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索魂堂的卷宗(2 / 2)
柳世南对她说道:“孟公子,宋大人说了,这书案上都是关于索魂堂的卷宗,您先看着,他待会儿就从天牢回来了。”
自从圣上答应给孟恪远医治,程安他们都是午后带着大夫进天牢,此时宋延在天牢,想必就是带着他们进去给孟恪远治病。
孟知嬅忙行礼道:“那晚辈就在此恭候宋大人。”
柳世南斟了一盏茶给她,走了出去,留她一人在屋里,关山月和元七在门外守着。
孟知嬅拿起书案上的一份卷宗,打开来看,是元平初年,桂州富商王海一家被灭口,五十多条人命惨死在索魂堂的刀下,索魂堂还特意留了纸条,向官府挑衅,也向天下昭告索魂堂的存在。
她打开第二份,是万和县的县丞,追查本县一宗命案时,离奇死于后山,尸体被倒挂在一棵大树下,身上被挑了几个大窟窿,鲜血把地上的一顶斗笠全部染成红色,那斗笠上写有索魂堂三个字。
孟知嬅指尖冰凉,身子不自觉地打了个冷战,她放下卷宗,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汤也是凉的,滑入胸腔,身上的寒意更重。
她抬眸向外面望去,廊外的院子中,日头亮得晃眼,那腾腾的热意顺着日光照进屋里,孟知嬅吸了口气,定了定心神。
廊下有两个小吏经过,只听他们说道:“何大人倒有意思,让厨房多煮些茶水,好供门外静坐的百姓喝。”
“那些也是苦命人,打仗身子都残了,好不容易得到朝廷的一点子补贴,倒被那长平候盘剥了去,何大人掌刑狱断案,却无法处置做恶之人,他心里不知道多憋屈。”
“宋大人被索魂堂难住,何大人被长平候难住,这师徒俩倒是同病相怜。”
说话声渐渐远去,孟知嬅又拿起一份卷宗,坐到书案前的椅子上,埋头细看着。
也不知看了多久,她觉得脖颈发酸,手伸到后面捏着,顺便转动脑袋活动着。
目光抬起,她就吓了一跳,宋延不知何时坐在她对面的椅子上。
孟知嬅忙站起来:“宋大人。”
宋延点点头,示意她坐下,问道:“我瞧着你看了一半的卷宗,可看出什么了?”
孟知嬅摇摇头,“我尚看不出有何关键之处。”
宋延那双大眼如电般,直直盯着她的双眸:“看了这些,有何感受?”
孟知嬅镇定地回视着他,“一定要让索魂堂伏法,否则那些枉死之魂难安。”
宋延定定看着她,少顷那干瘦的脸上突然绽开笑颜:“好。果然是个有胆气的。”
孟知嬅不解。
宋延笑道:“索魂堂的卷宗我给了许多人看,不少人看了都说可怕,恐惧,唯有三人面无惧色,一个是何典,一个是柳世南,还有一个是你。”
孟知嬅眨了眨蝶翼般的双眸,笑道:“如此说来,我与柳大人,能和大名鼎鼎的何大人相提并论,是我们的荣幸。”
宋延看了看外面的天色,道:“天色已晚,你回去吧,明日再来。”
孟知嬅看外面已是日落西山,遂起身告辞。
大理寺门外围坐的百姓已经散去,孟知嬅拉着缰绳正要翻身上马,有个声音叫住了她:“孟小姐。”
↑返回顶部↑