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英雄的终章(2 / 2)
再加上作为效忠元朝的中原文人,迎合元朝统治者的需求,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涉及原则,因为他们压根就没几个硬骨头。
都说文人何苦为难文人,各行何苦为难同行,但事实就是死道友不死贫道。
因此,我们的辛先祖何止是在生前郁郁不得志,就连死后,也有人想让他不得安宁,恨不得把他从坟里拖出来再弹劾几顿。
脑海中的思绪万千,在现实不过转瞬之间。
江逸快速回过神来,听辛弃疾说道:“北伐之事我亦知晓,可恨我垂垂老矣,身体每况愈下,已无力再为百姓再做些什么。”
江逸并未接这话茬,他打算刻意绕开这个伤心话题,只说道:“在这期间,飞虎军分戍信阳、武昌。”
“嘉定十年(1217年)前后,飞虎军开始在信阳及周边地区,多次进行规模作战。”
“后来,孟珙也在嘉定十五年,创立飞虎营,朝廷下旨湖之南安抚司起发潭州飞虎马步军二千人,前往御敌。”
“飞虎军在寿昌立下了不少功劳,成功守护了一方百姓的平安,但在第二年的时候,寿昌知军朱索想请飞虎军和家属永久屯驻在寿昌,差点引起兵变,最后不得不取消。”
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到,飞虎军在当时有多吃香,他们到哪就能保哪一方的平安,在那个朝廷越发溃散的时代,飞虎军已经承担起了更多重要的使命。
辛弃疾听到这些话,内心颇为欣喜,之后的飞虎军虽和他没多大关系,但这个军号可是他创立的,飞虎军的威名也是由他打出来的,作为开拓者,辛弃疾完成了属于他的历史使命。
并且,这个使命还为南宋抗金抗蒙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早在辛弃疾壮年的时候,当时的飞虎军就已经被金人畏称为“虎儿军”!
飞虎军从那时起,就代表了地方军队的上等战力,之后还逐渐由地方军队发展成国家军队,戍守的地区包括湖之南、广之西、湖之北、江之西等,几乎是南宋一半的地区!
早从那个时候开始,他们象征的就是战力、纪律、精神!
若没有这样的功绩和威慑力,之后那些将领怎么可能还会沿用飞虎这个军号,任凭一个两三千人数的军队派生出其他军队?
“绍定二年时,寿昌的飞虎军被陆续抽往西省收捕峒寇,寿昌军还自行招募士兵,创招飞虎军,永久屯驻,以“御前飞虎军寿昌军驻札”为号。此即
寿昌飞虎军!”
可想而知,飞虎军当时在各地打出的威名!
“飞虎军先后历经大战,光后世典籍可查的就有六次,其中一次失败,一次先败后胜。可以说较好的完成了镇守一方的任务。”
“史称:盗贼不起,蛮猺帖息,一路赖之以安!”
“在对外战绩上,飞虎军对金、蒙各有两次,可谓胜负各半,对当时的南宋来说已经算是极好。”
“他们不过两三千的规模,根本算不上是军队主力,但是,一旦战争爆发,许多人都会想到征调飞虎军去战斗!”
江逸说到这,就不打算再继续说飞虎军了。
这些虽然可以从侧面反映出飞虎军的实力,但同时,也表明南宋的正规军越来越不堪重用,朝廷越来越无兵可用的现象……
象征这个朝代,终将灭亡。
可怜的飞虎将士,早已成为南宋在军事上,最终的牺牲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