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才画师(1 / 2)
随着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王朝,为皇帝生产了六百多年的御窑厂,寿终正寝。御窑厂的工匠们散落于民间,这些人虽然已经不再是御用的工匠,但他们的手艺仍然得到了民国政府和瓷业公司的认可,有些在民国政府经营的瓷业公司担当画师。
一些民国政府的官员贪利腐败,将画师的作品倒卖给了商人和富甲。有思想的画师们幡然醒悟,不再为民国政府的瓷业公司服务,自发成立了陶瓷大师聚集交流的“月圆会”。在这里画师们品茗论画,品评画理,相互观摩,切磋技艺。他们约定每月月圆之时雅聚一次,共同探讨瓷绘艺术,因此被称为“月圆会”。为了进一步推进瓷器技艺的传承,各个擅长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们,都积极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月圆会还有一项秘密任务,就是保护国宝瓷器,月圆会一方面是为了拯救危在旦夕的国宝瓷器,月圆会的成员们在离开瓷业公司之后,暗中调查了他们此前被卖掉的画作的流向,调查过程中惊奇地发现部分国宝瓷器同样被卖了出去,相当一部分已经流失海外,这其中就有汉江瓷业公司的身影。
汉江瓷业,是景市规模最大的瓷器生产和贸易的公司,被汉江商会会长南在利把持。南在利暗中将很多流落到手的国宝瓷器,卖给日本和上海商人,从中渔利。可以说,南在利与军阀头子冯大帅是一丘之貉,冯大帅明面上搞,南在利以汉江瓷业公司的名义暗地搞。乱世之中的奸商南在利,信奉“善无善报,恶无恶报”,世上没有所谓的善与恶,只有赢与输。除此之外,南在利还在暗中为瓷业公司物色制瓷大师和画匠,很多有志之士,包括月圆会成员,看透了南在利虚伪的嘴脸,不愿为其卖命。
这天,有一个满身是血迹的年轻人,拎着几刀猪肉,闯进了这个秘密基地月圆会。此人是个屠夫,名叫裴多宝,二十岁初头,年少老成,浓眉,络腮胡,在汉江镇当屠夫。多宝的父亲是老屠夫,忙时打铁卖肉,闲时江上捕鱼为生;母亲戴氏从小读过书学过画,军阀打仗时从安徽迁到汉江,勤劳节俭,开了一家红店,专门给瓷业公司写字。多宝母亲闲时就教多宝读书写字,后来多宝母亲病重,家境落寞,父亲又常年生病咳嗽,多宝挑起家庭重担,子承父业,以杀猪卖肉为生。但随着帝国主义和地方军阀搜刮民脂民膏加俱,百姓生活每况愈下,各地都在闹饥荒,老百姓根本吃不起肉,杀猪卖肉的生意也经营惨淡。
月圆会发起人王启元,见多宝身上满身血迹,油头垢面,捋着长髯质问多宝为何闯进月圆会。多宝说他看中了制瓷大师袁林的女儿,他要拜袁林为师,将来画的梅瓶,一支也能卖到一百两银子,有钱了就能娶得到袁林的女儿。月圆会的成员听到多宝的狂言,哈哈大笑。
原来就在早上,多宝收摊回家,经过一家古玩店,看见有人在倒卖一支梅瓶。瓶上水藻间游动的年轻女子乃绝世美女,多宝再看落款是袁林,心想拿钱买下这梅瓶,却不料这梅瓶要卖白银一百两。多宝向店主打听,原来袁林是御窑制瓷大师,以前是专门给京城皇上画瓷器的;而梅瓶上的女孩,正是袁林的女儿。多宝盯着瓶上的年轻女子发呆,店主讽刺多宝,梅瓶买不起;梅瓶上的女子,更别多想,她不是像多宝这种粗人就能接近的,千金小姐不会嫁给穷光蛋……
随着清朝国力的衰败,皇家御窑厂的衰落,一批出类拔萃的优秀民间陶瓷艺术家异军突起,月圆会的成员袁林,就是其中技艺超群的代表人物。袁林,剑眉,长衫,景市的制瓷高手,尤其擅长画鱼,人称“鱼王”。袁林从小跟他的父亲在汉江边打鱼,对鲤鱼的鳞片数了如指掌,专攻鱼藻画,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曾赴上海参加画展,曾以青花鱼藻碟作品轰动上海滩。
