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打起来了(1 / 2)

加入书签

清早里已有些凉意,皇宫内洒扫不停,各有几路人急匆匆地走着,引得太监宫女悄声说着话猜测。

内监着急忙慌地从朝堂内出来,皇帝不压怒火的一句话叫他此刻还发着颤。

小畜生……这仨字哪是一个贤德之名在外的圣君能说的!可他偏偏就说了!还当廷传了祁王!

惩处之意任谁都能看出来!

更遑论这内监跑出外头时隐隐听到下一句:

“告老还乡前,帮朕提着那小畜生的皮好好整治一番,不论亲王臣子的身份,到他知书明礼之前,你就是他该敬着供着的太傅!”

下一刻,尤老太傅苍老的声音响起:“臣领命!”

小内监吓得后脖子凉飕飕的,他能在前朝待着,只因这股子机灵劲儿!前朝后宫,不论是后妃,官员,还是太监里头的弯弯绕绕,他都一清二楚!

这尤老太傅两朝元老,就是当初年幼时的圣上也是他一棍子一棍子地打出来的!他从年轻时便是个极刚正不阿的人,就是先帝都是百般信任。若非他年老,祁王又出生得晚,本也是他出面去教授。

这下祁王落到他手里,往后的日子怕是要难过了!

而另一路则是拿了腰牌出宫门,一路朝周家府门跑去。

朝堂上,皇帝又重新拿起那文书,再细细地逐字逐句地往下看。

书写端正,文书又有条理,一字一句不卑不亢,说是进献,却是一派得了朝廷庇佑的虔诚心态。

这样的孩子,猜也是个有品行的。

只心里再有一丝欣赏,他面上还是未有夸赞之意。

他抬眼朝底下的周侍郎看去,有意道:“周卿以为……是要给他保一个什么位子?”

直截了当地一句问,就差将周侍郎跟祁佑意在以手艺换官位的话抛出来。

也难怪皇帝怀疑,殿试在即的当口上,这样一则手艺进献上来,难免不叫人怀疑这其中的用意。

此时众人也是一副突然顿悟的模样,说来倒也不讶异,历朝历代也有过不少的献宝状元,人家没裹挟着手艺方子强要,提前进献了上来也算可以了。

没想到周侍郎竟一派正直,行礼摇头:“圣上明鉴,这家人心系天下是我朝之幸,两个孩子也并非是贪恋高位之人,官职高低自有圣上抉择。”

“……只我前不久也问过。”

周侍郎抬眼,皇帝显然来了兴趣:“他们如何说?”

两个穷苦出身的孩子,又尝过不少人情冷暖,自然是身居要职,一飞冲天来得自在,不然这两个又怎会生了心思来科考呢。

周侍郎想到知行跟祁佑两个不符少年稚气的沉稳,笑了笑:“他们二人道'有人居庙堂,自要有人安地方'。”

周侍郎抬手一拜:“他俩愿意安地方。”

……

朝堂之内一瞬安静,那尤老太傅直直看过去,一双苍老却仍有神的眼睛里俱是惊讶。

在旁的一众官员纷纷张了张嘴,又闭上,似也是不敢相信。

在这儿几十个官员,年轻时没有一个不为留在京都而奋起直追,往日种种,案牍劳神,虽有大义,也确有私心。而一些纯臣,在京都荣养多年,也快忘了年轻时的一腔热血。

此刻听到这样一句,那些长眠已久的岁月也忽的扑面而来,叫满朝官员措手不及。

尤老太傅不由得感慨:“是两个好孩子。”

再看座上的皇帝,也早已陷入沉思。

良久,才笑道:“倒是有许多年未见这样的孩子了。”

说着转头朝尤老太傅道:“老太傅,朕记得父皇同我说过,当年你也是这般言语,叫皇祖父高兴了好几日吧!”

尤老太傅眼神悠转,似在回忆,回道:“言犹在耳,一晃也几十年过去了。”

前两朝不比如今,早前朝代不稳,乡民暴乱,冤假错案时有发生,以尤老太傅为首的一众官员走往各地。彼时一同安地方的同僚如今也死的死,退的退,留下一个尤老太傅因有太傅之名,一直留在朝堂之内。

而这两年一派太平被一场大旱搅动,地方官员才是最短缺的,这也是此次科考,皇帝的最终目的。

祁佑的一句话,确确实实说进了一些老臣和上面这位的心里。

周侍郎端看一众人的面色,心里提着的这口气也渐渐地平了。

这两个小子还未入朝便赢得了盛名,哪怕存了安地方的心思,十几年后这朝堂也未必没有他俩的名字。

如此又细说了一会儿,虽个个官员面上都对两人十分好奇,其中也不乏派了好几回请柬也没请到的,但到了退朝时候,也只好遗憾了。

而正当一众人陆陆续续退下时,一个小太监却着急忙慌地从外头奔来,战战兢兢地跪倒在地,仓皇道:“禀……禀圣上……”

这副面容一瞧便是发生了大事。

皇帝眉心一跳:“说。”

小太监咽了咽喉咙,埋头颤声道:“祁王……祁王跟两位举人老爷……祁王要杀了举人老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