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黎崇尧上殿(2 / 2)
沈老太君点点头,看着沈世诚急匆匆远去,摇摇头,叹了口气。
次日,崇庆殿。
陆茂林把昨夜萧晏泽的提议对萧晏祯说了,萧晏祯听后龙心大悦,即刻命兵部拟写令信,八百里加急送到漠北和燕州。
曹彦悄悄往陆茂林身后靠近一步,压低声音问道:“您这妙计是何人同您说的?”
陆茂林一面听着魏然同萧晏祯说任贤重农之事,一面低声回道:“昨晚我看了一宿《史记》,有幸看到。”
曹彦满脸不信,却也不再说什么,退回原位。
萧晏祯抚着龙椅上的龙纹雕刻,对魏然的提议不置可否,“魏卿所说之事,朕细细想过再议。”
魏然还要再说,刚张口却又闭上,转头向殿门望去。
其他朝臣也齐刷刷地扭头向殿望去。
殿门外又传来咚咚咚的鼓声。
登闻鼓又被敲响了。
萧晏祯的太阳穴又跳了跳,“又是谁在击响登闻鼓?”他的话从牙缝中挤出来。
崇庆殿外的台阶有脚步声走了上来,待来人来到殿前,众臣大吃一惊,愣愣地看着他。
那人身着朱红的五品官袍,身材瘦削,赤红面色。
窦敬望着来人,又转头望着萧晏祯,面色尽是错愕、疑虑,还有一丝不安。
来人正是黎崇尧。
黎崇尧来到御座前,跪下行礼:“云州刺史黎崇尧叩见圣上。”
“黎崇尧,你无召入京,擅离职守,你可知是重罪?”萧晏祯声音森冷。
黎崇尧俯在地上,“微臣知罪,只因孟氏一案,微臣觉得还是当面向圣上陈情为好。”
大殿上安静地可以听到银针落地之声,陆茂林躬身站在最前面,面无波澜,但举着朝笏的手关节处泛白。
萧晏祯阴沉的脸松缓了些许,“好,你就当着众臣的面说说。”他倚靠着龙椅,舒适地坐着。
黎崇尧起身,躬身肃立,开口道:“元平八年,云州开始大旱,十月,孟左相致信微臣,让微臣妥善安置受灾百姓,告诉微臣朝廷的赈灾钱粮已加急发往南疆,但直至十一月,微臣未收到一分赈灾钱粮,百姓惶惶不安,四处逃难。微臣写信至中书省和左相,中书省没有回信,左相回信说他会彻查此事,并让户部秦少卿亲自派发押送钱粮,元平九年正月,云州终于得到一批赈灾钱粮,秦少卿还带来孟左相多方查询找来的治旱良策。只是那批钱粮杯水车薪,云州灾民无果腹之物,十户有五户到外地逃难,微臣无人,无钱,治旱之法推行极为艰难。微臣数次写信救助孟左相,孟左相每次回信都说在周旋,却没有任何援助云州之举,微臣失望之极。”
他顿了顿,又高声说道:“元平十年八月底,长平候来到云州,告诉微臣,说孟左相之所以敷衍微臣,是因为要同陆右相争权,拿南疆做法,南疆几万黎民百姓,竟沦争权夺势的陪葬品,微臣悲愤,失望。长平候告诉微臣,是孟左相压着,所以南疆一事才迟迟不得解决。四月十五日,微臣又收到长平候的来信,是兵部下发的令信,说南疆灾民屡屡生事,朝廷要派兵围剿灾民,上面是孟左相的印信。灾民何其无辜,竟要成为刀下之魂。微臣被愤恨冲昏了头脑,依照长平候的指示,伪造了孟左相的书信,构陷了孟左相的数条罪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