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真不是细作(2 / 2)

加入书签

        三相县的捕头忽然开口道。

        “诸位大人,他不愿说,但寺中其他人未必不知啊,那长须和尚可是穿着相山禅院的僧袍的!”

        “不错,问问寺中僧人,他们可未必有丁飞雄嘴硬!”

        定下此策之后,相山禅院的僧人被分别单独带去一些个禅房或者佛堂盘问。

        广济禅师和一些个老和尚虽然心中惧怕,但问及一些问题也选择修闭口禅,但一些小和尚本就心神不宁,威逼之下经不住吓就把知道的全都说了出来。

        长须和尚究竟是谁倒是没个定论,也无人知晓,但易书元却被供了出来。

        毕竟易书元之前和两个和尚走在一起也不是没人看到,两个和尚醒了之后,周围僧人也听到他们谈及“易先生”。

        而如今整个相山禅院内的人只有一个姓易的。

        ——

        易书元暂时和一群被滞留的外来香客一起被看管在一处僧舍,此刻膝支手肘掌撑面,正在靠坐在墙角闭目休憩,而石生则靠在他身边睡觉。

        实际上这里的一群人虽然不是本地人,但嫌疑也已经不大,所以看管也不算太严格。

        但这会外面忽然传来一些动静,易书元也睁开了眼睛。

        “唉这事闹的,查了半天查我头上来了.”

        易书元笑着自语一句,倒也并不十分懊恼,反而在荒唐中自得其乐。

        门被打开,外面站着一个武官和三相县的捕头。

        “这里姓易的儒生是哪个?”

        石生这会也醒了过来,抬头看看易书元。

        “师父,他们不会说的是您吧?”

        “那还能有谁?”

        易书元笑笑,撑着腿站了起来,石生也赶忙跟着起身。

        以他的本事,想走不过一念之间,不过却也想见见丁飞雄之难如何过去,如果有必要的话,推波助澜一番也未尝不可。

        那边武官看到有人起身了,立刻道。

        “出来跟我们走,你两个,去带上他的行囊!”

        “是!”

        两名士卒进入僧舍,其他香客纷纷躲开,易书元也不拦着,任由别人将他的背箱等物拿起,随后同他们一起走了出去。

        一行人一直到了弥光殿外的院中,几名武官和三相县的官差就等在花榈树下,看到易书元牵着一个孩子走来,不由认真打量起来。

        这儒生面色并不显老,却竟然长发花白,官差兵卒看押过来却依然从容不迫,就连身边的孩子也只有好奇没有惧色。

        关键这样的人在人群中本该是鹤立鸡群一眼可辨,但在场武官差人却都没太大印象。

        他们明明在最初都看过寺中之人的,怎么可能忽略这样的人呢?

        “大人,人带到了!”

        随着士卒复命,易书元倒是先一步向着树下的武官和官差拱了拱手。

        “易书元见过诸位大人!”

        为首的武官上下打量着易书元,忽然开口问道。

        “是你为两个和尚讲经的?”

        易书元也不隐瞒,点头承认了。

        “倒也没有那么正式,不过是将听过的一篇无名经文教给了有心向佛之人罢了!”

        “你可知那游方和尚身份?”

        易书元竟然又点了点头。

        “大人此前吼声如此响亮,想来他就是南晏细作丁飞雄吧,易某一向自诩看人极准,不成想今日却看走了眼,竟把一个他国奸细当做向佛之人,真是枉读圣贤书了,惭愧惭愧!”

        易书元做出羞愤难挡的样子,这倒是让几名武官和官差心中莫名有些尴尬。

        那游方僧的前后表现摆在那边,也解释了一切,对方若真的想跑是无人能挡的,且那振聋发聩的言语好似尚在耳边。

        这样的人绝对称得上一句有心向佛。

        随后对于儒生的盘问倒也十分顺利,几乎是知无不言。

        随后武官又看向始终靠着易书元的石生。

        “孩子,茗州如此之远,你和你师父跋山涉水数千里之遥,不苦么?”

        “不苦呀,师父说走千万里路见千百种人,阅尽红尘百态亦是乐趣,跟着师父能见很多人很多事,涨很多见识呢!”

        这边有人问话,那边有人随后翻着行李。

        背箱之中有被褥也有锅有碗和各种杂物,当然也少不了一些书籍,路引也被翻找出来,印证了易书元的回答,只不过不是元江县,而是成了茗州人。

        加上搭手探脉之下,眼前儒生也根本没有内力,实在没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武官拿起挂在背箱一角的大葫芦,摇晃了一下,攥着葫芦藤拔开葫芦嘴,瓶口没有任何味道,倾倒一下葫芦,顿时有一股水流被倒了出来,明显就是普通的清水。

        再看向儒生,始终从容,结合此前问答之言语,武官也知晓此人绝非寻常庸俗书生,是个有真才实学且亲身带着弟子游学四方的人。

        对易书元奸细的怀疑其实已经淡了,不过也不能妄下定论。

        武官将葫芦重新放好,起身略带歉意地拱了拱手道。

        “我等也是公事公办,先生才学出众身世清楚,但误会虽已解除,还请先生先委屈一下,等都督赶来再行定夺!”

        “理当如此!”

        易书元拱手回礼。

        “带易先生下去休息,单独住一间客舍,好生照看不得有误!”

        “是!”

        你说误会解除吧,看管得更严了,想要去拿背箱却被那武官挡着,丝毫没有让开的意思。

        易书元无奈,只能笑笑带着石生随着士卒离去了。

        等易书元一走,武官就看向身旁数人。

        “此人乃是大才,希望他真的不是奸细吧,否则也太过可惜!”

        “大人放心,其人仪态从容进退有度,定是能识大体之人,既然是我大庸人又学识渊博,怎可能当那南晏奸细!”

        “不错,而且那丁飞雄也确实不像在说假话.”

        武官也是点了点头,不论是丁飞雄还是易书元都不像是真正的奸细。

        “等都督来了再说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