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年味儿(1 / 1)
腊月二十九这天,带着女儿到花街上买了几枝花,置办了一点春节的必需品,又帮她买了老师布置的寒假手工作业所需的折纸和双面胶。回到家里,打开网易寄来的春节礼包,我们一起贴了春联,在门上贴上了一张福字。
在花瓶里插上迎春花,感觉有了那么一丝年味儿。跟我忙完这些,我打开电脑完成每日的更新任务,女儿开始做自己的手工作业。
女儿做得很认真,十分投入,一丝不苟制作一朵纸折的莲花灯笼。看着孩子认真地完成自己的作业,那么专注的神情让我十分欣慰。
然而,年味还是淡了,大街上门可罗雀,家里也显得有几分冷清,与记忆中过年那种阖家团圆的热闹氛围完全不一样,反而格外感到几分孤独。
我问女儿,喜欢过年吗?女儿说,喜欢。我说喜欢什么?她说可以收红包,还可以痛快玩耍。
孩子们喜欢过年,因为过年意味着收获与成长。而大人普遍害怕过年,因为过一年老一岁,过年感觉是在过关,每过一年就失去一些。
现代人普遍都感觉如今的年味儿越来越寡淡了,每年的春节都像是过了个假年,似乎那种充满欢歌笑语年味浓郁的春节只存在于童年的回忆之中,再也追寻不到了。
现在的孩子,大多不愁吃穿,平时每天过的都跟我们贫瘠的童年过的差不多,所以对过年的记忆大多是可以收到红包,可以放心玩耍,没有作业,也没有家长的训斥。
我们感觉以前春节热闹,大概是因为以前大家都比较贫穷,不逢年不过节吃不到好东西,不到春节就没有新褂子穿,而过年正好集中起来,一次性补给,集中奢侈一回。所谓的年味,其实更多的是贫穷的味道。
尤其一些超大城市,甚至是大一些的城市,一进入春节前后逐渐就变成了一座空城。城市里人迹稀少,店铺关门,留守其中的人不仅感受不到春节的热闹,反而格外的冷清与孤单。
那么,人都去了哪里呢?自然是从什么地方来,回什么地方去了。大都市里人迹稀少,但大部分平时人丁不旺,街巷萧索的乡镇里却人满为患,平时根本见不到人影的人陆续从全国各地四面八方潮涌而来,让平日里冷清的乡镇变得热闹繁华起来。
那么,乡村的年味儿就足够浓郁吗?似乎也不尽然,年味儿变淡是普遍现象,从都市到乡村感受都差不多。
如今春节更像是一种仪式,回家的人也只是走个过程,大年夜家里人吃一顿年夜饭,放几挂鞭炮,平日里久不走动的亲戚互相串个门,最多坐在一起打个麻将,吃喝一顿。这样的日子过几天也就乏味了,着急要离开,回到自己平时工作生活的地方。
随着回到乡镇的人逐渐离开,原本热闹的乡村再次回归平静,能走的都走了,又变得冷清萧条起来。而那些空城的人流又开始拥挤,随着人流四面八方回潮,刚冷清了没几天的城市再次恢复繁荣与喧闹。
就是这样,周而复始,每年都会重现一次。
虽然年味儿变淡了,但是春节还是要过的。对大部分人来说,一年忙到头,也就只有过年这几天可以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不用去考虑工作和各种勾心斗角,彻底放飞自我,慵懒地躺在床上睡到自然醒。平时见不到的亲朋好友,也可以趁节日里聚一下,互相倾诉各自一年的辛酸与收获。
过完年后,大家各奔东西,然后继续等待来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