袁林的才华被日本商人小野二郎看中,推测袁林就是御窑陶瓷技艺传承人,曾要袁林仿一批清代青花鱼藻碟,然后在中国拍卖,赚取中国人的银元,被袁林断然拒绝;后来技艺精进,开创了粉彩、墨彩鱼藻画的先河。袁林功成名就之后,归隐于汉江,以捕鱼钓鱼为乐。袁林生有一个女儿袁美妤,是他的掌上明珠,从小视若珍宝,创作作品时,时不时地以女儿为瓷器釉面图案。
月圆会的发起人王启元要赶多宝离开,多宝面对冷嘲热讽,好像无所谓。袁林叫住了多宝,问他为什么在这么多人的嘲笑下,却没有生气?多宝说,愤怒没有用,要么被践踏,要么变强大。袁林笑着点头,再问多宝看中了他女儿哪里,仅一副抽象的图案,就来决定自己的终生大事,未免也太草率。多宝告诉袁林,看中他女儿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他不甘心做一辈子的屠夫,也不愿去军队为军阀冯大帅卖命,他找袁师傅学习制瓷和绘画,是为了完成他母亲对他的愿望,成为有名的制瓷大师。
多宝说他会写字,王启元不相信,多宝随手就蘸了猪肉上的血,在白墙上写下“曹多寶”三字。多宝写的小楷宽绰舒展,圆润娟秀,收放得宜,完全不像粗矿的屠夫所写。多宝写完之后,还将几刀猪肉塞给王启元和袁林等人,说是拜师学艺的见面礼。
王启元认为裴多宝是个粗人,油嘴滑舌,心术不正,虽然会写字,但没有绘画和制瓷的经验,无法胜任精细的瓷器制作和画坯。袁林祖籍安徽,父亲是清末秀才,开有红店,与多宝的母亲戴氏有交集,多宝所说的,并不像是在说谎。袁林看出了多宝字里行间的骨气,力排众议,于是要破格收多宝为徒弟。
袁林有个夙愿,位卑不敢忘忧国,他要致力于保护国宝,发掘瓷器绘画方面的艺术人才。多宝为人直爽,粗中有细,乱世之中,还能不忘遗愿,实属难得。袁林打破常规,最终收屠夫出身的多宝为徒;至于多宝看中他女儿,他并没有放在心上,更不会轻易答应多宝这种“无礼”的要求,相信他女儿也有自己的判断。
袁林的女儿袁美妤,小名小鱼,在上海震旦大学习美术,肉嘟嘟的脸,配上齐耳的短发,美丽知性中带着俏皮可爱。小鱼从小熟读诗书,听力好,记性好,常常过目不忘,父亲袁林有意识地培养小鱼绘画,被街坊邻居称为天才画师。小鱼擅长画瓷,但她的梦想却是做记者,游历祖国的山川,然后去东洋留学。
当多宝看到从上海回来的小鱼时,深深被其美貌和渊博的知识所吸引。小鱼得知多宝以前不是拿刻刀,而是拿屠刀,她非常惊讶。
在袁林的指导下,多宝的技艺进步很快,但毕竟是半路拜师,即便小时候受到了母亲的熏陶,在绘画雕刻上还是显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将人物、山水、鸟兽等元素绘制到瓷器上,这对画瓷的要求极高。多宝在画瓷时,过于追求逼真形似,缺乏灵动轻巧。这种刻意的模仿痕迹,没有逃过小鱼的双眼,她直爽地指出了多宝要画瓷的问题所在。
小鱼教导多宝,画瓷更要讲究意境神韵,一味地追求逼真反而会起反作用;就像西洋画,与实物外形相差挺大,但画中富有意境,充满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小鱼将自己在大学中的所学所得倾囊相授,给到多宝专业的指导。经过小鱼的指导,多宝画瓷的水平突飞猛进,就连袁林都啧啧称赞。
多宝和小鱼在画瓷的交流中,越发熟识起来,小鱼对着多宝吐露了自己埋藏在心底的梦想,出乎意料的是,这次多宝没有赞同她的想法。
多宝带小鱼去镇上的集市目睹民不聊生,抢着菜叶吃的百姓。多宝问小鱼,如果祖国的山川都已经满目疮痍,你还愿意去游历吗?日本人到处掠夺,你还会去日本留学吗?一直生活在温室里的小鱼,被生活在最底层的多宝拷问着,从多宝的身上,小鱼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