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1 / 1)

加入书签

培华的新房就是原来二叔住的那一间。

田玲玲现在跟沈二叔住在机械厂的家属院,这是去年厂里刚刚给他们分的,两间房子带着一个小院子,已经不是原来那一间的单身宿舍了,因为这个,二叔跟田玲玲回家,跟爷爷奶奶说,把原来他们那一间房子给培华当新房,家里的孩子都大了,他们已经在城里有了家,离得又不是很远,这间房子他们再占着就不像话了。

爷爷奶奶商量了之后,就把这间房子粉刷一新,给培华当新房,粉白粉白的墙壁,屋里是几样时新的家具,炕上铺着崭新的炕席,那道火枪也被粉刷一新,一进屋子就闻到一股好闻的味道,说不出是什么味道,但是就是觉得好闻,培茵跟奶奶说了之后,奶奶笑呵呵的说:“这个呀就是新媳妇屋子的味道,说不上是个什么味道,就是觉得好闻。”

培茵看着崭新的屋子,还有那些崭新的家具,这是一个小家庭的开始,以后,这个家庭里或许会有好多的孩子,等到几十年之后这个由两个年轻人组成的小家庭就会发展成一个大家庭,这个好闻的味道大概就是一种希望的味道吧。

农历的二月十九,是个好日子,这也是王老爷子偷着给两个孩子看的日子,诸事大吉,宜嫁娶,是沈培华跟刘瑜茜缔结百年好合的日子。

沈家不大的小院收拾的干干净净的,村里的年轻人都来沈家帮忙,用那些小伙子的话说就是,今天不管怎么着也得到这里来帮忙啊,人家新媳妇是城里的姑娘,听说能来好几个同学朋友,自己好好的表现,这要是被人家看上了不就也能娶个城里的媳妇吗?

田支书为了沈家村的名声考虑,特批了用村里那辆拖拉机去接新娘子,咱沈家村可是去西平城里接新媳妇,要是寒碜了丢的可是咱沈家村的脸面呢,这个理由一说出来,谁都不能说个不是,你也想用村里的拖拉机去接新媳妇?好啊,你要是也能找个城里的媳妇,随便你用,要是不能,那还是算了吧。

那辆看起来很新的拖拉机又被擦拭了一遍,车头上还绑了一个用纸扎的大大的红花,鲜艳的红色,底下衬着绿色的叶子,花心处用嫩黄色的纸剪了细细的纸条充当花蕊,这下把拖拉机打扮的更加喜气。

村里很多人都来沈家帮忙,响应上级号召,移风易俗喜事新办,中午是没有酒席吃的,最多也就是分几块喜糖几根喜烟,大家还是高高兴兴的来帮忙。

爷爷身体一直不好,一大早换好了新衣服就在炕头上坐着,腿上盖着一床小被子,奶奶穿着过年的新衣服,花白的头发仔细的梳成一个小纂用一个黑色的网套套在脑后,满是皱纹的脸上洋溢着喜气,这可是家里的长孙娶长孙媳妇,这要放在解放前,得大摆筵席,长子长孙娶媳妇是家里的大事呢。

沈父沈母穿戴一新,进进出出的忙活着,自己的儿子已经二十五了,终于娶亲成家,以后自己的这个家庭会越来越壮大的。

培华呢,穿着一身深蓝色的中山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脸上满是笑容,一会就得跟着村里那几个小伙子去西平城接自己的新娘子了,心里估计除了高兴就是激动了。

培田已经是半大的小子了,能帮着家里忙活点事情,这会跟在二奶奶身后,二奶奶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因为是星期天,村里的小孩子都不上学,培茵就跟几个班里的同学在一起,笑呵呵的跟着说说笑笑。

培茵起床之后把自己跟培焜收拾干净,吃了早饭就一直拉着培焜的手,已经快要三岁的培焜正是爱动的时候,看着什么都新鲜,院子里院子外面都是人,培焜更加的兴奋了,扯着自己姐姐的手,出来进去出来进去的,培茵累得够呛。

一大早二叔就跟田玲玲带着培菁回了家,田玲玲跟着沈母一起忙活,培菁就被她姥姥接过去,五岁多的培菁已经在西平城里的幼儿园上了两年幼儿园了,待人接物跟村里的孩子有明显的区别,培茵听着那些人围着田母跟培菁两个,一个劲的夸奖,看人家城里的孩子跟咱们乡下的就是不一样,看看培菁,又有礼貌又文静,你看看咱们家的孩子,跟个皮猴子似的,没有一刻的安稳。

培茵看着自己手里没有一刻安稳的培焜,进进出出的都好几遍了,还是乐呵呵的迈着小短腿,哪里有热闹往哪里钻,得亏培茵是个伪萝莉,要不然哪里有这么大的耐心陪着一遍遍的出来进去的啊。

八点多钟,培华带着村里的一帮小伙子开着村里的拖拉机出发去城里接媳妇,培茵本来想着跟着一起去看热闹的,可是看看车上那一车的棒小伙子,再看看自己牵着的培焜,觉得还是算了吧,今天家里大人都很忙,自己得看着弟弟,要不然谁都时间看他啊。

拖拉机在一帮小伙子的欢呼声中开出了沈家村,村里的人都高兴的看着自己村里的拖拉机开出村子里。

过了一个多小时,拖拉机从西平城里接着新娘“突突”的开进了沈家村,村口大槐树下等着的人笑呵呵的看着远远地开过来的拖拉机,小孩子看见拖拉机一边笑闹着,一边往沈家小院跑着去报信,大人们则跟在拖拉机的后面,笑呵呵的往沈家小院走。

培茵在院子外的拐角处等着呢,看见拖拉机开过来,原本咋咋呼呼的小伙子们也没有那么咋呼了,原来拖拉机车斗里坐着的不光是新娘子,还有新娘子的几个同学朋友,村里人就朝着那几个有些腼腆的小伙子挤眉弄眼的,有些性格开朗的就开那几个小伙子的玩笑:“那个小谁啊,你可得加把油,争取用拖拉机接新媳妇啊。”

那个被开玩笑的小伙子难得的脸红了,引得旁边的人一阵“哈哈”大笑。

这几个姑娘里有前年一起来学农的,因为当时借住在村里人家,这次见到自然又是一番挈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