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永乐大典》流失在日不落博物馆,细想便细思极恐…(2 / 2)

加入书签

北渊城的元溟:【永乐大典还在日不落博物馆,真的太遗憾了……】

凡人百年:  【朱棣当初想  哪怕大明亡了,永乐大典也可以流传后世,但他万万没想到如今会成为外族人了解中国文化的线索。】

van:  【朱棣如果知道他的盔甲宝剑都在外族人手里,真的会气死,是我们后辈无能……】

望舒:  【大家可以去看典籍里的中国,里面有一期永乐大典“珠还合浦,历劫重光”】

孤走枯苍道:  【永乐大典可以解释很多未解之谜,是我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其中很多秘密被欧美学去后发扬光大,本质还是我中华文明!】

“在文化、外交都取得一番成就之后,朱棣又想着开疆扩土,派遣大军远征安南,将其纳入明朝版图之中。”

“但是由于吞并之后的叛乱此起彼伏,明军疲于应付,最终于宣德年间撤出。”

“48岁这一年,鞑靼人南下犯边,朱棣派邱福率十万大军北征,结果因轻敌而全军覆没。”

“……”

“朱棣得知后大怒,将邱福全家流放海南,在次年御驾亲征,率五十万大军出征漠北。”

“朱棣在当燕王时就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又有靖难之役的磨炼。”

“面对鞑靼骑兵游刃有余,在斡难河击败了鞑靼大汗本雅失里,大获全胜。”

老朱拍了拍朱棣肩膀,欣慰道:“好啊老四,这点跟咱像!”

朱棣被老爹拍的一个踉跄,面对老朱的少见温柔,他惊恐抬头,下意识脱口而出,“爹你莫不是被穿了?!”

“……”

《穿越》

《紧跟时事潮流》

朱元璋脸色一变,给了他一个暴栗,“我说老四,莫要在战场上得意忘形!”

朱棣爽了。

这才是正常的老朱啊。

“……”

“然而另一支蒙古部落瓦剌的势力不断壮大,朱棣再次率军亲征。”

“在忽兰忽温大败马哈木,朱棣甚至亲自率骑兵冲锋在前,但是在回朝时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闹的满朝文武人心惶惶。”

“原来朱棣车驾到了南京后,太子朱高炽迎驾来迟,朱棣便借题发挥将东宫属官打入天牢。”

“有敢为太子说话的也一并问罪。”

“而一向与太子不和的汉王朱高煦趁机落井下石,想鼓动朱棣废掉大哥,但是太子手中还有一个杀手锏。”

“好圣孙朱瞻基。”

“朱高煦其人飞扬跋扈,仗着有朱棣的偏爱四处胡作非为,久而久之也让朱棣十分不满。”

“而太子虽然因身体肥胖不得朱棣喜欢,但是他的儿子朱瞻基却很得朱棣宠爱,再加上太子长年帮助父皇打理政务,在文官之中风评甚好。”

“因此,虽然储君之位坐得不安稳,但总是能化险为夷。”

“1417年,朱棣强令汉王朱高煦就藩青州,太子暂时成为这场争斗的胜利者。”

“三年后,经过多年的准备,北京城终于营建完成,朱棣下旨迁都北京。”

“在迁都北京之后,朱棣的身体越来越差闭门不出,平日政务都交给太子打理。”

阿良:  【大明朝的太医也是历史上独一份,能让皇帝少子,甚至无子,而且死的不明不白的。】

重新想名字:  【有种说法,是故宫油漆重金属超标,清朝时候皇帝反而不太爱在故宫办公。】

没头脑:  【这么说也有点道理,活得久的朱元璋在南京,朱棣在北京故宫也没住多久,嘉靖在西苑,但是万历不好解释啊】

吃蛆的正太:  【朱棣一辈子在外征战,皇宫住的时间比在马背上时间都短。而且活了64岁,在那个年代也算是高寿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