可接触不到锦衣卫,朕总不能刚设了它,便废了它吧?”

顾正臣拱手道:“陛下,臣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元璋伸出手,握了握拳头又舒展开:“你都这样说了,一定是不中听的话。说吧,若是太刺耳,朕不介意抽你一顿鞭子。”

顾正臣苦涩不已,但还是说了出来:“臣以为现如今的锦衣卫,继承了太多检校,而检校三教九流,无所不用其极,既缺乏侦查打探的本事,也缺乏自我约束之力。若让锦衣卫毫无后顾之忧,不起私心,臣以为,一可以厚恩收心,保其忠心,二可以用使用新训练出来的斥候,发其所长;三可以一年一次轮换晋升。”

“一年一次轮换晋升?”

朱元璋若有所思。

顾正臣点头:“任何武将长期控制一军一卫,都可能会有所私心,形成个人势力,不利朝廷。若一年之后,指挥使、指挥同知等轮换调离,底层将校可以向上爬,这样一来,锦衣卫内部便不存在唯主将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