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2 / 2)

加入书签

自从77年恢复高考之后,连续三年,都是延续77年的高考政策,对于考生的要求范围,放得很宽。回城知青,社会待业青年,在职干部职工,现役军人,年龄三十周岁以下者,都可以参考。

自然也就不存在复读生不许参考的问题。

要到八十年代之后,才会逐渐的改变。

庆边的家长和学生们,听说是庆华大学的高材生送课下乡,具皆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十里八乡的有志青年,全都赶到县里来听课。

这是刘弘毅的强项,一如既往的发挥稳定,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赞扬和钦佩。

但徐文心却看出有些不对。

县里的通讯员,主要的采访对象,并不是公认讲课讲得最好的刘弘毅,而是易学群。

别怀疑,县里宣传部的通讯员,其实就可以看作是“记者”。因为他们写的文章,是经常见报的。实际上,每个县里的宣传部,每年都有发表任务。

内部文件规定得清清楚楚,每年必须在国家级报刊上发表多少文章,在省级报刊上发表多少文章。

这是硬性指标。

为了完成这些指标,通讯员不但需要写好稿子,还需要和报社搞好关系。

毫无疑问,庆华大学高材生送课下乡,这样的题材有着比较重大的宣传价值。借助庆华大学的大牌子,这样的通讯报道,有很大的机会登上《群众日报》。

县里的通讯员,不采访刘弘毅,却重点采访易学群,让徐文心觉得心里很不舒服。

她的内心深处,一直都是非常感激刘楚安刘弘毅父子的。

要不是他们对自己的关心,自己绝对要在楚州乡下的知青点多待半年。而且徐文心对刘弘毅的才华,佩服得五体投地。

“刘书记,他们这是什么意思?”

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徐文心气呼呼地将自己心中的不满表露出来。

刘弘毅微笑说道:“文心同学,不要在意这些事情。我们这次送课下乡,为的是充实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帮助他人。只要这两个目标达成,我们的任务就完成得非常好了。”

“可是他们这样做,也太明显了吧?”

“就算要捧易学群,也没必要把我们都比下去啊!”

“尤其是你,谁不知道,你才是讲课讲得最好的老师。”

“可是对我们又有什么损害呢?”

刘弘毅反问道。

徐文心愣了一下,仔细想想,要说实际的损害,那还真没有。

“文心同学,这个世界上,永远都不存在绝对的公平。每个人都会利用自己的资源,让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只要他不损害其他人的利益,那就没什么不好的。”

“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自己“抢”了易学群的学生会主席,就让他在其他方面捞回一点好了。

斤斤计较,岂是大丈夫所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