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领导下乡(2 / 2)

加入书签

        土地荒废,在农村已经成为极为严重的现象。

        山南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如果把土地荒废了,等于就是荒废了根本。

        突出的情况让县里开始重视起来。年前,全县召开了复耕的工作会议。要求全县所有乡镇,必须将荒废的土地都复耕起来。

        钟书记下乡,就是检查各乡镇的复耕情况。

        县里决定,如果村民未能将属于自己名下的土地复耕,首先就要停发国家对土地耕作的补助。这笔钱虽然不多,但比起过去不但没补助,还要交公粮的历史,已经是开天辟地的政策了。

        停发补助的同时,如果村民拒不复耕,政府将恢复已经作废的公粮制度。

        也就是说,村民不但拿不到农业补助款,还要自掏腰包支付农业税。

        这个决定在常委会上有过激烈的争论。有人反对决定,认为如果恢复农业税,就是开历史倒车。最大的可能会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但钟书记坚持己见。他在会上强硬地表态,必须执行复耕决定。

        神龙乡也接到过通知。但是苏阳和魏大龙不担心。

        神龙乡千百年来,土地就没荒废过。过去是因为交通闭塞,连带着信息闭塞。虽然也有村民在外打工赚钱。但对于大多数的神龙乡村民而言,他们还是愿意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劳作。

        因此,在神龙乡很少看到土地荒废的情况。

        全县土地荒废最严重的有三个镇。其中,城关镇是代表。

        城关镇因为与县城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些年最要精力都放在发展工业和房地产上了。这两项事业恰恰又都是需要土地最多的事业。因此,城关镇目前的土地荒废情况并不严重。

        最严重的是一个叫三角塘镇的镇。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三角塘镇其实与神龙乡地理位置差不多。但是,人家镇内有一条国道,一条省道经过。因为交通的便利,带来了经济的繁荣。

        三角塘镇从事最多的就是交通运输业。此行业又催生了装卸的产业。村民装卸一天的货,最多的时候一天能赚到三五百块。

        如此高的收益,让他们将种地抛到了一边。据说,全镇近万亩的土地,耕作的面积不到一百亩。

        苏阳被钟书记安排与他同车。

        本次下乡检查工作,队伍很庞大。

        除县委县政府外,农业农村局是第一个陪同检查的单位。除此以外,水利、经作、环保、交通等单位,也派人随同前往。

        县委是钟书记亲自带队。县政府安排了齐小敏副县长随行。

        书记出行,当然安排了警车开道。

        刚上车,钟书记便问苏阳,“你对复耕工作有什么看法?”

        苏阳笑笑道:“我记得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我们的一个教社会学的教授给我们讲过这样的一句话,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我们国情决定我们暂时还只能两条腿走路。毕竟,我们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

        钟书记颔首道:“你这八个字,有见地。农业是命脉啊。根据统计数据,我们每年从国外要进口数量相当庞大的粮食。一个农业大国,还需要靠进口粮食来养活国民,这不能说不是一个讽刺啊。”

        苏阳道:“主要是农产品价值不高,与农民付出的劳动不相匹配。这是造成农民大量离开土地的主要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暂时还没有更好的办法。”

        钟天问道:“你对恢复向荒废土地的农民征收农业税,有什么看法?”

        苏阳迟疑了一下,小声说道:“农业税是一个已经被停止征收的税种。如果我们恢复它,只会增加农民的负担。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钟天叹口气道:“我也知道这不是一个好办法。但现在的情况逼着我这样做啊。”

        苏阳小声说道:“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土地荒废的问题。”

总字数:534357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